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億人靠代購生活:年入百萬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文|劉峙奧、郭藝
From 有意思報告
微信號:youyisi_cn
這是一個萬億規模的 「行業」。
隨著一架架飛機起落,行李箱的軲轆急速滑動橫跨大洋、流轉全球。人們手提肩扛,一個包,一塊表、一瓶面霜、一管牙膏,組成了這個 「沒有生產,只有流通」 的萬億級市場。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人已然離不開代購。一方面,「富起來」 的中國人需要代購;另一方面,做代購使中國人 「更富了」。然而私人代購業從來都是灰色的。走私、偷漏稅、假貨,與之相關的每個關鍵詞都像是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劍落聲至。
日前,規範代購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出台——這門生意,即將消失於今年年底。
在中國,一億人靠代購活著
誰微信里沒有幾個 「海外直郵保真」 的代購朋友,誰又不曾拜託出國旅遊的朋友給自己帶幾隻小羊皮口紅,或是找專業的海淘網站去貨比三家買一隻香奈兒包…… 代購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代購 「產業」 的起步階段大約在 2005 年。留學生或者是在國外工作的人,回國的時候順便幫親戚朋友帶一些當時的稀罕物件,比如手錶、皮包、首飾或者化妝品。
當越來越多的境外導遊和空姐也隨之加入這一行業,一些頭腦聰明的人嗅到商機,特意穿梭兩地之間做起了職業代購,在國外低價購入商品,加價賣出,以此賺取差價。
代購之所以大有市場,源於中國人對於奢侈品有著天然的興趣與好感。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勞力士構成了當時的人們對西方世界的最初想像和共同記憶。滿身 logo 的 LV,則在 90 年代成為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如今人們對奢侈品的興趣只增不減。據財富品質研究院統計,2016 年中國人買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達到 1204 億美元。預計到 2020 年,中國消費者境外奢侈品消費將達到 1 萬億人民幣。
與之俱增的是更多人對於購買海外高質量、便宜好用產品的需求。馬桶蓋、嬰兒床、衛生巾、奶粉、魚肝油,藍莓干……源源不斷的訂單從國內傳遞到大洋彼岸代購人忙碌跳動的微信上,這種中國特色商業模式橫掃歐美日韓,讓全世界為中國人的瘋狂的消費購買力而驚訝。
數量龐大的留學生群體活躍在人肉代購的第一線
。去日本留學前對化妝品一竅不通的男生,如今對 lamer 面霜、雅詩蘭黛小棕瓶、資生堂大紅瓶、人魚姬色口紅樣樣精通。
亞洲最大規模的批發市場之一韓國東大門,也是代購們的選貨地。到處可見面容精緻的中國女孩,舉著面膜、手霜自拍或直播。如果翻開她們的朋友圈,曬出的幾乎全是滿滿當當的採購成果。
2008 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後,反而推動了奶粉代購業的井噴式爆發。小山似的奶粉包裹漂洋過海來到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廣州等各大口岸城市的碼頭,然後被送進了千家萬戶。
2014 年海關總署 「56 號文」 生效:未經備案的私人海外代購將被定為非法。也正是政策的規範,為海外的亞馬遜、樂天,本土的天貓國際、京東、洋碼頭等企業,迎來了在中國發展正規跨境物流電商的機遇。
阿里巴巴 2017 年國際零售業務收入 73.36 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 233%。截至今年 3 月份,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價值排行榜上前 100 名的品牌中,已有 75% 的品牌在天貓或天貓國際平台上建立了電商業務。
跨境電商風起雲湧的時代里,
個人代購依然是不可忽略的海淘力量。
用澳洲舉例,目前澳洲華人群體約為 100 萬人,至少約有 5%(即 5-6 萬人)從事代購。分析師估計,僅 2016 這一年,澳洲代購者向中國 「出口」 了總值高達 6 億美元的產品。
「年入百萬」 背後,
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因為天氣原因,飛機晚點 3 小時降落仁川機場,這個月第四次來韓國的花花直奔向樂天,但是因為遲到了,預定好的貨已經被別人拿走了。
像花花這種全職代購者不在少數,「年入百萬」 都是拿命在拼:每天免稅店還沒關門就開始排隊,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免稅店開門。
除了這種全職的 「空中飛人」,還有大批代購買手是留學生。李晗是前年到法國留學的,她利用課餘時間去老佛爺等知名商場掃貨,快遞迴家,再由老媽分發到全國各地。
然而,累死累活,李晗只掙了個生活費而已。
其實,去實體店買也是一樣的。有媒體曾爆料,LV 的櫃姐會用提防的眼神看著每一個進門的中國人,只要是購買當季熱款,櫃姐就會說沒貨,但是 5 分鐘後別國人卻可以輕易買走中國人想要的那一款。
在代購行業已經競爭到白熱化地同時,假貨就如一條吐著信子的毒蛇悄悄潛入。假貨泛濫後,即使真代購也總會遇到各種消費者的質疑:「你這是不是假貨」、「某寶比你便宜多了」。
而 「自證清白」 古往今來都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為此,真代購們也想了各種辦法:
建立代購群,實現內部自治。只要有人發現假代購就相互通知,發朋友圈廣而告之。
▲ 圖片來自:某代購的朋友圈
此外,還要玩點心理學,把顧客當上帝一樣服侍並不適合代購行業,「假裝脾氣壞」 最能握住顧客的心。
顧客擔心被代購騙,誰成想連作為海淘 「老司機」 的職業代購們也會被騙。
讓代購頭疼和崩潰的何止競爭和假貨兩條,如何 「避稅」 是個人代購永遠的課題。
就是看準了代購這根軟肋,一些轉運公司會騙代購說貨物被海關退單了,要求代購承擔清關異常處理費。初入代購行業的小白很容易受騙上當。
個人代購,真的要涼涼了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將塌」,年入百萬的高光時刻終將逝去。
法律界普遍認為,新頒布的《電子商務法》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提高准入門檻,杜絕個人代購行為。 野蠻生長的個人代購,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給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除了在進關的時候偷逃關稅,在交易完成了也幾乎沒有代購會申報個人所得稅,由此完成二次逃稅。
此次立法重申了依法繳納稅務的重要性,但是這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一直以來海關和稅務部門都在嚴厲打擊代購中的偷稅漏稅行為。
▲ 中國海關查扣的偷稅物品
只是由於個人代購的交易大多在線上、管理責任不明、取證難,使得海關和稅務部門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在本次立法中,不僅明確了代購為電子商務經營者,而且在第十條中特別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人民日報》解讀為:不管什麼代購,都需要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
這意味著,「個人代購的時代」 即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
個人代購者顯然也意識到了,很多人選擇在大門關閉前狠撈一把,立誓要用三個月掙來三年的錢。
▲ 來自某韓國代購群
▲ 來自某澳洲代購群
代購團滅,中產慌了?
陷入最後的 「狂歡」 的不止是代購者,還有消費者。
其實,消費者並沒有必要恐慌,因為價格並不會明顯上漲。
代購能夠贏得市場,靠價格差。為了平衡偶爾 「被稅」 的風險,大多數代購會把稅款平攤到所有訂單中,提高一些定價。
因此,當代購被整頓為電商平台時,比代購多的只是部分稅費。而《電子商務法》第十一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目前網易考拉、小紅書等正規軍承擔的稅率就遠低於個人代購,未來國家還可能進一步調低稅率。
▲ 《海關總署 2016 年 25 號公告》規定,個人郵遞入境護膚品徵收 30% 的稅,入境眼影等彩妝徵收 60% 的稅,且總額不能超過 1000 元。個人攜帶商品通關,5000 元以上部分徵稅,稅率與郵遞入境相同。
價格不會大漲,權利保護卻會明顯提升。在個人代購企業化的過程中,代購的資質將由國家代為審查。
不久的將來,消費者將再也不用頂著一張 「爛臉」 和代購隔著屏幕扯皮,被拉黑後氣哭。也再不用擔心買回來粉餅碎成渣,代購死活不退錢,還發朋友圈罵你 S13 的窘境。
無論如何,私人代購時代即將終結。
在過去的 20 年,有人靠代購發了財,有人因代購入了獄。而更多人,因為代購,用上了更多好東西。代購帶給中國人並不只是某物,而是一種新的、全球化的生活方式。
而這種改變,其實是擋不住的。時間倒回代購尚未興旺的 2001 年,那一年,周杰倫正火、《流星花園》正在熱播,申奧成功了,穿 361° 的年輕人眼睛裡的光和渴望特別炙熱…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劉峙奧、郭藝,From 有意思報告,微信號:youyisi_cn,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海外一位與眾不同的INS博主則靠著其清奇的畫風走紅,微信公號後台回復關鍵詞【
清奇
】,提取文章
《當你透過X光線看性感網紅們在Ins上曬的照片....》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
星標
】或【
置頂
】INSIGHT視界
※愛奇藝劇組在澳洲打人!新節目不僅抄襲,員工還性騷擾歧視粉絲
※寒假進MIT、哥大、諾貝爾實驗室做活動的機會來了,出國黨都炸了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