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30年全面應用 人工智慧在教育行業已鋪開

2030年全面應用 人工智慧在教育行業已鋪開

近日,外媒發表了一篇人工智慧在中國學校的普及應用情況報道,同時也比較了人工智慧在中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普及程度和應用上的差異。

2017年,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三通兩平台」建設與應用,支持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智慧校園,綜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

同年,在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加快人工智慧創新運用,發展智能教育,構建包含智能學習、互動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開展智能校園建設,推動人工智慧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流程應用。

那麼,人工智慧在中國校園裡已經普及到什麼程度了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中國東部的一些高校中,正在給學生們測試一種面部識別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實時分析上課時學生的互動情況。在西方,雖然在校園中也安裝了面部識別軟體,但其準確性和存在的種族偏見問題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在中國校園中測試的軟體叫「智能課堂行為管理系統」,該系統每30秒給教室中的學生面部表情進行一次掃描,並且進行記錄。該系統通過分析學生的表情可以識別七種情緒,包括:快樂、悲傷、害怕及憤怒等。同時,在教室的黑板上也會裝上攝像機,實時記錄學生的六種行為:閱讀、寫作、舉手、站立、聽課及睡覺。

學校表示,該系統不但能夠跟蹤學生的出勤及聽課情況,也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據了解,有一名被測試的學生說:「我以前上課的時候可能會分心,打瞌睡或者翻閱其他課本,但我現在不敢了,因為教室內有攝像頭,就好像一雙神秘的眼睛一直在盯著我。」

其實,在中國已經有四分之一的學校(大約60,000所)正在試圖用軟體給學生的作文打分。這款軟體已經開發了近十年,使用了深度學習演算法不斷學習並提高其理解和評估學生工作的能力。該軟體與人工評估的擬合度高達92%。一位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說:「系統一直在不斷進化,並且越來越複雜,我們現在不確定它在想什麼,以及它是如何做出的判斷。」

自動標記系統的歷史跟計算器的歷史幾乎一樣長,但直到最近的一二十年,計算機才開始用於標記學生的抽象作業,比如論文寫作。儘管西方的機器分級系統已經很高,但對於能否廣泛使用仍然有很大爭議。但在國內,普及程度還在不斷加大。

還有一些機構正在伺服器上訓練神經網路評分系統,該伺服器能夠編譯數百萬學生的作業。這個系統不僅有可能消除因人為主觀而造成的分數差異,還可以實時跟蹤全國所有學生的學生進度。

該系統也將與「社會信用體系」同步,後者將於2020年全面啟動,該信用系統將給每個公民分配一個社會信用評分,它將決定一個人是否可以出國旅行、獲得住房貸款等。這個系統在某些省份已進行了數年測試,一所學校禁止招收那些父母社會信用評分較低的新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支持Chrome擴展徹底淪為馬甲?Opera 55新鮮體驗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濤妹控制法卡組推薦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