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說唱音樂
滿族說唱音樂簡述
張丙娜
[摘 要]滿族的說唱音樂是滿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滿族說唱音樂有很多種形式,如:滿戲八角鼓、海城喇叭戲、倒喇、朱春、單鼓等說唱形式,每種說唱音樂都是舞蹈、文學、戲曲、表演、曲牌和器樂結合的綜合藝術,其內容也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小說、歷史故事、民族故事。
[關鍵詞]滿族;八角鼓;說唱;角色
滿族的說唱音樂一般指滿族的曲藝形式,滿族說唱音樂主要有海城喇叭戲、滿戲八角鼓、單鼓、倒喇、朱春等形式,每種形式都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地方風格、民族色彩,其音樂主要來源於民間俚曲、說唱文學、民歌小調、薩滿音樂、百戲散曲、地方戲曲唱腔、器樂套曲等。本文就滿族常見的說唱音樂形式的形成、發展和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一、海城喇叭戲
自清朝入關後,戲曲由北京傳入到東北地區,海城喇嘛戲就是最先進入海城地區的說唱音樂之一,此時「海城喇叭戲」又稱「柳腔喇叭戲」。早期,因為條件比較艱苦和簡陋,演唱者多身穿長大褂,頭戴氈帽,手拿手絹或簡單的打擊樂器,腰部系有各種裝飾物以配合扮演各種戲曲人物,所以,人們又戲稱「大布衫子戲」,由於「海城喇叭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俗稱「喇叭」,又起源於海城地區,故稱「海城喇叭戲」。
在清朝道光、嘉興年間,很多的江西人來到了海城地區做生意,江西人吸收了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各地的民歌,融合了山東柳腔、河北梆子腔、江西弋陽腔、河南梆子腔等聲腔特點,博採眾家之所長,形成了多聲腔融合的民間喇叭戲聲腔體系——「海城喇叭戲」。其聲腔特點是:高亢熱烈、曲調歡快、節奏明顯、曲調清新、情緒熱烈、旋律起伏大,適合演員載歌載舞的火熱的戲曲表演;「海城喇叭戲」的角色,一般分為旦、角、丑三行,每個行當下面還有很多細微人物分支,使用的音樂與人物相協調,如表現青年男女的音樂多舒緩、委婉、流暢;表現老年人的音樂多穩重、嘹亮、詼諧;表演方式為演唱、秧歌、高蹺相結合,形成邊舞邊唱的綜合藝術形式,同時將扇子舞、手絹舞、轉圈舞、蹺舞等表演巧妙融合在喇叭戲中,使既風風火火又不失女性的柔媚之美,爽朗、潑辣的說唱風格,形成北方戲曲與海城戲曲結合的表演形式。
二、滿戲八角鼓
「八角鼓」又稱「滿戲」,是由滿族八旗子弟所創的一種說唱音樂形式,後發展成為北方的主要曲藝形式。「八角鼓」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滿族特定樂器的專用名詞;二是指滿族說唱藝術的一種特有形式,可見,「八角鼓」這種說唱藝術是以八角鼓這種樂器命名的。
滿族人民在白天騎射漁獵勞動之餘,夜晚多人圍坐在篝火旁載歌載舞,並敲打八角鼓為表演伴奏,娛樂情志,形成歌舞樂結合的綜合藝術形式。八角鼓外形為八角形,框邊為木框並周圍蒙上蟒皮,鼓身的八個角象徵著滿清的「八旗」,其把手處系有流蘇穗,象徵著八旗子弟左右兩翼,還象徵著願望生活風調雨順的寓意,每一旗的穗子顏色也都是不同的顏色;「八角鼓」的形成是在其他說唱音樂、滿族民歌俚曲、俗曲小曲的基礎上,把簡短的小段子改變成說唱小曲;音樂由多種傳統曲牌改編而成,曲牌的形式各不相同,音樂的樂句長短不一,其樂句基本為七字一句,上下樂句之間音樂多為轉呈形式;演唱內容多來源於民間故事、傳奇故事、傳統故事、英雄故事和戰爭故事,故事或跌宕曲折、或貼近百姓生活,深受市民各階層的喜愛;八角鼓作為主要打擊伴奏樂器在說唱音樂中貫穿始終,並在音樂中起到調控節奏和速度的作用,樂器本身沒有變化音高,因此不能產生多樣化的音樂旋律,但在樂隊中卻擔任著類似指揮的作用,指揮音樂的速度、情緒、起止、變速、節拍,調節轉換不同情緒的作用,在打擊中會變換各種演奏技巧,來增強音樂的各種情感色彩,「八角鼓」演唱形式靈活多樣,唱腔優美細膩委婉,富有很強的娛樂性,善於抒發細膩的情感。
三、倒喇
「倒喇」又稱「道瓦喇」,起源於元代,興盛於清代,是在蒙古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公元6世紀滿族靺鞨人也以這種形式來慶祝節日,至清朝末年,「倒喇」還流行於北京、熱河一代的滿族八旗子弟中。經過多年的發展,「倒喇」已成為滿族、蒙古族通用的器樂、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藝術形式。
角色分為旦角(女)、末角(男)等,一般由一到二人表演,類似於東北的二人轉,演員有人物分類、人物性格和情節內容,如講述英雄故事"倒喇胡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吸收了其他說唱藝術形式的長處,形成具有多樣形式、生動風趣、輕歌曼舞、靈活多變、歌舞交替的綜合性表演形式,「倒喇」的表演方式除歌舞形式外,還常使用頭頂燃燈、口噙湘竹、舞動扇子、魚骨板、手玉子等多樣舞蹈道具,突出女性的柔媚、端莊、細膩、典雅的風韻神態,表演中演員和觀眾形成互動,在觀眾的擊掌合拍中,隨節奏熱烈的載歌載舞,演員還手拿魚骨板、手玉子配合擊打節奏,形成熱鬧火爆、活潑、逗趣的風格特點,演出高潮時,演員還邀請觀眾一起上台同歌共舞,形成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的歡樂海洋,「倒喇」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體現了滿族人美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形態;使用樂器為:琵琶、胡琴、揚琴、箏等,音樂多使用傳統牌子曲;「倒喇」是具有綜合性戲曲的基本要素,是由歌舞向戲曲過度的說唱音樂形式。
四、朱春
「朱春」又稱「朱赤溫」,是滿族戲曲的總稱,包括多種滿族戲種。滿語「朱春」,是戲劇的意思,其中也含有「遊戲」和「邊歌邊舞」的意思。「朱春」是滿族早期入關前,在滿族射獵牧居時形成的民族藝術形式,是融合了說唱、文學、民歌、舞蹈和百戲散曲等諸多藝術精華的滿族傳統戲曲。
「朱春」的演出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小戲」,包括「坐腔戲」「坐唱戲」「倒喇」和「下地戲」等短小戲曲形式。「小戲」一般人物中有兩個演員,滿語稱唱戲的演員為「朱春賽」或「達拉密」,演員演唱形式和現在的「二人轉」很相似,兩個演員分別扮演一丑、一俊兩個人物,二人用滿語或漢語以邊舞邊唱的形式分別從舞台兩側出場,「小戲」有簡單的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很開朗、活潑、善於帶動觀眾情緒;第二種為「大戲」,如「連場戲」「八角鼓」等篇幅長大的戲曲形式,人物可三到十人,人物有「生、旦、凈、末、丑」等多種行當,其中「生、旦」多擔任主要角色,「凈、末、丑」一般為配角,「丑」一般是戲曲中最活躍的人物,他的表演多為即興形式,風格歡快活潑、生動風趣、插科打諢、滑稽可笑,通過語言和動作與觀眾互動,使表演妙趣橫生,受到滿族大眾的普遍喜愛;表演方式:「朱春」用滿語或漢語兩種方式交替演唱,音樂多為滿族的傳統曲調,演員演唱吐字清楚,注重聲情並茂,唱腔起伏變化、優美動聽,「大戲」劇目的內容為三類:一是傳統的滿族的傳說、神話故事;二是祭祀神靈祖先的故事;三是體現歷史戰爭和傳奇故事人物,傳講他們的豐功偉績。清末,「朱春」受到北京的「京劇」和「地方戲曲」的衝擊,加上滿族人民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文化習慣、審美習慣的漢化,「朱春」逐漸衰落,現多在滿族聚居的地區流傳。
滿族說唱音樂在滿族人民代代相傳,音樂表達簡明精鍊,經過不斷的加工和整理,塑造出鮮明人物性格和形象,表演角色豐富多樣,經過數代人民不斷豐富的探索、挖掘、發展,形成了能體現滿族人民的古樸民風、興趣、審美、愛好,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滿族各種說唱音樂都獨具特色,繽紛多彩、成為其他姊妹藝術吸收營養、提高、交流、借鑒學習的藝術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鄧光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耀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劉桂騰.滿族薩滿音樂[J].瀋陽音樂學院,2007(01).
[4]趙德生.滿族民間音樂特點淺談[J].四川戲劇,2010(02).
[5]湯曉霞.清代滿族音樂結構與曲牌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
[作者簡介]張丙娜(1974- ),女,山東蓬萊人,碩士,遼東學院講師。(丹東 118000)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