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我們的視力?
許多視力下降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悲哀:原本清晰的世界成了模糊的一團。網上還有段子調侃視力不好的人:五米之外雌雄同體,十米之外人畜不分。雖然是惡搞,但是也側面反映了視力受損是件多麼令人難過的事情。
科學家開發出了幾種可能修復受損視力或失明的方法。
仿生眼:電子版視網膜
∨
人為什麼會有視覺?這得歸功於視網膜。視網膜主要由三種不同類型的神經細胞構成,其中有兩種可以感光的光敏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這兩種細胞可以將感受到的光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通過另一種神經細胞傳遞到大腦,大腦通過分析信號產生視覺,人才能看見東西。
視網膜就像照相機里的感光底片,當底片受損時,視覺產生過程被切斷,就會發生圖像不清晰甚至是無法形成圖像的情況。那麼是否可以「造」一個視網膜,來替代受損的視網膜呢?科學家們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答覆。
由美國公司研發的Argus II型視網膜假體系統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它被形象地稱為仿生眼。這個系統分為兩個部分:植入物和外部元件。植入物是帶有多個電極的晶元,可以代替感光細胞的功能;外部元件是一個安裝在眼鏡上面的數碼攝像機,可以記錄周圍環境。
視網膜受損的患者通過手術植入晶元,帶上眼鏡後,數碼攝像機接收的信號可以通過無線技術傳輸到晶元上,晶元處理圖像並將圖像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傳入電極,進而傳遞到大腦,大腦通過分析解碼信號,重新形成視覺。
雖然到目前為止,Argus II型視網膜假體系統還不能真正地恢復視覺,但是患者從失明狀態到可以感知光明,還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了。
幹細胞再生:重建視網膜
∨
除了植入仿生眼之外,有望改善患者視力的方法還有植入捐獻者的健康的視網膜,科學家也一直在嘗試這種做法,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理想的結果。
為什麼如此困難呢?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視網膜上的神經細胞雖然種類少,但是數量很多,約有1.25億個,它們以多種方式連接在一起,構成了極為複雜的視神經網路。從捐獻者上移植的視網膜,除了和患者的受損視網膜要有高程度的相似性之外,還必須和患者的視神經網路的每一條「線路」相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從外界植入健康的視網膜成為空想,那是否可以從內部自己重建相似的視網膜呢?於是研究者們放棄了「移植」視網膜的想法,嘗試視網膜的內部重建。
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是一種「萬能細胞」,它可以分裂和發展成多種類型的細胞,具有生成各種人體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於是研究人員先從患者身上提取組織細胞,並在特定環境使其轉化為幹細胞,之後將這些幹細胞重新編碼,幹細胞會發育成完整的新視網膜,因為這個視網膜來自於患者自身的細胞,所以和受損視網膜有極大的相似性。此時將這片視網膜植入患者眼中,取代受損的視網膜。只要新視網膜和患者的視神經連接成功,患者就有可能恢復視力。基因治療:取代突變基因
造成視力受損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都是外部原因,如果是由於內部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失明我們應如何應對?
人體內有一個名為RPE65的基因,當它發生突變時,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會逐漸失去功能直至壞死,最終導致失明。基因缺陷造成的失明最簡單的處理方法莫過於直接用健康基因取代這個基因。那應該如何取代呢?
由於病毒可以入侵細胞,病毒被研究人員選做健康基因的「交通工具」,健康基因通過「駕駛」病毒進入感光細胞,並且替換掉突變基因,這樣,感光細胞的功能就能正常發揮。
2017年,美國的眼科專家發表了一項基因治療的結果:20名患有RPE65基因先天性突變的患者,在基因治療過後,視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眼球移植:事故受害者的福音
∨
儘管科學家們針對不同類型的失明,開發出了不同的電子和生物治療方案,但仍然有患者無法從中獲益,比如這些患者的整個眼球因為巨大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他們恢復視力的唯一方法就是移植整個眼球。
現實總是殘酷的,科學家們雖然一直在嘗試眼球移植,但從來沒有過一例成功的活人眼球移植。前面已經提到,視網膜的移植已經是很困難的了,視網膜上的神經細胞約有1.25億個,移植的視網膜必須和患者的視神經網路的每一條「線路」相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眼球移植比視網膜移植更加困難,原因是除了視網膜的高度相似和視神經網路的良好連接之外,新眼球上的血管等也要和患者「手拉手」。
但再困難,科學家還是要嘗試一下,幾乎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近幾年,在眼球移植方面,有了一個巨大的突破。美國的一位外科醫生在老鼠身上做了眼球移植的試驗,其中有一隻老鼠成功存活並且和新眼球共同生活了兩年。「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位醫生感慨地說。她認為,在未來,眼球移植或許能成為現實。
無論何種治療方法,都會面臨著許多挑戰,但科學家們一直在突破挑戰,相信有一天,每個人都能看到清晰明朗的世界。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