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一帝李世民:決勝神州 之 千古法源寺(又名:李世民與諾貝爾獎)

千古一帝李世民:決勝神州 之 千古法源寺(又名:李世民與諾貝爾獎)

原標題:千古一帝李世民:決勝神州 之 千古法源寺(又名:李世民與諾貝爾獎)


從哲學的辯證法觀點出發,人總是要有缺點的。在李世民的軍事生涯中,鮮有敗績,所以,貞觀後期的征伐高句麗之戰,由於沒有大獲全勝,就被歸為其軍事生涯中的一個黯淡點。但其實,在了解了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後,反而會覺得,這是比勝利更加值得回顧的一場戰爭。


高句(gou)麗是位於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然而這個國家和朝鮮並無關係),從東漢興起,此後一直和中原王朝有領土爭端,到了隋代,高句麗不臣服於隋朝,隋煬帝曾三次征伐高句麗。後世的史學家對於隋煬帝征伐高句麗的行為,一般有兩方面評價:首先,從當時的國際政治格局上看,征伐高句麗是有必要的;但是,隋煬帝征伐高句麗的時機選擇並不恰當。因為隋煬帝登基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不少軍事行動,國力已然虧損,征伐高句麗的戰爭,不僅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反而勞民傷財,各種起義和叛亂不斷出現,最終成為了導致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沒有獲勝,但是,高句麗也一樣元氣大傷,在唐剛剛建國的時候,高句麗表面上向大唐臣服。彼時唐也需要休養生息,因此在武德年間和貞觀初年,高句麗和唐,算是彼此相安無事。


但高句麗顯然不滿足於唐的屬國的現狀,野心勃勃。唐當然希望朝鮮半島幾個國家實力相對平衡,因此冊封了新羅、百濟的國王;而高句麗不僅對此不滿,還不允許這兩個國家向唐朝貢,妄圖在朝鮮半島稱霸。


貞觀末年,高句麗國內發生政變,將領淵蓋蘇文殺死國王,立傀儡國王,自己獨掌大權。淵蓋蘇文掌權後,聯合百濟,勾結日本,進攻新羅,挑起戰端,在外交斡旋失敗後,考慮到當時唐的國力日漸強盛,且也為對高句麗之戰做了不少準備,更考慮到整個國際政治局勢,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決意征伐高句麗。並組織水陸大軍共同進軍。(淵蓋蘇文這個名字太奇怪了,擔心影響閱讀,加了個顏色。另外,這貨會是下下篇的主角



這場戰爭,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的唯一一次御駕親征。從貞觀十九年春季開始,唐軍一路高歌猛進,接連攻下多個城池,高句麗一路大敗。但在安市城下,遭到守軍抵抗,唐軍在安市城下仍舊勢不可擋,不全殲了援軍,而且圍城不去,假以時日,安市城必破。


但其時已是秋天,遼東的秋冬季節極為寒冷,高句麗在安市城周圍堅壁清野,唐軍糧草眼看要耗盡。


此時,究竟是繼續進攻,還是退兵?


繼續進攻,安市城必然難以支撐,唐軍的勝利指日可待。但是,此時天氣寒冷,糧草不足,如果從國內調集糧草,必然勞民傷財;而且,即便攻克了安市城,還要再繼續進攻高句麗都城平壤,即便攻克了平壤,也難以繼續打擊高句麗的殘餘兵力,鞏固勝利。換言之,此時繼續進攻,不僅耗損唐的兵力和國力,獲得的勝利也難以鞏固,很可能唐軍前腳走,高句麗後腳又叛亂。

因此,此時見好就收,暫時撤退,更為理智。但,作為李世民登基後的唯一一次御駕親征,半途而廢,對於李世民的一世英名,是莫大的損害。


從帝王到普通人,「要面子」都是繞不過去的坎兒,就算是正常人打架,為了面子,也常常難以做到見好就收。歷史上,在各種戰爭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帝王為了成就自己的功業,投入兵力、人力、財力,但在貞觀十九年的安市城下,李世民卻選擇了,為了不損害國力和兵力,為了子弟兵不再挨餓受凍,不再有更多的傷亡,而果斷撤軍,寧可讓自己,背上無功而返的污點。


那麼,這場戰爭是不是「無功」呢?根據史料記載,整個戰役,唐軍至少斬首敵軍5-6萬,還俘虜了十多萬人,繳獲了豐厚的軍需物資;唐軍的損失,是傷亡兩千多人,折損戰馬70-80%。雖然馬死的比較多,士兵們凍得很慘,但兩者相比,唐軍的人力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僅如此,很多戰役,唐軍都是以少勝多。例如,在如在遼東城下與新城、國內援軍之間的戰役是唐軍四千對麗軍四萬;白岩城下與烏骨城援軍之戰是八百對一萬;駐蹕山之戰是三萬對十五萬;尤其是駐蹕山之戰;唐軍竟一舉殲滅了五倍於自己的敵軍,這在世界歷史上即使不是絕無僅有的,也是極為罕見的[1]。


因此,高句麗之戰,不是失敗,而是勝利。但唐太宗自己覺得不是勝利,因為他定的目標太高,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後世不以為勝利,則是因為唐太宗的既往戰績太好。


在回師途中,大軍經過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唐太宗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寺廟,命名為憫忠寺。這個名字,充分說明了唐太宗當時的心境:愧疚於沒有全勝,心疼大唐的將士們。比起後世乾隆皇帝的所謂「十全武功」,「憫忠」這兩個字的精神境界,完全和乾隆的自大不是一個維度。


今天的憫忠寺,已更名為法源寺


在這場戰役的第二年,高句麗便遣使謝罪求和,「「遣使來謝罪,並獻二美女。」不過唐太宗不是大豬蹄子乾隆皇帝,他並沒有接受美女,還說了一番頗為人文的話:「美色者,人之所重。爾之所獻,信為美麗。憫其離父母兄弟於本國,留其身而忘其親,愛其色而傷其心,我不取也」。介於高句麗一戰大唐所展現出來的實力,也擴大了國際影響力,不久,吐蕃立即遺宰相祿東贊入唐朝賀。而鐵勒諸部也紛紛歸附唐朝[1]。


與此同時,唐太宗也不甘於失敗,積極和朝臣商討對策,從此不再大舉遠征,而是「數遣偏師, 更迭擾其疆場, 使彼疲於奔命, 釋來入堡。」也就是不斷派小規模部隊進行局部戰爭,消耗高句麗的實力[2]。不久,唐太宗逝世,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唐高宗繼續奉行唐太宗的政策,消耗其國力,剪除其盟友,最終在二十年後,將高句麗徹底滅國,收復了遼東。

唐太宗在當年回師時所建的憫忠寺仍在,因為建於北地,這座寺廟見證了北方少數民族的一次次入侵,遼、金、蒙古,直到清代。這裡甚至囚禁過被金所擄的宋欽宗。後人看到憫忠寺,才忽而明白,其實中國北方,特別是遼東一代的少數民族都極為彪悍,唐代以後,中原王朝先後被金、後金所滅,能和他們打贏一場戰爭都極為不易,何況是打到對方老家去還重創對方?唐太宗征伐高麗的戰績,無論放在後世哪個王朝,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功勛,而放在唐太宗的身上,便成了「敗績」,實在是太不公平。


而唐太宗本人對於征伐高麗之戰的愧疚,像極了那些考試考了95分還在扼腕嘆息的學神,那些得了銀牌而失聲痛哭的運動員,只能說:自律的人,真可怕。


清雍正十二年,憫忠寺最終被改名為「法源寺」,也是現存北京最古老的寺廟。多年以後,已故台灣作家李敖以法源寺為主要地點,以唐太宗遠征高句麗為開端,創作了小說《北京法源寺》,講述了戊戌變法前後的一段故事。這本書的情節並不複雜,但很好地反映了社會變革時期各種思想的碰撞,我個人十分喜歡,儘管我不怎麼喜歡李敖。



《北京法源寺》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可惜最終與諾獎失之交臂。可以說,沒有憫忠寺就沒有法源寺,沒有法源寺,就沒有小說《北京法源寺》。所以,這一篇,其實可以起名叫作:「唐太宗暴打高句麗獲得諾貝爾獎青睞」





最後說一段題外小八卦:多年之後,在20世紀70年代,越南也因為戰爭而越來越自信和膨脹,多次挑釁中國。最終,中國在1979年發動了對越自衛還擊戰。戰爭以中國的勝利告終,但中國軍隊也有不小的傷亡,最終,中國在戰勝的情況下,沒有進軍越南首都河內,而是主動撤軍。此後,中國利用和越南作戰的機會,將全軍各主力部隊紛紛調到邊界進行作戰鍛煉,並在這一地區進行新式武器的實驗。經過1979-1989十年的輪戰,解放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將清末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的邊界向前推進,控制了中越邊境地區廣大的戰略制高點。而越南則被牽制於中越邊境,消耗了大量的軍力和財力。1999年,越共七大明確提出「促進同中國關係正常化進程,逐步擴大越中合作」的對外政策,與中國握手言和,也承認了當時的中越邊境。


PS:今天起,三天連更,《千古一帝李世民 第三部分 決勝神州》於10-07正式完結。


主要參考文獻:


1. 劉矩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一役得失論 東北亞研究論叢(長師大),2008(00):19-26.


2.黨鵬舉.唐太宗親征高句麗與宗藩關係的維護[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18,39(01):19-24.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關注公眾號壺憩粟huqishuyu)。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與huqishuyu@126.com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壺憩粟余 的精彩文章:

TAG:壺憩粟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