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儒學佛,都是一回事

學儒學佛,都是一回事

學儒學佛,都是一回事

作者:蘇樹華

學儒學佛,都是一回事,不是從外面找一個聖來,不是從外面找一個天理來,也不是從外面找一個佛來,也不是從外面找一個世尊來,而是從自己的當下找回一個「本真的自己」。這個「本真的自己」,是真聖賢,是真佛祖,所以,釋迦佛說:「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

禪宗有個公案。大珠和尚前來參拜馬祖。馬祖問曰:從何處來?大珠曰:趙州大雲寺來。馬祖曰:來這裡幹什麼?大珠曰:來求佛法。馬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我這裡一物亦無,求什麼佛法?大珠馬上禮拜,問曰:哪個是我的寶藏?馬祖曰:問我話的,這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大珠於言下自識本心,不由自覺,踴躍禮謝,事師六載。[1]

馬祖說:「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么?」這正是讓人回頭自見,見得自家的這一點靈明,見得自家的自性寶藏。這一點靈明,是真佛真祖,這一點靈明,是天理良知。克己復禮(天理),只復這個禮(天理)。復禮至極,純一無雜,則天下萬物,歸就自己,故曰「天下歸仁」。

莫到事事物物上去尋天理。過去的事,已過去。既已過去,理豈獨存?現在的事,不停留。剛說現在,已成過去。明日的事,還未來。既還未來,理豈先到?人事之相,是流變的,乃至天相,也是流變的,昨日是晴,今日是陰,前時是晝,今時是夜,天相豈能不變?萬相流變,皆不可靠,因此之故,到事相上尋找天理,那是捕風捉影的痴漢。

大道無形,天理無相。陽明先生說,「不可見者謂之理」。色相可見,能見色相的這一點靈明,不可見,無形相,非大小,非青黃,故曰形而上,亦名道,亦名天理,亦名良知。這個天理,無形無相。自心無相,非大非小,非青非黃。自心無相,隨緣現相,現天現地,現青現黃,現事親、事君、交友、治民之相,現孝、忠、信、仁之德,佛家言,「自性能生萬法」。儒家言,良知生髮萬相。自性與良知,語異而實同。儒家與佛家,原來是一家。一家者,心也,良知也,法身也,自性也。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滅欲歸理,唯理是從,是名克己復禮。據理髮用,純然無雜,是名天下歸仁。由博至約,由繁至簡,這是個約禮(理)的功夫。約禮的功夫,只是要此心純然無雜,純然天理。事親時,純然無雜,只是一個天理。事君時,純然無雜,只是一個個天理。乃至發一切用,成一切德,皆純然無雜,只是一個天理。若有人慾摻雜,便凜然一覺,則人慾當下即消。發一切用,成一切德,如此做功夫,便是陽明心學的「就理之發現處用功」。

[1] 參閱《景德傳燈錄》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二四六頁下。

學儒學佛,都是一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佛教的宇宙觀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