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國聯軍入侵時,清朝百姓為什麼夾道歡迎?

八國聯軍入侵時,清朝百姓為什麼夾道歡迎?

原標題:八國聯軍入侵時,清朝百姓為什麼夾道歡迎?



晚晴的恥辱,讓今天的人想起來痛不欲生,突然從康乾盛世的神仙生活,掉到無比苦難的地獄了,晚晴百姓應該空前支持清朝對外作戰。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晚晴百姓夾道歡迎八國聯軍,別的不說,洋人與清朝作戰的時候,百姓對清朝沒有表現出什麼熱情,只是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看清朝與外夷的戰爭。


甚至八國聯軍從天津登岸,不少百姓為聯軍當起了「帶路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登陸後,大多數時間內,清朝百姓主動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糧食,英艦隊在珠江中清軍作戰時,當地民眾有如端午節看賽龍舟時,興高采烈,磕著瓜子,下著賭注,拍手稱讚;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突破虎門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時,兩岸彙集了數萬居民,他們以事不關己,看熱鬧的心情看清朝與外夷的戰事,好似在觀看一場表演,當掛著青龍黃旗的清朝船被擊沉,清軍紛紛跳水,岸邊居民竟然發出唏噓聲。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火燒圓明園,當地居民、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寶貝被洋人和當地人搶劫一空,百姓並沒有對皇家的財產產生愛戴之心,手下留情。對於洋人放火燒圓明園,百姓也沒有表現出憤怒。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朝百姓看到清軍失敗的笑話時,英軍統帥巴夏里,十分疑惑不解的說「何以至此?」,身邊人曰:「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清朝從不把百姓當人,這樣的清朝,與百姓何干?例如,第一鴉片戰爭最後一戰,即1842年發生在鎮江的「壬寅之戰」,清軍副都統海齡,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不顧百姓死活,卻沉湎於聲色之好,不是有效組織抗敵,而是抓路人充當「帶路 人」去邀功。資料記載,他在城內抓了「居民七百餘人」,在校場行刑。這樣清軍,讓百姓怎麼效忠和擁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天下任俊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三大名刃中,為何沒有唐刀?真相令人惋惜
此人是曾國藩後人,號稱擁兵十萬,48歲登基稱帝

TAG:文天下任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