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語》中的修身哲學:能近取譬,吃緊為人

《論語》中的修身哲學:能近取譬,吃緊為人

相較於學問知識,德行修養於人更為切近。《論語》不是一整套思想體系或倫理教條,多半是師生共同討論、體驗天道人事的真實記錄,其思想義理,都扣緊人事。梁啟超譽之為「人類千古不磨之寶典」「表現孔子人格惟一之良書」。故讀《論語》,應抓住其「能近取譬,吃緊為人」之精髓,緊扣做人之義理。

自省:遠怨、祛憂

內省養德,是儒家為人處世根本態度,也是儒家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孔子在不同場合多次談自省:「見不賢而自省也。」(《里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衛靈公》)面對子貢譏評別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憲問》)他告誡子貢,不要將嘴巴放別人身上,而要把眼睛放自己身上。其實《論語》中孔子方人之言很多,此為自貶以啟子貢。背後說人長短,一般不過以己之長量人之短,由此生出些許優越感,徒顯淺薄。

《子罕》篇云:「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常反思、嚴防四種毛病:毫無根據地憑空猜想,武斷絕對,執滯不化,唯我獨是。或解為孔子篤實嚴謹的治學觀:為求史事之真確,勘驗徵實,俱無私意摻雜其間。南懷瑾解為一種普遍意義的人生哲學:不預期必然結果,不固執己見。愚以為孔子治學修身、待人接物均禁此四病,也體現其「無可無不可」之中庸哲學。人際中百分之九十八的矛盾是因為缺乏溝通,矛盾雙方往往在各自臆測、獨是中「互懟」。若能以此「四絕」為警策,於己可清污解怨,入自在之境;於人事自易達於和解。

自省精神與幸福密切相關。通過自省,一能「遠怨」。怨天尤人只會將內心引向偏狹、褊急,反求諸己則為鬱結尋求疏解之道。二能「祛憂」。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常人擾擾,多憂懼於雜。孔子提倡內省而坦蕩,通過自省改過、寬恕別人,就是成就自己,讓自己胸懷更開闊、圓融。俗話說「德福一致」,多一分寬容之德,就能增一份內心平和。自省是現代人安頓紛雜內心、清除憂懼魅影的良方。

友善:去執、化戾

戾氣原是中醫名詞,「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後指凶暴情緒,是人們心中「無明業火」。

孔子主張「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即強調待人處事要有「同情」心。人人都想表達自己,人人都有壓力和負面情緒,但要將心比心:不想被人抑制,就不能拘執己利而抑制別人;不想受別人戾氣,就不能將別人當你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是寬容、尊重、友善。有時「己所欲,亦勿施於人」,因為你想要的別人未必想要,否則也是強人所難。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憲問》)孔子主張當說要說,不可隱瞞,故弄玄虛;不當說要閉嘴,不可急躁、聒噪,或不注意對象、場合,否則有「失人」「失言」之病。人際交往中,審時度勢,談吐得宜,不折磨人的耳朵,這也是待人友善、尊重的態度。

拘執、戾氣都是負能量,忌堵宜疏。常言道,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不妨以經典稀釋戾氣,軟化拘執。修鍊「恕」道,時存助人之心,自己的拘執、戾氣往往在這友善氣氛中無聲消逝。

節慾:樂道、克己

怨氣、戾氣,其實根源於人的慾望。常人苦於名利,子曰:「放於利而行,則多怨。」(《里仁》)凡事據個人利益而行,會招致很多怨恨;一旦己利得不到滿足,自己又生怨戾,形成惡性循環。如何在紛紜複雜、矛盾交錯的人世安然而行,《論語》中節慾觀能給我們很多啟發。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學而》)即君子應不求安飽,安貧樂道。孟子亦曰「養心莫大於寡慾」。儒家主張沉醉於精神之樂,就能安於自身所處環境,乃至超越物質條件局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顏淵曾問孔子自己能否做到「貧而如富,賤而如貴」,孔子答曰只要「知足而無欲」,就可達「貧而如富」境界。(《韓詩外傳》卷十)他盛讚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簞」是當時平民的粗陋食器,瓢,當即葫蘆瓢,顏回以此盛飯飲水,居陋室,卻處之泰然,不在乎口體之奉,潛心修身進學,安貧樂道。因為儒家自覺節制物慾,自能見利思義,義為利先,視不義富貴如浮雲,能做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現實中為爭利而不顧廉恥、是非甚至挺身觸法者數見不鮮。現代市場經濟以利益為驅動機制,更應繼承傳統節慾觀精華,積極致富同時不失「道」的守望。

別人問子貢孔子何以預知別國政事,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學而》)子貢認為孔子有溫、良、恭、儉、讓的德行,故人君敬信,自以其政告之。這是孔子接人待物的盛德——和厚、善良、莊敬、節制、謙遜,其人格活躍如見。有德才能獲得別人的尊敬和信任,才有可能實現自己價值。剋制粗暴、恣意、驕慢、好鬥等陋性,實質是對人性中向外擴張之慾望的節制,讓自己言行回歸文明人的理性。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孔子此「三戒」,既是修身箴言,又是養身之道。在物質層面,孔子反對奢侈。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奢侈使人不遜,儉省使人固陋;但奢之害更大,固陋病在己,不遜則凌人。相權之下,孔子寧儉勿奢。《左傳》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寧儉勿奢,使消費合德合度,是積極健康的消費方式。

《論語》並非抽象論述仁、義、禮,而是能近取譬,緊扣「為人」,通篇滲透修身哲學。除上所列,涵蓋誠信、交友、為學、謙遜、務實等為人處世方方面面。程子評價「孔子如玉,孟子似水晶」,常讀《論語》,如玉隨身,讓人在溫潤的光澤中成長。這是經典的意義與力量。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作者李耀平),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紀念孔子誕辰:重溫孔子20句話,望見中華文化的底色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