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既然快餐是「垃圾食品」,那你為什麼還穿在身上?

既然快餐是「垃圾食品」,那你為什麼還穿在身上?

嘴饞的朋友可能早有耳聞,被 TIME Magazine 評為「17 個最具影響力的漢堡」排名第 7 位的紐約人氣漢堡店 Shake Shack 即將「搬」來魔都.

不過,時裝迷們可能更關注的是另一則漢堡快報:

同樣來自紐約的Thom Browne,也與著名百貨公司 Barneys 旗下的餐廳 Freds 聯合推出一款限時售賣的漢堡套餐。

包裝毫無意外地採用經典灰色,搭配三色標及 TB 字樣,套餐包括一個漢堡、一份薯條、特製的 Thom Browne 紅白藍三色醬(番茄、美乃滋和藍莓醬),另外搭配一款 Moet 香檳。

這可不是 Freds 第一次推出這種好吃又時髦的漢堡,早在年初,它就找上暗黑先鋒 Rick Owens,推出了一款充滿「暗黑美學」的漢堡。

這款售價為$28 美元的漢堡,不僅選用草飼而非轉基因牛的上等牛肉、哈瓦蒂乾酪乳酪、焦糖洋蔥和蒜黃醬調和口感,漢堡上印壓出的 Logo、綁帶以及端墊等設計無一不彰顯 Rick Owens 的設計風格。

快餐漢堡好像屢屢被時裝設計師、奢侈品牌對上眼,其中的玄機,我們今天就來聊聊。

快餐是流行文化的符號

說來有意思,快餐似乎一直存在著某種魔性,雖然一直在背「垃圾食品」和「高肥胖率」等大眾負面情緒的鍋,不過鹹魚也總有翻身的一天。

隨著互聯網娛樂時代來臨,它居然也漸漸從美食界拓寬到藝術、電影、潮流、時裝等等領域,一舉成為流行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

不過,要說快餐憑什麼戴得起這頂高帽——當然也是符合了流行文化的某些特質。

比如它代表著人們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及過度消費主義的議論;再比如它本身如工廠流水線作業般的運作模式,與流行藝術的本質簡直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一種能被快速、大量複製的模式。

是不是看起來很熟悉?

是的,因為當你動動手指搜一下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就會發現關於他的詞條,大多也在說他對符號、商標的複製粘貼在普羅大眾間爆炸式傳播,比如那「一百個湯罐」、「一百個可樂瓶」、還有「一百張美元鈔票」……

沒過多久,麥當勞、漢堡王、薯條、甜筒、可口可樂這些快餐食品,漸漸成為大銀幕道具組的座上賓。

不論是好萊塢的猛片、非主流的 Cult 片、經典永流傳的愛情片,從跑龍套的戲份到給電影畫龍點睛的靈魂,快餐的風頭一時無兩。

霉霉最愛的青春喜劇《早餐俱樂部》,五位學生雖然吃著象徵不同消費水平、身份背景的午餐,桌面上卻不約而同放著一罐印有 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 Logo 的可口可樂;

《低俗小說》里 5 塊錢一杯的奶昔、朱爾斯大快朵頤的漢堡、文森特和朱爾斯吃的 Pancake 早餐,食物微妙地隱喻著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最經典的黑色幽默。

《花樣年華》里梁朝偉和張曼玉的情感戲,幾乎都包含在吃中,港式茶餐廳中的東方快餐,再次證明了食與色是相互兼容的人性兩大主題。

此外,攝影師的作品也時常歌頌著以漢堡、薯條和可樂味代表的快餐文化,傳奇攝影師 Terry Richardson 就曾以漢堡王「吉祥物」——The Burger King 為原型,再邀請 Roman Jones、Lauren Foster 等名人拍攝了一輯作品。

快餐背後的時尚風向標

除了引領著流行文化的變遷,快餐還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時尚前鋒。

簡單來說,現在時裝界流行的元素,它身上一樣不缺,潮流圈所強調的規則,它也能信手拈來。

近一年裡,Demna執掌下的BALENCIAGA、Raf Simons上任後的CALVIN KLEIN、Hedi Slimane手裡的CELINE、Riccardo Tisci的BURBERRY,全部剛經歷完一輪換字風波,力求在 Logo 上給消費者營造更有辨識度的品牌基因屬性,甚至是設計師的風格體現。

這一波「 Peter Saville 式」的改革到底有沒有適得其反,我們就不較真了,但「字體是時裝品牌的門面」這個道理,快餐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就懂得了,也不需要勞駕平面設計師們動手。

今年 131 歲的可口可樂,光是 Logo 的字體就經歷過不少的蛻變:

由一開始聯合創始人弗蘭克· M ·羅賓遜大筆一揮留下的斯賓塞手寫體,到 19 世紀末被過度裝飾成非常 Drama 的漩渦狀,再到千禧年的回歸斯賓塞經典字體,恰如時尚的一個個輪迴。

除此以外,快餐品牌也善用 Slogan 給自己做Branding:

麥當勞創建出了一個符合普世價值、朗朗上口且極具辨識度的口號——Lovin』 it;

肯德基沿用 50 年的廣告語 「finger-lickin』 good」 (好吃到讓你舔手指)……

不正是呼應著在時尚圈一直發光發熱的 Slogan 文化:

70 年代西太后 Vivenne Westwood 就曾製作出一批 Slogan Tee 引領朋克複興;40 年後一句「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將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願景帶上 Dior 2017 年春夏系列的秀場上。

誰會想到,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 Logo Tee 會在 2018 年起死回生,一切都少不了兩位大人物的推波助瀾——他們是 Balenciaga 和 Gucci 創意總監,Demna Gvasalia 和 Alessandro Michele,連帶著包括 Saint Laurent、Calvin Klein、Fendi 在內,掀起了一股席捲時尚圈的 Logomania 趨勢。

Fendi無疑也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從麻辣雞、卡戴珊家族到 Bella Hadid,各路明星、社交名人紛紛穿上大面積「雙 F」 Logo。原本老氣橫秋的印花居然變成了街頭潮流、青年文化審美的響亮宣言。

就連那款印滿「FF」的行李箱,成交量迎頭趕上 Supreme 那款聯名了。

聰明的快餐品牌又早想在他們的前面,往往都擁有極高辨識度的Logo。你也許不知道世界最大的拱門是聖路易斯拱門,但「金拱門」遮掉一半你都不可能想不起來它的模樣,作為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符號,它也算是風風火火了大半個世紀。

要說快餐品牌的 Logo 設計有多時髦,看看蘇格蘭設計師 REILLY 的 IG 就可以略知一二。

他經常將快餐 Logo 與時裝品牌的 Logo 糅合作再進行二次創作,激發人們對於 Logomania 趨勢、快餐文化、時裝消費之間的思考。

你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

這場「互聯網」味十足的惡作劇,居然也皆大歡喜地變成了一場正兒八經的官方合作:

擁有 FILA 字體的「FENDI」真的被 FENDI 採用,並邀請 FILA 促成了三方聯名,最終走上了FENDI 2018 秋冬女裝秀場上。

REILLY 還隔空喊話川久保玲,他希望下一個合作的品牌是她的 Comme des Gar?ons。

再回過頭來看看 REILLY 的創作,對於那些「親民」的快餐,似乎也在如今高(高級時裝)低(街頭潮流)結合的大趨勢里,一隻腳踏入「時尚豪門」:比如去年炒到一件難求的 Louis Vuitton X Supreme;

還有源自 70 年代用奢侈品牌混搭球衣的足球流氓(Hooligans)「便服聯名」—— Burberry X Gosha Rubchinsky;以及 J.W Anderson X Converse,Chanel X Reebok……

快餐食品的時裝時刻

儘管不少世界著名的連鎖快餐店也推出過服裝、美妝線:比如肯德基就曾推出過吮指原味雞和香辣脆雞口味的指甲油;必勝客在推出過暗黑無比的榴槤比薩味的香水,賺盡了噱頭;

麥當勞在 2015 年還推出過以「巨無霸」為主題的產品線,有衣服、床單、牆紙等,還專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搞了場「McWalk」時裝秀……

但除非是西方快餐死忠粉,大部分的產品頂多能夠搭一趟「快餐周邊」的便車,離時裝這一概念八字還沒有一撇。

不過,還真的有不少「血統純正」的時裝品牌,來跨界快餐食品界:

2014 秋冬米蘭時裝周上,Jeremy Scott在其 MOSCHINO 的處女秀,運用麥當勞元素設計了整整一個系列,當模特們還在秀場上穿著麥當勞主題服裝、拿著薯條手機殼時,MOSCHINO官網已經同步上架開售,瞬間火遍了米蘭的街頭巷尾。

去年年底,大仁哥 Alexander Wang 在紐約時裝周后,又與 Pepsi 玩起了跨界合作,推出一款暗黑風格的無糖百事可樂,罐身大量運用了鏡面和光影來凸顯王大仁招牌的暗黑主調。

早前由比利時作家、電影導演 Jaco Van Dormael 掌鏡的 Delvaux 袖珍手袋短片,一開場便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薯條草原」。

還有華夫餅製作的城市「鋼鐵叢林」,被無限放大的薯條和華夫餅在超現實主義的氛圍里,彷彿帶人坐上時光機回到最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

不少時裝品牌也推出過以快餐食品為靈感的單品。

Anya Hindmarch以早餐麥片 Coco Pops 為靈感而設計的手拿包,搭配 Chanel Lait de coco 牛奶手拿包;

宇宙第一博主 Chiara Ferragni 的同名品牌推出的漢堡薯條套餐一腳蹬;

巴黎著名買手店 Colette 在去年 12 月底正式關門停業前,曾以一系列精彩的聯名企劃向大家告別。

其中就有跟巴黎快餐品牌 Blend 合作了兩款名為「Farewell」的限量牛肉漢堡,均融入了 colette 簽名式的藍色調:其中一款搭配 18 個月的成熟乾酪,而另一款則以焦糖洋蔥、大蒜醬及撒上香料粉的羽衣甘藍脆片帶來獨特口感。

曾經推出過耳機、電冰箱、麵包機的Dolce & Gabbana,再推出任何古靈精怪的周邊似乎也是合理的。

因而當它宣布要跟義大利百年老字號意麵品牌 Pastificio di Martino 一起賣義大利面時,廣大群眾真的已經不為所動了。

Dolce & Gabbana的意麵不但印有品牌簽名式的紛繁西西里圖案,還精心設計了三種面型:細面、管面、開槽斜切細管面。一包售價為 110 美元。

哦對了,它也順勢推出了限量版圍裙,還別有用心地在自家廣告大片,以及 The One 香水廣告中,給義大利面做了一次相當硬的廣告植入。

奢侈品牌的大開腦洞,自然也激發了不少新銳設計師、藝術家的創意無限。

以色列藝術家 Peddy Mergui 就辦了一場名為「Wheat Is Wheat Is Wheat」的展覽,展出 Gucci 牌腌黃瓜、Tiffany & Co. 牌酸奶、Cartier 牌咖啡豆、Louis Vuitton 牌薩拉米香腸、Burberry 牌速食麵等等杜撰設計。

吃,一直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人生命題。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快餐的地位更是空前高漲,它們不僅在飯店餐桌上出現,還代表著輕鬆愉悅的享樂主義和渴求慾念的轉化。憑藉無孔不入的滲透力,被越來越頻繁地寫入電影、時裝史,在時尚界吹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狂熱的 Fast Food Mania 風潮。

說不定你現在手裡抓著的吮指肥宅雞,嘴裡喝著的肥宅快樂水,明天就被大家穿在身上了呢?

畢竟時尚這件事情,誰都說不準。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Karen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賬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台,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麼請記得關注本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良先生 的精彩文章:

中央聖馬丁中庭里,梁洛施和她喜歡的時裝

TAG:吉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