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義道德的「仁」。「仁」是會意字,許慎《說文解字》裡面講,「仁」是「親」的意思;從造字法來說,「從人從二」,是個會意字,即「二人為仁」,人和人之間有一種親近的關聯。這個「仁」更有甚深的含義。

古代的「仁」字,上面是一個「千」,下面是一個「心」字,從千從心。由此會意,「仁」是千心,很多心。古人有句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雖然人的面貌千差萬別,性格各異,但那個心就是一個。

「仁」字左邊一個人,右邊兩橫,一橫指「天」,一橫指「地」。你能夠和天地合為一體,能達到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的境界,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在《論語》裡面,很多處都討論「仁」這個概念,「仁」可以說是儒家最核心的一個概念。

但《論語》裡面並沒有給「仁」下一個標準的定義,而是因弟子不同的提問給出了不同的回答。雖然如此,卻有一個最重要的回答,是針對顏回的提問,即「顏回問仁」。

顏回在孔子弟子之中,是上根利智,子貢、子路可能是中根器的人。除了顏回,像仲弓、樊遲、子貢、子張、司馬牛等眾多弟子也問過「仁」,孔子隨順他們不同的根基,都有不同的回答。

顏回問「仁」,孔子和盤托出了:「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我們看這些可能都是一頭霧水,什麼意思呢?真的,這裡面有形而上的東西。克己復禮啊,你能夠把自己的私慾,這些與天道、天理違反的東西降服住,回歸到「禮」(就是道理,本體性的境界),那天下就「歸仁」了(天下一切萬物、人都歸到了仁的境界)!

這就有點像《楞嚴經》講的「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就是禪師們常常講的「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啊。

顏回又「請問其目」,具體有那些內容,如何保任此心?孔子答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四勿」: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個境界看似簡單容易,其實一般人很難達到。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後世稱之為「復聖」,相對孔子而言,是「具體而微」,也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孔子,他也只能做到「三月不違仁」,跟「仁」的境界相應,安住在「仁」的境界最多維持三個月啊!那孔子的其他弟子可能十天八天、三天兩天不違「仁」,甚至一輩子都找不到感覺。

上根利智談本體,這就像參禪的禪和子來問:「什麼是佛?」師父說:「汝即是。」大梅禪師參馬祖: 「什麼是佛?」馬祖答:「即心即佛。」當下承擔,就有住山的本錢。顏回問「仁」也有這種感覺,他就是當下承擔了,「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意思是:我顏回雖然不聰敏,但願意終身實踐這「四勿」。

其他人問「仁」,孔子就回答:「愛人。」「其言也訒」「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功能作用來講,也可以說得通,但不是談本體性。

所以要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他的行為、境界就得要跟「仁」 的境界相應。那如何相應?這裡列舉了四種:仁慈、惻隱、自利、克念。

首先是仁慈。人要有仁愛之心,如果能切入到同體感,這種同體的、無緣的心,就會生起同胞心、兄弟心,就會當下體會到「四海之內皆兄弟」!這有點像佛教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意思。由此就生起了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憐憫心。《孟子》里講惻隱心,說一個小孩子在井邊玩耍,他不了解那種危險,將要掉下去。當一個人看到小孩子快要掉下去時,著急想要救他的心,就是惻隱心。不管是不是自己家的小孩,趕緊要幫助他,讓他離開那個危險的地方。

這個「仁」就應該要有這種惻隱之心。所以孟子講人有四端,「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如果連惻隱之心都沒有,就不是人。

第三就是自利。自利不是自私自利的意思,是說作為仁者,是任重而道遠的,首先自己要修聖賢之學,作聖!

《尚書》講,作聖的學問,是「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但我們現在人讀《尚書》都會看得一頭霧水。

什麼叫「克念」「罔念」?什麼叫「作聖」,什麼叫「作狂」?這個是講如何希聖希賢啊!「自利」就是《大學》裡面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家看《大學》中的這句話,不要理解成:哦,念完高中念大學。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大」是從心性上來說的,心性其大無外。心性之體為「大」。這個「學」是覺悟的意思,由「體」升起覺悟之「用」,或者通過覺悟的修德來領會、切入到本體的本覺,這叫「大學」。

「大學」的學問,首先就是「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第二個「明」是形容詞,光明的性德。首先要了解,我們有光明的性德,所謂的聖人之性,但那光明的性德被物慾所遮蓋,所以你一定要去修行!

修行就是「明」,就是使這個本有的明德顯現出來,光大出來。你能夠做這個功夫,就是儒家講的「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能夠做這些功夫,就是在自利。自己把明德彰顯出來的這個內聖的功夫,這叫自利。

你完成了自己的修養,就要去利他,利他就是大學的第二句——「親民」。

這個「民」就是「冥」,是說一個人的內心還很暗冥,還沒有通過修身養性把光明的性德彰顯出來,所以你要去幫助他,這就是利他。

「在止於至善」,就是自己的明德、他人的明德都彰顯出來了,安立到至善的境界(就是天地之道,就是誠,至誠的境界)。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至誠是天道,使之達到至誠是人道道。

一個人要具有同體的仁愛之心,具有惻隱的恕道精神。儒家文化講「恕道」啊,就是深厚的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這被稱為道德黃金律!

進一步你去利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好東西你盡量也要讓他人獲得。如果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的話,那就叫作殘忍!

所以自有人類以來,國與國之間發生的戰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爭端,都是由於缺乏這種同體的仁愛精神所導致的!

如果有這種仁愛之心,不僅會保護同類,也會保護異類的蜎飛蠕動、飛禽走獸等動物,乃至會保護無情的山河大地,因為這些都是跟我們同體的!

你傷害了他人等於傷害自己,你吃了其他的動物,最終也會被這些動物所吃!你破壞了生態環境,最後反彈過來的是自己倒霉。這都是「人者仁也」的內在法義傳達的信息。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

廬山東林寺服務號 廬山東林寺訂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講凈土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找到出世與入世的平衡點?
慧遠大師圓寂1602年 廬山東林寺舉行放生、掃塔活動

TAG:大安法師講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