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許諾取消關稅 來換取廢除天津條約 這樁買賣是否划算?
在近現代的國際貿易體系中,關稅政策,是一國參與國際貿易的同時保護國內經濟的一道重要防線。在世界歷史上,關稅曾多次充當經濟戰爭的工具,直到今日,某些國家在挑起貿易戰爭時,揮舞關稅大棒仍然是其首選的策略。
關稅政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一個國家在產業上不具備優勢,同時又沒有獨立的關稅政策,結果就會是被外來貨物充斥本國市場,而「民族」產業則會遭到毀滅性打擊,永遠再沒有追趕的機會。
所以,從本國利益的角度出發,一國通常會針對不同的貨物,在不同的時期調整相應的關稅。既適度鼓勵競爭,發揮國際貿易的相對優勢,同時保護本國的重點產業,不至於被外來的洪水一下衝垮,淪為外國傾銷其過剩產能的市場。
這是國際通商的基本原則,但是在晚清時期,當朝者對此並沒有清醒的認識,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一直處於被動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咸豐六年(1856年),英法兩國分別借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派兵進攻廣東省城,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而後兩年,美、俄加入英法,攻陷天津大沽口,威逼利誘下迫使清廷簽訂了四國《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的簽訂,是繼《南京條約》之後,對清國主權的進一步侵犯。條約規定清國進一步開放通商,允許鴉片販賣,外國兵艦商船可在內河航行,允許傳教士在內地傳教等等。
上面這每一條,都是值得清廷重點關注的內容,尤其是允許外國軍艦在內河航行,嚴重侵犯了國家安全,應該積極抗辯。而最讓咸豐皇帝關心的,是條約里的另外一項條款:允許外國大使駐京。
咸豐皇帝這人有個毛病,就是特別怕見到洋人。這倒不是因為皇帝膽小,而是因為要他以天朝上國的九五之尊,去平等地與那些西方「蠻夷」會面,太過「有失體統」。
所以當咸豐得知《天津條約》的條款時,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阻止外國人在北京建大使館,別讓洋人整天在天子腳下晃悠,看著鬧心。
咸豐八年(1858年),恭親王的岳父,大學士桂良前往上海與兩江總督何桂清商量關稅稅則,咸豐特別給了桂良與何桂清一道諭旨:
「此次桂良等前赴上海,應照原定辦法,俾各夷感服。……此時須將全免稅課一層,明白宣示,使知中國待以寬大之恩。此後該夷獲利無窮,無須再赴天津伸訴冤抑,所許各項,自可全行罷議,此為一勞永逸之計。」
咸豐打的如意算盤是,在和洋人進行下一次談判時,提出大清可以免除一切洋貨的關稅,來換取撤銷之前簽訂的《天津條約》。咸豐也知道,取消關稅之後,「此後該夷獲利無窮」,可以在華攫取巨額利潤,但比起洋人在京城建大使館這種近在眼前的威脅,咸豐還是寧願讓洋人去多賺老百姓的錢。
從這道諭旨中,可以看出咸豐皇帝的見識和能力,在面對外來威脅是如此的欠缺和落伍。在對內的太平天國戰爭中,咸豐皇帝可以說做得不錯,把太平軍從優勢拖成了劣勢。但面對近代化的歷史大潮時,咸豐皇帝的知識儲備,已經落後於整個時代。
後來在何桂清的堅持下,沒有服從命令,免關稅條款也沒有付諸實施。假如真的如咸豐命令所行,全面取消關稅,在當時還基本依靠小農經濟,尚未開始工業化的中國,國內產業將被瞬間衝垮。失去工作的百姓,又會淪為難民,加入到反清的太平軍一方,壯大對手的實力,而清廷這邊的稅源則不斷流失。
幸而當時江督何桂清有此遠見,沒有遵從咸豐的意旨,否則相當於將大清命脈拱手讓人,非但不能一勞永逸,反而是後患無窮了。
※曾國藩說自己不信書 是否在宣揚讀書無用論?
※左宗棠年輕時貧窮落魄 為何兩江總督卻選擇與他結親?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