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專業質量控制指標
1、麻醉科醫患比例
- 定義:麻醉科固定在崗本院醫師總數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患者總數(萬人次)的比例。
- 計算公式:麻醉科醫患比=[麻醉科固定在崗(本院)醫師總數/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患者總數(萬人次)]×100%
- 意義:反映醫療機構麻醉醫療質量的重要結構性指標之一。
2、各ASA分級麻醉患者比例
- 定義:根據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對於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進行分級。各ASA分級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該ASA分級麻醉患者數量占同期所有麻醉患者數量的比例。
- 計算公式:各ASA分級麻醉患者=[該ASA分級麻醉患者數量/同期所有麻醉患者數量]×100%
- 意義:體現出醫療機構所接診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佔比重,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的重要結構性指標之一。
3、急診非擇期麻醉占所有麻醉比例
- 定義:急診非擇期手術所實施的麻醉數量占同期所有麻醉數量的比例。
- 計算公式:急診麻醉占所有麻醉比例=[急診麻醉數量/同期所有麻醉數量]×100%
- 意義:急診麻醉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的重要結構性指標之一。急診麻醉因其準備時間有限且患者病情常較危重,較擇期手術麻醉具有更高的風險。
4、各類麻醉方式比例
- 定義:各類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該麻醉方式數量占同期所有麻醉方式數量的比例
- 麻醉方式分為5類:
- 椎管內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聯合麻醉,骶麻,鞍麻;
- 插管全麻:支氣管插管全麻,氣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氣管插管全麻;
- 非插管全麻;
- 複合麻醉:插管全麻+椎管內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內麻醉;插管全麻+神經阻滯,非插管全麻+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
- 其他麻醉方式:神經阻滯,局麻強化MAC,其他。
- 計算公式:各類麻醉方式比例=[該麻醉方式數量/同期所有麻醉方式數量]×100%
- 意義:體現出醫療機構應用各種不同類型麻醉方式所佔比重,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的重要結構性指標之一。
5、麻醉後手術取消率
- 定義:麻醉開始,是指由麻醉醫生開始給予病人麻醉藥物的時間(下同)。麻醉開始後手術開始前手術取消的數量占同期所有麻醉數量的比例。
- 計算公式:麻醉後手術取消率=[麻醉後手術開始前手術取消的數量/同期所有麻醉數量]×1000‰
- 意義:患者麻醉後手術取消,常常提示可能存在嚴重的麻醉併發症或者出現了其他問題。麻醉後手術取消率是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過程指標之一。
6、麻醉後監測治療室(PACU)轉出延遲率
定義:
入PACU超過3小時的患者數占同期入PACU患者總數比例。計算公式:
麻醉後監測治療室(PACU)轉出延遲率=[超過3小時的患者數/同期入PACU患者總數]×1000‰
意義:患者在PACU停留時間代表手術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的重要過程指標之一。患者在PACU長時間逗留,提示可能在麻醉復甦後出現嚴重併發症或其他異常原因。
7、PACU入室低體溫率
定義:
PACU入室低體溫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測量體溫低於35.5℃。PACU入室低體溫率,是指PACU入室低體溫患者數占同期入PACU患者總數的比例。體溫測量的方式推薦為紅外耳溫槍。計算公式:
PACU入室低體溫率=[PACU入室低體溫患者數/同期入PACU患者總數]×100%意義:
PACU體溫監測可以反映圍手術期體溫保護情況,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的過程指標之一。
8、非計劃轉入ICU率
定義:
非計劃轉入ICU是指在開始麻醉誘導前並無術後轉入ICU的計劃,而術中或術後決定轉入ICU。非計劃轉入ICU率,是指非計劃轉入ICU患者數占同期轉入ICU患者總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非計劃轉入ICU率=[非計劃轉入ICU患者數/同期轉入ICU患者總數]×100%意義:
非計劃轉入ICU的比例是反映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結果指標之一。術後非計劃轉入ICU,提示術中出現嚴重手術或麻醉併發症,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復甦拔管,間接監控了術中總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9、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率
定義:
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是指在患者術後氣管插管拔除後6小時內,非計劃再次行氣管插管術。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率,是指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患者數占同期術後氣管插管拔除患者總數的比例。
計算公式:
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率=[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患者數/同期術後氣管插管拔除患者總數]×100%意義:
非計劃二次氣管插管提示在麻醉復甦階段,對於拔管指征的掌握可能存在問題,或者患者出現其它問題需要再次進行氣管插管,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和/或外科手術質量的過程指標之一。
10、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死亡率
定義:
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死亡患者數占同期麻醉患者總數的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病人本身病情嚴重、手術、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計算公式:
麻醉後24小時內死亡率=[麻醉後24小時內死亡患者數/同期麻醉患者總數]×100%意義:
麻醉後24小時內死亡與患者本身的病情輕重、手術質量和麻醉質量密切相關,是反映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結果指標之一。
11、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率
定義
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是指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非醫療目的的心臟停跳,如體外循環心臟停跳。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率,是指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患者數占同期麻醉患者總數的比例。患者心跳驟停原因包括病人本身病情嚴重、手術、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計算公式
麻醉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率=[麻醉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患者數/同期麻醉患者總數]×100%意義
麻醉開始後24小時內心跳驟停是圍手術期的嚴重併發症,是反映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的結果指標之一。
12、術中自體血輸注率
定義
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體血(包括自體全血及自體血紅細胞)輸注患者數占同期接受輸血治療的患者總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自體血輸注率=[麻醉中接受自體血(包括自體全血及自體血紅細胞)輸注患者數/同期麻醉中接受輸血治療的患者總數]×100%意義
自體血的應用可以顯著降低異體輸血帶來的風險,是反映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的重要結構指標之一。
13、麻醉期間嚴重過敏反應發生率
定義
嚴重過敏反應是指發生循環衰竭和/或嚴重氣道反應(痙攣、水腫),明顯皮疹,需要使用腎上腺素治療的過敏反應。麻醉期間嚴重過敏反應是指麻醉期間各種原因導致的嚴重過敏反應。麻醉期間嚴重過敏反應發生率,是指麻醉期間嚴重過敏反應發生例數占同期麻醉總例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麻醉期間嚴重過敏反應發生率=[麻醉期間嚴重過敏反應發生例數/同期麻醉總例數]×1000‰
意義嚴重過敏反應是圍術期的嚴重併發症,是反映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結果指標之一。
14、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發生率
定義
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是指在椎管內麻醉(連續硬膜外、腰麻和聯合麻醉)後新發的重度頭痛局部感覺異常(麻木或異感)、運動異常(肌無力甚至癱瘓等),持續超過72小時,並排除其他病因者。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發生率,是指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發生例數占同期椎管內麻醉總例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發生率=[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發生例數/同期椎管內麻醉總例數]×1000‰意義
椎管內麻醉後嚴重神經併發症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管理的重要結果指標之一。
15、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發生率
定義
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是指由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引起的氣胸、血胸、局部血腫、導管或導絲異常等,需要外科治療或血管介入治療(如血管封堵器置入)的併發症。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發生率,是指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發生例數占同期中心靜脈穿刺總例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發生率=[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發生例數/同期中心靜脈穿刺總例數]×1000‰意義
中心靜脈穿刺嚴重併發症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管理的重要結果指標之一。
16、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發生率
定義
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是指新發的、在拔管後72小時內沒有恢復的聲音嘶啞,排除咽喉、頸部以及胸部手術等原因。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發生率,是指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發生例數占同期全麻氣管插管總例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發生率=[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發生例數/同期全麻氣管插管總例數]×1000‰
意義 全麻氣管插管拔管後聲音嘶啞是圍術期的嚴重併發症,是反映醫療機構麻醉質量的重要結果指標之一。
17、麻醉後新發昏迷發生率
定義
麻醉後新發昏迷是指麻醉前清醒患者麻醉手術後沒有蘇醒,持續昏迷超過24小時;昏迷原因可包括病人本身疾患、手術、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除外因醫療目的給予鎮靜催眠者。麻醉後新發昏迷發生率,是指麻醉後新發昏迷發生例數占同期麻醉總例數的比例。計算公式
麻醉後新發昏迷發生率=[麻醉後新發昏迷發生例數/同期麻醉總例數]×1000‰意義
麻醉後新發昏迷是圍術期的嚴重併發症,是反映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的結果指標之一。
※中醫觀點:冠心病發作的家庭救急
※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