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鍵時刻,這位元帥面臨抉擇,他的選擇為江南留下最後的紅色蘇區

關鍵時刻,這位元帥面臨抉擇,他的選擇為江南留下最後的紅色蘇區

春哥說長征

【春哥註:一部長征史,也是一部革命史,在那些艱難困苦的歲月里,多少先賢英烈無懼槍林彈雨,奮勇廝殺,衝鋒向前,才給後人帶來一個清明世界,我們永遠無法忘記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儘管很多細節可能隨著歷史的遠去而漸漸沉澱在河底,有的甚至無法再想起,太多的無名英雄,太多的長征故事。今天恰逢十一國慶,說長征顯得特別有意義,多少長征英烈在天之靈也會為之振奮。】

前面說到賀帥在湘西戰功顯赫,將湘西王打得一敗塗地,隨後又展開拓展,直接威脅到正在圍堵紅軍西方軍(也就是中央主力紅軍)的湘軍的側翼,這讓湖南王何鍵非常驚恐,立刻請示蔣介石該怎麼辦,何鍵的本意是撤出部分湘軍主力回防長沙等重要城池。結果蔣介石嚴令他這麼做「堅決不允許調動一兵一卒回防,至於湖南防務,我自有妥當安排」,老蔣的所謂妥當安排就是另調位於湖北的國民黨軍直轄部隊獨立第34旅乘船急赴常德、桃源布防,也就等於拍了自己的親信進駐湖南,有了明確的勢力範圍控制權,過去中央軍都是不得進來的,也是託了紅軍的福,進來順理成章的布防了。

賀帥當然也獲知了這條重要的情報,他立即抓住了羅啟疆部署上的漏洞,決定首先奔襲梧溪河之敵,然後集中力量將敵各個擊破,因為羅旅長過於自傲,以為紅軍不堪一擊,所以把兵力分散的很開,兩個團之間間隔幾十里路,空隙太大。賀帥派出的偵察兵回復告知羅的布陣,漏洞太明顯,不戰已經在戰略上就輸了。

就在紅2、紅6軍團部隊即將發起戰鬥的時刻,中革軍委的一紙電令讓賀龍等人陷入為難的境地。中革軍委反對紅2、紅6軍團東進常德、桃源,堅持要兩個軍團繼續南下,在沅水上游或瀘溪、乾城、鳳凰城地區活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位於黔陽、芷江、洪江的國民黨軍部隊,為中央紅軍渡過湘江和向湘鄂西推進減輕壓力。12月14日,中革軍委電示紅2、紅6軍團,明確兩個軍團主力應挺進沅江上游,只同意以一個支隊向桃源方向活動,牽制、迷惑湘山之敵。

回兵南下,意味著要放棄極為有利的戰機;繼續東進,則與中革軍委指示的意圖顯然相悖,何去何從,賀龍等人面臨抉擇。

湘鄂川黔省紀念館

賀龍反覆思考後,堅定地說:「我看還是接著打吧!軍委離得遠,對這裡的情況沒有我們清楚。打了勝仗挨點批評也合算。我看,怎麼對鬥爭有利,怎麼能把敵人多背點過來,就怎麼做!」關嚮應、蕭克同意賀龍的意見。關鍵時刻,可以看出一名主帥的定力和擔當,賀帥的獨立自主和機智敏銳都是很突出的。

12月15日,天降大雨。入夜之後,紅軍踏著泥濘的道路,在大雨、夜色的掩護下,急速前進,一夜行進百餘里,於16日拂曉突然對梧溪河之敵發起進攻。

梧溪河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紅軍先頭紅12團在行進中一舉突入梧溪河西山的國民黨軍陣地。國民黨守軍第701團沒有想到紅軍會雨夜突襲,陷入了慌亂,但獨34旅畢竟是主力,很快就穩住了陣腳,展開猛烈反撲。紅12團力不能支,被迫後撤。在此緊要關頭,賀龍率紅4師主力和紅6師第18團趕到,首先制止了敵軍的反撲,然後指揮部隊重新發起衝擊。雨聲、槍聲、爆炸聲和喊殺聲交織在一起,響徹山谷,紅軍官兵個個奮勇,完全在氣勢上壓倒了敵軍。國民黨軍第701團再也無法抵擋紅軍的進攻,很快瓦解,拚命南逃。

羅啟疆接到梧溪河遭襲的報告後,命令駐桃源的第700團主力增援。但增援部隊先頭剛到梧溪河南側,就被潰退的第701團衝散,不戰自潰,與潰兵一道逃往常德。歷時兩個月的湘西攻勢勝利結束。

湘西攻勢,共擊潰國民黨軍十五個團,殲滅其中四五個團的有生力量,佔領了永順、大庸、桑植、桃源、慈利等縣城,並進攻沅陵,包圍常德,極大地威脅了湘軍和蔣介石嫡系中央軍部隊堵截中央紅軍作戰的總後方,迫使國民黨軍從堵截中央紅軍的主力部隊中抽調3個師馳援湘西,並使鄂西之國民黨軍未能入川作戰,從而在戰略上有力地策應與配合了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特別是極大地減輕了紅軍西進入黔作戰的壓力。

任弼時、賀龍等人既從大局出發,堅決執行配合中央紅軍行動的戰略任務,又以對黨和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抵制了一些來自指揮部但不明實際情況的錯誤指導,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行動方針,率部橫掃湘西,連戰連捷,創建出以永順、大庸、桑植、龍山為中心,九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四五十萬人口的湘鄂川黔蘇區,成了紅2、紅6軍團生息與發展的戰略基地,也成了中央蘇區陷落後長江以南區域唯一一塊紅色根據地,非常了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長征開始時紅軍突破第一道封鎖線,行軍速度為何只有一天20里?
湘江之戰前,毛主席曾經有一條建議可改變危局,他究竟說了什麼?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