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生活中常常說「菩薩」,那什麼是「菩薩」?如何成為「菩薩」呢?

生活中常常說「菩薩」,那什麼是「菩薩」?如何成為「菩薩」呢?

東台市觀音禪寺

祈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在諸佛菩薩中,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特別受佛教徒的崇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稱口就來「菩薩」、「菩薩」,那什麼是菩薩?如何成為一個菩薩呢?

什麼是「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

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又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世間用泥塑、木雕等進行菩薩像的塑造,便是將菩薩的精神形像化,供人憶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踐之道。

凡能行菩薩道,開發大智、菩薩大慧、大悲、大願,具足如此悲智精神的學佛人皆可稱為菩薩

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

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

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如何成為「菩薩」?

學佛的人慾想實踐菩薩願心,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

實踐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修習

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市觀音禪寺 的精彩文章: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
做人學會這五字,受益終身

TAG:東台市觀音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