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列了90多年,列寧的遺體為何一直不下葬?有哪些考慮

陳列了90多年,列寧的遺體為何一直不下葬?有哪些考慮

在世界歷史上,但凡有點影響力的偉人,在其去世之後其追隨者們都希望他們能萬古長青,永遠不要離開。帶著這份感情,衍生出了偉人遺體不下葬的例子。在天安門,毛主席的遺體受人瞻仰;在遙遠的歐洲,共產主義導師列寧安睡於水晶棺當中,對於列寧遺體的保存,俄羅斯也曾有多方面的考慮。

1924年1月21日,列寧去世了。對於自己百年之後的安排,列寧在生前已經跟妻子說明,希望能夠歸根聖彼得堡,守護在母親的墓下,算是盡孝。

列寧去世的當晚,蘇聯方面就緊急召開了會議。對於列寧夫人的提議,當局否定了。他們認為,像這樣一位導師,不應該默默的「落葉歸根」,應該發揮他的餘熱,號召人們。會議否決了列寧生前「低調,不立碑「的原則,決定在莫斯科的紅場,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並且要為列寧修建列寧墓,對於遺體,採用防腐處理,封存在列寧墓中,供人們世代瞻仰!

為了能保存好列寧的遺體,蘇聯的專家頗費了一番腦筋。配置防腐的藥水,必須在16度的恆溫下進行,並且濕度不能超過70,且要常年無菌。並且遺體要定期的殺菌,防止腐化。同時要製作了水晶棺,採用真空保存。每隔幾天,工作人員都要檢查,做消毒處理,每隔一年,列寧遺體都要徹底維護一番,在秘製藥水中浸泡一周。即使是這樣,經過93年的反覆,列寧的遺體依然有損毀,現在真材實料只有百分之十,其它都用其它材料代替了!

即使遺體只剩下這一部分,當局依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護,每年用於列寧遺體的保養超過百萬美金,對於這筆開支,在俄羅斯國內也有過不同的聲音。

2017年,在列寧誕辰147年紀念日上,關於列寧遺體的問題再次引起了熱議,有議員提出應遵循列寧的遺願,將其土葬,但其反對意見的議員認為,偉人的思想是伴隨著他的軀體的,供世人瞻仰對年,已經沒有必要下葬了,該繼續下去。討論到最後,沒有一個好的結果,所有提案都被否決了。

保存好遺體,供世人瞻仰,更好的學習偉人的思想,看似無可厚非,卻違背了偉人自己的遺願。如今時過境遷,偉人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到底還有沒有必要這樣,確實是一個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呆萌的康震 的精彩文章:

上路就是拉風!10萬不到開成30萬的享受!
《明史》中有一句話特別霸氣,漢族人民聽了也很解氣

TAG:呆萌的康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