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成功召開
9月25-27日,由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與東南大學聯合主辦,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承辦,民族藝術雜誌社協辦的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圍繞「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藝術人類學通過紮實深入的田野考察,細緻入微的民族志描寫,對有效呈現中國藝術事實,建立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理論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在致辭中表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是國內藝術學研究重鎮,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年會能在東南大學召開,對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方李莉會長說,費孝通先生一生心繫民生,曾撰文《邁向人民的人類學》,指出人類學應為促進人民的生活富裕作出貢獻。就此,方李莉會長提出了「邁向人民的藝術人類學」的理論命題,認為這有助於解決費孝通先生晚年所關注的「富了之後怎麼辦」的問題,引導人民群眾邁向美好生活,邁向藝術化的生活。方李莉會長表示,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是在費孝通先生的支持下成立的,其遍布全國3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000多名會員廣泛參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藝術介入鄉村建設、傳統手工藝復興等重要國家工程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在中國學術界嶄露頭角。與此同時,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藝術人類學共同體,引起了海外學者的廣泛關注。今後,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除了繼續參與國家重大文化藝術工程的調查研究外,將加大國際交流的力度,力爭使中國藝術人類學在世界藝術人類學及相關學科領域內佔有相當的學術地位。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副秘書長、費孝通先生家屬代表張喆先生在致辭中表示,費孝通先生一直將學術與社會、國家的命運前途聯繫在一起,這是我們應該予以發揚的治學品格。張喆先生介紹說,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為了紀念和弘揚費孝通先生的學術品格和治學精神,專門設立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積極推動面向中國社會現實的田野調查與研究事業的發展。民族藝術雜誌社主編許曉明研究員在致辭中介紹了《民族藝術》的良好發展態勢。近年來,《民族藝術》刊發的學術論文被廣泛轉載,並獲得了很多省部級的獎項。期刊本身也獲得了很多獎勵,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離不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的支持。希望學會、廣大會員繼續支持《民族藝術》,《民族藝術》也會繼續為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發展搭建平台。
在接下來的大會主題發言中,中國藝術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員在題為《藝術人類學中國學派的建構與實踐》的發言中認為,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發生與發展與中國的改革開放有著密切關係,同時受全球化、後現代主義思潮、復興傳統中國文化等影響,關注對本土傳統文化和本土民間藝術的發掘、記錄整理及研究,對中國社會當下的藝術實踐,尤其是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國各門類藝術的當代史論的建構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經過近40年的努力,中國藝術人類學已經具備形成一個學派的可能性與雛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她提出了「本土文化發掘與重建學派」的概念,力圖通過團隊的合力培養推出標誌性的學者,以及更有系統、更有深度的理論,從而引起國內外學界的更多關注。韓國忠北大學李成宰副教授在題為《非洲藝術和歷史的人類學方法》的發言中提出,目前在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世界歷史具有歐洲中心主義的傾向,非洲歷史被忽略了,隨著東方主義和後殖民主義的興起,這應該得到更多關注。他通過非洲音樂等個案指出,非洲傳統社會作為「沒有文字的社會」,並非簡單和原始。日本京都大學田中雅一教授在題為《拜物教及其社會意義》的發言中通過拜物教的概念探討人與物的關係。一般認為人與物的關係為,人是萬物之長,人支配物,人與物是單向性的(人物)「支配性關係」,或者說物是「象徵性的存在」。拜物教概念在宗教拜物教、貨幣拜物教、性向拜物教等領域凸顯出人與物的非單向性的關係。他分析了拜物教概念的理論構造,探討了拜物教概念的社會意義。中央民族大學王建民教授在題為《藝術民族志對於人類學學科的貢獻》的發言中提出,藝術民族志對打破傳統藝術理論的迷思,實現新的理論突破提供了動力和支撐。在藝術民族志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既要關注藝術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否則我們就難以對藝術本身有真正的認識;同時也要保持對藝術形式的敏銳性,如果放棄了對形式、手段、技巧等的關注,也很難通過它來理解文化與社會。浙江大學王傑教授在題為《作為當代美學的審美人類學》的發言中提出,審美人類學是以哲學人類學的觀念和文化人類學的方法,以地方性審美經驗為研究對象,在具體的歷史和文化語境中,通過研究具體的審美製度,在審美經驗中找到通向未來的途徑和機制。它的關鍵概念是地方性審美經驗,具體語境中的審美製度,鄉愁烏托邦及其文化基礎和美學的革命。他以對廣西那坡縣黑衣壯的審美人類學研究和對《戰狼2》的審美人類學研究為個案,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東南大學孟凡行副教授在題為《從學科建設的角度看藝術人類學的學科位置、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發言中認為,藝術人類學在中國藝術研究體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於在人類學中是一個分支學科的角色,而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研究層面;藝術人類學的研究對象不是藝術,而是藝術界;藝術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藝術民族志)有別於文化人類學的民族志方法。藝術人類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理應綜合運用人類學和藝術學的理論及方法,並對兩門學科都做出貢獻。對藝術人類學學科基本問題的討論有利於從理論上加強藝術人類學和藝術學的聯繫。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轉變的過程為藝術人類學和藝術學的發展提供了重大契機,兩大學科應抓住機遇,密切合作,推進學科發展。上海音樂學院洛秦教授在題為《論音樂人類學的「中國經驗」》的發言中從學科意義、研究視角、領域和範疇及研究範式幾個層面對音樂人類學的「中國經驗」進行了界定。他論述和列舉了具有音樂人類學的「中國經驗」意義的一些代表性研究範例,包括個體和群體性學者、團隊性作業和基地化的學術研究。最後以自身的研究和主持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十餘年的經歷和經驗,尤其是他的「音樂上海學」系列研究,對於音樂人類學「中國經驗」在領域規範、地域文化、學理立場、學術範式、研究模式五個層面的有機和性和結構性思考的闡述,以此總結出了音樂人類學在中國的建設與發展所獲得的「中國經驗」。越南國立電影與戲劇學院蔡曙鵬教授在題為《參與式觀察:越南叢劇的傳承與創新中》的發言中提出,參與式觀察應該注意對語境的敏感性,同時留意互主觀性與自我反思性。他認為越南叢劇是越南三大劇種之一,與中國戲曲具有深厚淵源。在中國戲曲向越南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藝術作品經過了改編和變化。山東大學張士閃教授在題為《生計、信仰、藝術與民俗政治》的發言中指出,膠東院夼村以本村龍王廟為中心,每年一度在穀雨節期間舉行隆重祭海儀式活動。20世紀50年代以來,本村漁民「借禮行俗」,使這一傳統傳承至今,近年來則通過「一體兩面」的節期設置調諧社區生活。基於生計、信仰、藝術等統合而成的民俗政治,是解讀這一儀式傳統的關鍵,需在深度田野研究中體察民眾主體意識,並結合國家歷史進程與地方社會發展的時移勢易態勢予以分析,才有望獲得真正的理解與闡釋。
與會專家圍繞著「藝術人類學理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造型藝術研究」、「表演藝術與民俗研究」等分組論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閉幕式上,四川大學李祥林教授對第一組議題進行了總結。他認為,第一組的發言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學科自覺與開放狀態。不少學者的發言探討了藝術人類學的學科定位和發展前景,但同時又保持著對其他學科的開放性。其次,本土現實與中國經驗。學者們的發言基本都在關注本土現實,力圖呈現中國經驗的真實面貌。最後,他提醒大家,藝術人類學不只是田野調查,田野調查只是第一步,要從田野調查中出理論,出思想,這才是藝術人類學應有的未來。西北民族大學牛樂教授對第二組議題進行了總結。他認為,第二組每位代表的發言都各具特色,有的擅長對精深理論的檢驗與應用,有的擅長對民族志場景的描繪和把握。中央音樂學院楊民康教授對第三組議題進行了總結。他指出,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的研究者中有一部分人對人類學感興趣,有一部分人對藝術學感興趣,在藝術人類學的研究過程中,要考慮兩者兼備;與此同時,他認為該組發言體現了學科的互補性,尤其是在音樂人類學的報告中,體現出了對一般藝術人類學的理論接受與轉化,也體現出了對其他學科的理論接受與轉化的良好態勢,這有效促進了音樂人類學的研究。
與會學者認為,本次藝術人類學研討會的第一個特點,也是最大特點的是「學科反思、學科自覺與展望未來」。全球化時代,我們應該從藝術人類學學科建設的初心開始,致力於建立藝術人類學的中國學派,認識和發掘自身的藝術與文化傳統。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中,與會者圍繞「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主題對藝術人類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藝術人類學的學科建設、藝術人類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藝術參與鄉村建設、藝術與美好生活的關係、藝術人類學與生態中國發展、藝術人類學與藝術學理論交叉學科研究等分議題進行了充分、廣泛、深入的討論,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原標題: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
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成功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