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最神秘的女人,一出現就是天下皆知,最終卻突然消失無蹤了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為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談及貂蟬容貌,古人常以「閉月」之容贊之,意為皓月之光芒都不及其美麗,由此可見,貂蟬貌美並非空穴來風。
歷史上,有關貂蟬的典故眾多,其中,較為知名的便為「呂布戲貂蟬」。眾所周知,呂布與貂蟬兩人可謂是情誼相投,然而,最後的結局卻令人唏噓。呂布戰死後,貂蟬的下落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話題,那麼,貂蟬的結局最後如何呢?她最終情歸何處?又是怎麼死的呢?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甚至,她的存在,能夠影響整個三國時代的局勢。貂蟬早年能歌善舞,才藝俱佳,加之姿色過人,成為一代亂世美人。在小說中,對於貂蟬的能力並未進行渲染,僅是從貌美這方面著重描寫,但卻無人敢對貂蟬加以輕視。
仔細想來,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動亂時代,貂蟬作為一介弱女子,卻能安然輾轉於各路諸侯之見,其能力可見一斑,絕非僅是花瓶之料。關於貂蟬之美無需多加點綴,早已家喻戶曉。董卓就曾對貂蟬美貌讚賞有加,更是由此春心萌動,繼而,引出之後的呂布、董卓決裂,最終,使得天下局勢一分為三。人們在感嘆紅顏禍水的同時,也不禁對貂蟬的這種深明大義讚賞有加。
一定程度上,貂蟬之名源於貌美,但她能夠流芳千古,卻是靠的捨身取義之跡。儘管,貂蟬在三國中擁有極高的影響力,卻在史書中鮮少存在她的事迹。魯迅曾經寫過一部作品,名為《小說舊聞鈔》,其中,曾如此記載:「曾經有一本已失傳的漢書文獻,它上面記載了不少三國歷史,其中,便有貂蟬的事迹。據傳,曹操還未崛起之時,曾利用貂蟬誘惑董卓,進而為自己謀獲利益,這才有了曹操起家的資本。」
這段話的意思是:早期是曹操利用貂蟬姿色去控制董卓,但是,我們若仔細查閱曹操生平,便會發現此種說法經不起推敲,甚至,是漏洞百出。
主流觀點中,還有一種聲音,即:認為歷史上並無貂蟬其人,一切形象都是後人虛構而來。這種說法得到了史學界多位學者的贊同。在他們看來,有關三國的史書中,並沒有提及「貂蟬」的內容,有的也只是交代了一下董卓確實有位侍婢,但侍婢的名字、身世並未進行交代,如果,貂蟬真是呂布、董卓爭搶之人,史書中絕無可能一筆帶過。
關於貂蟬的最後命運,亦成為歷史中一個謎團,成為一個未知的存在。在「長安兵變」之後,貂蟬消失,下落成迷,無人知曉她的去向,甚至,連原來三國小說的作者都未進行詳細交代。貂蟬最後一次出場是在呂布身隕白門樓時,當時貂蟬前來勸阻呂布,切勿輕身自出,然而,向來驕縱的呂布並未聽取貂蟬之言,拒絕了陳宮的計策,最終導致身隕。
在呂布死後,貂蟬便徹底失去了蹤跡,羅貫中亦從未再次提起過她,彷彿隨著呂布一同消失。或許,正如上文猜測一般,貂蟬僅為虛構人物,她的出現只是為了襯托劇情走向,為一種藝術加工,以貂蟬姿色製造呂布、董卓二人決裂,進而推動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呂布死後,貂蟬自然失去了作用,便被羅貫中就此雪藏。
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個猜測,關於貂蟬下落,後世亦爭議不斷,有人覺得貂蟬在呂布死後,選擇了隱姓埋名度完餘生;有人覺得貂蟬應該追隨呂布而去或一同被處死,更有腦洞大開者認為,這是羅貫中創作過程中的一個疏忽,留給了後人一個難解謎團。
民間流傳的說法中,貂蟬的死法大致歸於兩類,即:「慘死」與「善終」
「慘死」中廣泛流傳著三種說法:
第一說則為呂布戰敗後,貂蟬被張飛送給關羽,然關羽覺得貂蟬水性楊花,將其斬殺。
第二種說法是貂蟬被關羽所抓,最後,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證明自身的政治貞操。
第三種說法是貂蟬本被關羽放走,選擇削髮為尼。沒想到,曹操率領追兵趕到,貂蟬為了不讓關羽擔罪,遂拔劍自刎。
「善終」同樣是三鍾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貂蟬最終出家為尼。
第二種說法則是貂蟬終生守節未嫁,最終被鄉人建廟祭奠。
第三種說法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而後關羽兵敗戰死,貂蟬從此流落於蜀中。
元代雜劇中貂蟬戲已經形成一個系列,《錦雲堂暗定連環記》、《奪戟》、《關公月下斬貂蟬》等搬演的都是貂蟬的故事。在元代雜劇《白門樓呂布被擒》中,貂蟬背負起害死呂布的罵名,還讓她因此被處死。而在另一齣戲劇《關公月下斬貂蟬》中,貂蟬也被看作是紅顏禍水,而關羽為了避免重蹈董卓、呂布的覆轍,最後,將她斬首... ...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三國志平話》、《後漢書》』
※水滸傳,為什麼宋江最後一直防著武松?全因他一個決定讓武松寒心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