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許昌曾三次分家,於是有了現在的漯河 、周口與平頂山

許昌曾三次分家,於是有了現在的漯河 、周口與平頂山

原標題:許昌曾三次分家,於是有了現在的漯河 、周口與平頂山


許昌曾三次分家。許昌清朝時為許州直隸州,民國降為許縣。解放後,成立許昌專區,此後,許昌經歷過三次分家。


許昌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專區與五專區合併,成立許昌專區 (專員公署駐許昌市今魏都區),轄許昌市 (今魏都區)、許昌縣、長葛、鄢陵、臨潁、漯河市、郾城縣、舞陽、葉縣、襄城、禹縣、郟縣、寶豐、魯山、臨汝、扶溝、西華、商水、平頂山市等縣市。


198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許昌地區撤銷,升為地級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縣、郟縣劃歸平頂山市。舞陽縣、臨潁縣、郾城縣劃歸漯河市。


第一次是與平頂山分家,現在平頂山市區,原來屬於葉縣。因平頂山一帶發現大型煤礦,為了更好的開採,1957年,將葉縣的諸葛等三個鎮、寶豐的西高皇等三個鎮析出,設立平頂山市,並從許昌分離出來,成為河南省轄市。1982年,舞鋼從許昌劃給平頂山,1983年,葉縣、寶豐、魯山又劃給平頂山。1986年,撤銷許昌地區,成立地級許昌市,又將襄城和郟縣劃給了平頂山,至此雙方完成分家。

平頂山



第二次是與周口分家。周口這個城市的發展,在近代來說,算是一個奇蹟,本來,在古代周口依靠河道漕運而興旺,清末京漢鐵路通車,因為在距周口很近的漯河設站,周口的人氣逐漸被漯河代替,從而衰落。這種因鐵路興起,而漕運城市衰落的例子在全國比比皆是。神奇之處在於,周口並沒有沉淪到底,而是在解放後,實現了逆襲,發展成地級市。


解放後,周口鎮 (市)先是屬淮陽專區,1953年,劃給許昌專區。1965年,周口鎮所在的商水縣以及西華、扶溝三縣從許昌分離,設立周口專區,專區駐地周口鎮,同時,將商丘領導的太康等六縣也劃給了周口專區。2000年,周口地區改為地級周口市。


周口市

第三次是與漯河分家。漯河原本是郾城縣管轄的一個村鎮,因清末時京漢鐵路在此設站,漯河逐漸發展起來。解放後,設立縣級漯河市,由許昌專區代管。1986年,成立地級許昌市,同時,漯河市也升級為地級市,郾城、臨潁、舞陽三縣也劃歸漯河市,雙方至此完成分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別講師 的精彩文章:

世界史上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會戰
民國演義,各方大佬

TAG:特別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