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約旦稅改引發大規模民眾抗議 海灣國家承諾提供25億美元援助

約旦稅改引發大規模民眾抗議 海灣國家承諾提供25億美元援助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沙姆國家一周觀察》。

據半島電視台10月3日報道,海灣阿拉伯國家將於4日在安曼簽訂協議向約旦提供信貸擔保和贈款。這三個海灣國家在6月承諾提供25億美元幫助約旦實施緊縮政策,此舉引發了大規模抗議。

6月,數百名約旦民眾抗議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的物價上漲和稅制改革提案。圖片來源:半島電視台

抗議讓海灣國家擔心,美國盟友約旦的不穩定會對它們自己的安全造成影響。抗議者已回應了工會要求政府下台的號召。該抗議導致首相哈尼·穆勒吉(Hani al-Mulki)辭職。

約旦備受期待的稅制改革方案被認為不是「實質性」的。5月,政府提出了一項個人所得稅法案,提高僱員最低5%、公司20%至40%的稅率。約旦失業率高,且自然資源十分短缺。自1月起約旦包括主食麵包等的物價和基本產品的額外稅都不斷升高。今年初,燃油價格五次上漲,2月起電費價格已上漲5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的措施引發了五年來最大規模的經濟抗議。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數據顯示,約旦在中東保護地緣政治穩定的關鍵角色讓它成為全球人均接受外國援助最多的國家之一。

敘利亞

據敘利亞國家通訊社10月4日報道,敘利亞石油和礦產資源部部長阿里·加尼姆(Ali Ghanem)、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及數名俄羅斯公司代表就促進雙方合作和簽訂石油、天然氣、能源方面的協議進行了討論。

圖片來源:敘利亞國家通訊社

加尼姆在莫斯科舉行國際能源論壇的第二天稱,「我們的目標是促進我們的關係,尤其在石油領域,我們希望這些關係能促進兩國的歷史聯繫。」諾瓦克強調,敘俄兩國已有幾十年的友好關係,「我們支持兩國的高層對話,在電能、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簽訂協議的同時,我們特別重視恢復敘利亞經濟。」

加尼姆與數名俄羅斯公司代表討論了與俄在鑽井、投資以及從石油和天然氣中提取物質等方面合作的事宜。

據路透社10月7日報道,6日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組織開始在敘利亞西北部非軍事區撤出重型武器。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聯盟「民族解放陣線(NFL)」在一份聲明中稱,撤出重型武器的過程已經開始,但士兵們會留在非軍事區的陣地並協助土耳其軍隊監督巡邏。

9月土耳其和俄羅斯簽訂的協議中,「激進」的反政府武裝將在10月中旬前被要求撤出非軍事區,重型武器必須在10月10日前撤出。一名反政府武裝指揮官稱「民族解放陣線」會撤出火箭筒和炮兵車之類的重型武器,並從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控制的伊德利卜省和政府軍之間的接觸線上撤出20公里(12英里)。「輕型和中型武器及57毫米以下的重機槍將被留下。」

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協議中止了敘利亞政府的一次襲擊。聯合國警告此種襲擊會在有大約三百萬居民的伊德利卜地區造成人道主義災難。伊德利卜主要的聖戰組織「沙姆解放組織」暫未表態是否遵循協議。

伊拉克

據《德黑蘭時報》10月3日報道,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的巴爾哈姆·薩利赫(Barham Salih)在2日有273名議員出席的會議中獲得220票。他是20名候選人之一,候選人中還有來自庫爾德斯坦民主黨的競爭對手福阿德·海珊(Fuad Hussein)。幾十年來這兩個政黨一直主導庫爾德政治。

伊拉克新總統薩利赫,來源:《德黑蘭時報》

伊拉克於5月12日舉行選舉,新總統有15天時間將組建新政府的工作交給最大議會集團的候選人。候任總理有30天向議會提交內閣工作。

薩利赫1960年生於伊拉克北部城市蘇萊曼尼亞,曾在卡迪夫大學和利物浦大學學習,1976年加入愛國聯盟,之後在其倫敦對外關係部門工作。2003年伊拉克被入侵後薩利赫曾在政府任多職,包括計劃部長和副總理。

2009至2011年他在庫爾德地區任總理。2017年愛國聯盟創立者、前伊拉克總統賈拉勒·塔拉巴尼(Jalal Talabani)去世後,他脫離愛國聯盟,組建了對立政黨,但後來又回到了愛國聯盟擔任該黨總統候選人。

黎巴嫩

據以色列《國土報》10月2日報道,黎巴嫩外交部長巴西勒(Gebran Bassil)稱,真主黨儲存以色列宣稱藏在貝魯特的那種導彈是不理智的,黎巴嫩對此也沒有興趣。巴西勒1日表示,以色列用真主黨導彈基地的虛假指控企圖「為另一場侵略辯護」。

黎巴嫩外交部長巴西勒,來源:以色列《國土報》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9月27日的聯合國大會演講中透露真主黨在貝魯特修建武器存儲設施。黎巴嫩外交部長召集了大使來回應內塔尼亞胡的指控,並計劃帶他們參觀貝魯特的至少一個地點。他對大使們表示,黎巴嫩政府不會同意在貝魯特機場地區布置導彈。「我們確定這些是虛假指控,不是事實。」

巴西勒稱他沒有和真主黨領導人們討論以色列的指控,「因為黎巴嫩政府不是一個負責曝光以色列指控的委員會」,並表示黎巴嫩忠於國際法律和國際社會的決定,但事關國家安全時黎巴嫩不能做到中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為何南非在以色列問題上持「兩面派」立場?
魯哈尼:伊朗絕不屈服,拒絕與美國談判!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