「春捂秋凍」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冉冉,解放軍306醫院,幹部病房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是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養生保健諺語。眼下,天氣變涼,有些人堅持按照「春捂秋凍」的做法,結果卻出現了問題。鑒此提醒:「秋凍」要適度,切忌太盲目。
所謂「秋凍」,一方面是說秋季氣溫涼爽,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經過一定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從而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做好準備。
不宜「秋凍」的三類人
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凍」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由於津、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津、血得運行狀態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如果氣血凝脂,血脈攣縮,心脈失養,就會引發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應「秋凍」。
2. 慢性肺病患者不能「秋凍」,這類病人,體制較虛弱,寒邪易趁虛而入,就會造成氣管、支氣管痙攣,從而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或加重。
3. 胃腸疾病患者不宜「秋凍」中醫認為,胃是多氣多血之腑,寒則收引,受涼後氣血運行不暢,則會多症並發,或吐或泄,或脹或痛。所以若遇氣溫驟降,應及時添加衣物,不能過分「秋凍」。
「秋凍」應適度
人們「秋凍」的初衷本來是為了提高對逐漸變冷環境等我耐受性,但如果氣溫本身已經較低的情況下,還穿著過於單薄的衣服,使身體難以承受,從而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多種疾病,應根據氣溫的變化,適量的增減衣服,切忌過少過冷,否則會適得其反。
「秋凍」應因人而異
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自身調節能力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體不能很快適應,感染風寒邪氣後,極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抵抗力下降,禦寒能力減弱,寒冷刺激可導致血管痙攣收縮,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病人還可能發生中風。所以,小兒和老人在「秋凍」問題上應慎之又慎。
多到室外活動
可以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等,以增強體質而禦寒。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加強呼吸系統與新陳代謝的功能,還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身體抗寒能力。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