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才能讓焦慮遠離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才能讓焦慮遠離

原創 澎湃新聞

童年本是每個人人生中最單純快樂的時光,然而隨著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童年時光中天真爛漫的玩耍、嬉戲逐漸被早教、培訓班、各類技能和知識的學習所替代,並呈現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教育問題是中國曆來受到全民高度關注和重視的議題,牽動著每一個家庭家長的心。

過往的應試教育因其造成學生繁重的學業負擔和壓力、製造出高分低能的學生而備受詬病,於是國家不斷調整和出台相關政策,試圖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減負」一詞成了一個耳熟能詳的術語。但是,自從1988年原國家教委(教育部前身)《關於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若干規定》的文件頒布以來,將近30年間,各類減負舉措和政策的頒布並不能達到真正減輕學生負擔的效果,違背了減負的初衷。

相反,學生每天花在課業上的時間依然相當大,只不過變相通過課外補習的方式轉化了壓力,大大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課程的難度也是有增無減,甚至不斷出現「拔苗助長」的勢頭,尤其體現在「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的趨勢上。家長焦慮和擔心自己的子女跟不上教學或希望趕超其他同學而提前補課、提前學習、提前競賽,並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作為最好的借口和理由。

無奈的現實和焦慮的心態來源

不可否認,當前相當多的家長對如此現狀均表示心累又無可奈何,在從眾選擇讓孩子參加補習班、興趣班的同時自我安慰是因為社會環境如此。尤其對諸多職業女性,在陪伴孩子教育和自身的事業發展上難以平衡,造成女性心理壓力過重,甚至因此生病。基礎教育的壓力已經成為部分年輕父母遲疑是否要二胎的重要因素。除了自身身體和經濟狀況之外,社會競爭及孩子未來接受的教育和綜合發展變成生育二胎「不能承受之重」。

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本來該承擔起主要教育職責的學校隱形地、以「減負」和「素質教育」名義隱形地將學習的任務和指責轉移給了父母和校外機構。而父母由於大多限於自身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識的有限、又強烈寄希望於子女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和稟賦,實現未來的向上流動,唯有主動或被動地求助於早教和教育機構,通過購買市場上的教育資源來撫平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很多家長吐露的心聲是,我知道這樣不斷學習未必正確也未必能保證孩子將來成才,但如果我不這樣做好像對不起他。這個殘酷的現實背後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和學校重視當前基礎教育問題的嚴重性,尤其需要避免幼兒在過多過早學習後產生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心理壓力,以避免在若干年後可能出現的群體性獨立性顯著下降、心理脆弱或焦慮甚至自殺等問題。

當然中國教育制度存在的問題根源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傳統,也與社會資源有限和大眾對「知識改變命運」理念的尊崇。成績、排名和在學校的表現在諸多家長眼中成為遠比情商、抗壓能力和處理人際關係和危機能力更為重要的方面。

政府、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培養、教育著人才,其影響力實際上是呈現出一種遞減的效應。政府作為政策制定的主導者,引領著大的政策方向和制度制定;社會提供政策執行的環境和載體;學校是政策執行的對象和教育的主導者;而家庭作為最基本的單位是政策的接受者。從這種關係來看,要改變教育制度和理念,最重要的責任依然在政府,而最基本的單位是家庭。面對當前中國家庭的焦慮和無奈,教育模式需要從以家長和學校為中心轉變到以兒童為中心。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及其意義

要遠離家長的焦慮和實現兒童的全面發展,筆者呼籲基礎教育回歸「以兒童為中心」,並認為這種模式是真正可以實現長遠的學生潛力挖掘和發展的較優方式,符合兒童心理學和人性的發展。

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約翰·杜威(J.Dewey,1859-1962)1896年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了《心理學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被認為是芝加哥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正式開始。杜威的重要貢獻之一是把心理學運用到教育和哲學方面,使三者結合起來。他強調教育促進兒童本能生長,提出了「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他認為,兒童心理學的內容基本就是以本能活動為核心的習慣、情緒、衝動、智慧等天生心理機能的不斷開展、生長的過程。教育就是促進本能的生長過程,必須以兒童為教育的出發點,而不是把兒童當做目的和手段來看待,教育措施一定要圍繞著兒童來實施。

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兒童中心創辦者、美國ECSTEM(Early Child STEM)大會創辦人Susan Wood的案例為例。Susan從20年前就開始研究學科融合和開發兒童興趣之間的關係,並堅持貫徹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比如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即便是0-1歲的孩子實際上已經天生具有數學概念的天賦。父母和家人的工作就是啟發他們的天賦。讓他們與身邊的世界產生互動,從他們眼睛所見到真實的世界中獲取知識。當有孩子尚未學會數字和數學的時候,家長和周圍的人應當不斷鼓勵並增強他們一定能夠完成和學會的決心,並不斷告訴孩子「你行!你可以!這種增強自信,認為自己能做到的態度對他們是受益終生的,使他們在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真正遇到困難時也能順利應對。

但是中國,特別在大城市往往是背道而馳的。顯著的「新常態」就是家裡的媽媽或是爸爸對照周圍鄰居、孩子的同學和朋輩,擔心和焦慮自己孩子各方面可能落後他人,進而考慮參加補習班,提前開展教育。而此時家裡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到,產生了不同意見,表示價格太貴或者學習的時間還太早。報名那麼多班孩子是否受得了?是否可以真的得到提升?面對這種認知差異,家人開始辯論、爭執甚至糾紛爆發。導致的實際結果就是讓孩子感到認知錯亂,為什麼大家總是在吵,好像又都是因為我?這種情況不僅沒法給孩子愛和認可,更多產生內心的不安和困擾,完全不利於成長。更糟糕的是,孩子在辨認哪些家庭成員是對自己的認同和寵愛的,就會在他們面前任性和討價還價,「不服管」。

那麼,特別針對一些行為較為特別或比較特殊的兒童,早期教育該如何應對?因為擔心自己孩子先天不如其他孩子,焦慮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就要不斷地帶他去上補習班?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充沛是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更重要的保證。針對一些「問題」兒童,更需要以「兒童為中心」的理念進行疏導,而前提就是完整地充分地接納孩子和愛孩子,與孩子共情,讓孩子處理自己的問題,巧妙地設定限制。這種理念和做法在歐美被稱為「兒童為中心的遊戲治療」。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和兒童的早熟,因心靈創傷或心理問題而需要情感支持的兒童越來越多,實際上成年人也同樣面臨這類問題,但大多數人選擇逃避或任其發展的消極態度來面對。中國社會從學校到家長都更為忽視心理和情感所具有的重要積極作用,而更注重學習、作業和考試帶來的認知發展。殊不知,情感支撐、內心力量和快樂是每一個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父母應當從「試圖改變孩子的行為」轉變為「接受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從看到孩子違背自己意志就責罵轉變為理解並溝通交流獲得對方認同。採取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模式才能在更長久的時間裡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切忌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才能讓焦慮遠離

回歸快樂童年的全方位策略

如何剷除和根治中國教育政策的老問題——減負這個頑疾,需要從根本上找到原因,並從政府、社區、學校和家庭全方位調適,從政策到社會組織特別是心理和社工機構人員,到學校老師和家長教育模式和理念轉變,經過一定時間的探索和調整,還兒童一個快樂的童年。

首先,不忘初心回歸素質教育本身。減負的理念是沒有錯的,問題是在執行中發生了變軌。中國的義務教育特別是初級教育必須更大範圍保證和提升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秉持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基礎上,嚴格規範校外補習和家教市場。泛濫的校外輔導機構不僅無助於減負和變相增負,由於監管不到位和經營不規範已經產生諸多法律問題。

其次,學校的教師必須回歸「因材施教」和「用愛教學」的方式和理念。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存在,從性格到特長到思想都存在巨大差異,要真正落實能力教育和素質教育,必須根據其自身特點而不是大一統式的不分差異地對待。造成的結果就是一些原本有潛質發展好的孩子由於無法充分挖掘其自身價值最後導致他們的天賦被埋沒。教育的主體到後期一定是由學校主要承擔的,教師的理念方式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起著決定性作用。每一位教師應該在承認孩子差異和多樣性的基礎上,鼓勵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第三,社區組織作為社會服務和治理的重要依託,需要充分發揮其在教育上的巨大功能。以香港和台灣為例,當一個家庭在教育問題或自身遇到困難的時候,每個社區有社會工作者和心理諮詢師為這些家庭和孩子提供免費的心理疏導和社工服務。這在情感支撐和心理疏導上起到了非常大的緩解作用,避免很多惡性事故和悲劇的產生。在中國,社區中的居委會、社會團體和各類組織也應當發揮更多為家庭提供教育支撐的活動和服務,協助家長和學校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自身,每一個父母必須首先自己調整心態和放正自己對孩子的定位和期望。過多和不切實際的希望都容易造成欲速則不達以及背道而馳的反效果。焦慮的根源在於對自己和孩子的不自信以及對遠期目標的「急功近利」。實際上,幼兒階段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滿足感和愛的獲得感,而不是急躁地去學習各種技能和知識。未來的人生路發展還非常遙遠,一個人是否成才或進入名牌大學是由諸多不可預料的因素決定的。要走的更遠更持久,就要回歸「以兒童為中心」,確保身心健康和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這10本書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馬拉松式的親子共讀,父親為女兒朗讀圖書,他們堅持了整整3218天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