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滾軸真的是靠松解筋膜起作用嗎?看一位康復治療師對滾軸的質疑
點擊↑↑↑藍字關注康復醫學網ID:cnkfyx
Todd Hargrove 楓葉之國話康復 ID fyzghkf123
本文作者為國外物理治療師Todd Hargrove。
泡沫滾軸非常流行。在運動領域通常作為熱身(warm-up)的一部分。物理治療師把它作為治療策略的一部分,用來改善緊張組織的延展性(Extensibility)。雖然泡沫滾軸帶來益處的真正證據還非常有限,但已經有一些研究顯示可以短期改善不伴有肌力減退的關節活動度(這點非常有意思,因為拉伸的活動度增加,往往和肌力減退相關聯)。
本文不是質疑泡沫滾軸的益處。相信它對部分人群以某種方式在起作用,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治療師,例如Mike Boyle就經常使用泡沫滾軸,且毫不吝嗇讚美之辭。
我以個人的理解,對滾軸的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1)泡沫滾軸能改善組織性能嗎?
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但通常都不具有特定性,例如組織的哪方面性能。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滾軸能緩解臀部肌肉的緊張,就像用一個擀麵杖揉麵糰一樣。嚴格來說,這種解釋肯定是針對普通人群,而非專業人員。從專業程度上看,或許組織性能的改善包括筋膜黏連的松解或者激痛點的消除。在後面我還會詳細講解。
2)泡沫滾軸真的能拉長或者松解筋膜嗎?
雖然人們總是這麼認為,但對於我來說,真的不知道泡沫滾軸為什麼能拉長和松解筋膜。筋膜真是非常堅韌的組織。它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可適應特性,但最終還是身體形成的堅固結構。難道我們真得以為是背靠滾軸滾幾下就顯著改變了組織結構。如果真是這樣,筋膜開始拉長,每次松解一點,那我們豈不是很脆弱的生物。因此,在我看來,關於滾軸拉長筋膜的說法連普通常識都似乎對它形成挑戰。
當然,更重要的是,沒有研究證實這種說法。有部分研究試圖揭示多大程度的壓力才能引起人體結締組織的永久變形。如果想要永遠改變,那麼只能回到中世紀接受酷刑。或許只有用上壓路機才可以,滾軸是做不到的。而經常使用滾軸的那些組織,例如髂脛束,腰部筋膜和足底筋膜往往還是身體最牢固的地方。
3)滾軸是否能松解筋膜的黏連呢?
或許滾軸不能拉長髂脛束,卻能夠使妨礙肌肉之間滑動的筋膜粘連出現斷裂。還是前面所提到的,手法力量只能使得鼻背筋膜發生變形,但我們沒有誰用滾軸去滾鼻子的。但你要說或許有些大肌肉之間的微弱黏連就如同鼻背筋膜,那也真得說不定。
另外,我還質疑的一點是,我們如何知道粘連發生在哪裡,什麼角度的力量能松解粘連?滾軸是一個鈍性的非特異性裝置,只能將力量分散在組織上。而筋膜恰恰是專門分散外部應力的,因此外力很難在筋膜上找到一個特定點以一定角度切入。
而且,我還發現,即使滾軸發生作用,其作用也是暫時的。當人們做了滾軸治療,會暫時好轉,但可能明天甚至同一天的晚些時候,他們又感覺不好,需要在同一個地方再次施以滾軸。如果滾軸的機制是將黏連松解,那為什麼松解完了,還需要馬上再松解呢?難道筋膜又重新粘連回去了?這種暫時性的效果,強烈提示是神經系統參與其中,而並非筋膜結構。
4)泡沫滾軸消除激痛點(Trigger Point)嗎?
許多泡沫滾軸的支持者認為其能找到激痛點並且作用於激痛點。那這種說法真的能成立嗎?
首先,對於激痛點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說它就是一個疼痛區域,另一些人則認為是特定的病變區域。至少激痛點還是有爭議的。一是激痛點是否存在的爭議,二是能否可靠找到激痛點的爭議。三是激痛點能否被有效治療的爭議。由此產生了眾多針對激痛點的治療,例如拉伸,等長收縮後的放鬆,干針以及直接的擠壓等。
雖然不能對所有的爭議進行辯駁,但針對泡沫滾軸消除激痛點的觀點,我還是不能同意。因為有太多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激痛點治療專家會告訴你並非每個痛點都是激痛點,並不是每個激痛點都具有臨床意義,對於激痛點的識別和治療需要專業知識的長久的練習。既然如此,我不認為泡沫滾軸會是很好的激痛點治療的方法(前提是激痛點真的存在,並且對壓力有反應)。
5)泡沫滾軸能通過本體感受的刺激起作用嗎?
經常聽到的一種解釋就是通過刺激肌肉中的機制性感受器(例如Golgi,Spindle,Ruffinis, Pacnis以及DeNiros等)產生作用。這或許對於放鬆肌肉和筋膜以及改變大腦重新認知疼痛區域的感受傳入會有一定作用。這應該是最靠譜的解釋。但我仍然質疑這種解釋人們之所以喜歡泡沫滾軸的機制。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為什麼人們不就做些拉伸或者走動,在這些功能性運動中或許能刺激更多的這類感受器。難道說這種並不能讓肌肉或筋膜得到更多拉伸或運動的泡沫滾軸能比功能性運動(例如下蹲,箭步等)更能刺激本體感受器?我看未必。
6)泡沫滾軸是通過DNIC(Diffuse noxious inhibitory control)起作用嗎?
這是我最認可的一種解釋。Diffuse noxious inhibitory control(DNIC)是所謂「下行修正「中一種,能通過大腦調整傷害性感受器的」負載量「(指來自於身體內的危險信號)。DNIC指得就是大腦抑制傷害感受器感知的信號向脊髓以及大腦進行傳遞。DNIC能夠被持續傳入的傷害感受信號(例如將手置於冰水之中)激活。此時抑制行為被廣泛分散,因此,不僅是局部受傷區域甚至更遠的區域也參與抑制痛覺感受器。換句話說,當你的腿部疼痛,如果你將雙手置於冰水中,那麼被激活DNIC將使足部和手部的疼痛同時減輕。這種通過一個區域的疼痛刺激來對抗另一區域的疼痛的動態過程,能解釋許多療法為什麼有效。有時我們也稱之為反刺激(Counterirritation)。但這種效應只能是暫時的。
那麼DNIC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相當大。一個戰士在戰場上失去手臂,只要當時戰況一直緊急,他通常是感覺不到疼痛的,其中DNIC是最重要的原因。David Butler指出,DNIC是「大腦中的藥盒「,其作用甚至超過嗎啡(視頻)。
視頻 David Butler講「腦中的藥盒」
泡沫滾軸的作用與該理論比較符合。首先,使用泡沫滾軸的第一原則是作用於疼痛區域並持續一段時間。這樣可能就製造出一些疼痛(當然是好的疼痛),讓大腦覺得這個刺激能夠激活DNIC。第二,滾軸治療時不僅減輕治療區域的疼痛,也能減輕其他區域的疼痛。正是減輕不同區域的疼痛,讓人們感覺滾軸治療後活動能力得到加強。最後,為什麼滾軸治療的效果往往短暫,需要不停的重複治療(而且重複治療的強度需要更大時才能起作用,就像一些成癮性的治療)。這也是明顯的中樞系統介導的機制,用DNIC也能解釋。
好,簡單的概括一下整個故事。當你把泡沫滾軸置於臀部進行治療時,產生了明顯的刺激傷害感受器的信號。大腦接受到這些信號並認為「臀部是想對我說此時那裡有些危險。但是我碰巧知道這是一種治療行為,因為治療師是這麼跟我說的,這是一種「好的」疼痛,不是真正的損傷。所以,那好吧,讓我打開藥盒,輸送些藥物到脊髓來阻斷危險信號。「
這樣說,是不是好懂一些?
泡沫滾軸的實際運用
或許有朋友會說了,我只關心效果,誰在乎怎麼起作用。這樣說也沒錯,但對於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若想制定理想的治療方案則必須懂得真正的治療機制。沒有這種好奇心,你永遠就不可能進步,不可能制定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了解了背後的機制,你就可能做更多的思考。例如:
如果泡沫滾軸的效果是暫時性的,那麼你能持續獲益嗎?我認為這得看什麼情況。暫時的疼痛緩解和運動改善會打開一個機會窗口。如果你有1個小時的好轉,那麼你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某項已不能進行的訓練,學習更多的技巧,拓展新的能力等。這就可能變為持久獲益。如果你還是坐在訓練椅上,那麼效果永遠就是短暫的。
另外,還有一個思考是,既然是大腦中的「藥盒」,那是否會成癮呢?我沒有充分的證據,但確實看到這樣的患者:剛開始使用泡沫滾軸效果明顯,後來改用曲棍球(Lacrosse ball),然後變為木質球,最後居然發現屁股下已變成一個鐵球,直至滾出了青紫瘀斑才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這就是物理治療師Todd Hargrove對泡沫滾軸的一些看法,共大家參考!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肌肉放鬆、深度按摩—《哈他泡沫軸》
點http://t.cn/R1dfUru康復商城更多好物!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閱讀原文
※「科普」骨性關節炎——不能承受的關節痛
※康復治療師,跳出舒適圈,我們學習,我們知曉外面的世界!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