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蘇聯為何能頂住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的聯合進攻

二戰時,蘇聯為何能頂住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的聯合進攻

文/寂寞的紅酒

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1941年,納粹德國糾集義大利、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家對蘇聯發動了侵略戰爭。在戰爭中,雖然戰爭初期蘇聯被打的潰不成軍,但沒多久蘇聯就站穩了腳跟,並逐步發動反攻,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當時的德國是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義大利、羅馬尼亞等國家也不弱,那麼為何蘇聯能頂住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的聯合進攻?

第一,蘇聯擁有遼闊的戰略縱深。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蘇聯國土面積遼闊,國土面積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依託遼闊的疆域,蘇聯在國內修築了大量的工事,僅僅防線就修築了好幾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斯大林防線和莫洛托夫防線。所以在戰爭中,雖然蘇軍被打的節節敗退,損失嚴重,但仍然能進行有序的抵抗。而德國的閃電戰雖然厲害,但蘇聯的戰略縱深有效的抵消了閃電戰的優勢,德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到莫斯科郊外。當德國打到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一線的時候,其實已經打不動了,德軍已經到了極限,主要原因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從德國把物資運到蘇聯路途非常遙遠,蘇聯泥濘的道路又讓德國補給部隊苦不堪言,所以前線的物資供應一直非常緊張。由於補給跟不上,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前線作戰的德軍連冬裝都沒有,只能穿著單衣和蘇軍作戰。後勤補給不足是德軍失敗的重要原因。遼闊戰略縱深在蘇聯遲滯和阻擋德國的進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蘇聯是個傳統的軍事強國,蘇聯建立後,由於遭到了西方的敵視,所以蘇聯一直在加強軍事力量。蘇德戰爭前,蘇聯不僅保持了一支數量龐大的正規軍部隊,而且提前訓練了大量的預備役部隊,其編製是現役部隊的一比一翻版,連各級指揮機關都一應俱全。當蘇聯正規軍在前線部隊損失殆盡時,預備役被直接武裝起來投入前線,加上蘇聯特殊的體制,蘇聯能夠最大限度的動員全國兵力,所以儘管戰爭初期蘇聯損失嚴重,但蘇聯很快彌補了損失,而且兵員數量越打越多。蘇聯的軍隊數量一直保持在1000萬以上的水平,這種動員和兵力補充能力是其他國家不能比的。可以說,蘇聯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強大的動員能力,讓德國人不寒而慄,蘇聯的人海戰術可不是吹出來的。

第三,蘇聯擁有豐富的資源、強大的工業和雄厚的國力。經過兩個五年計劃,三十年代中期,蘇聯已經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儘管工業質量遜色於美德等西方國家,但工業品數量和生產能力一點不差,蘇聯廉價實用的武器是蘇軍戰勝德國的重要因素。同時,蘇德戰爭前,為應對來自德國的威脅,蘇聯提前就把很多工業遷到了烏拉山以東,有的工廠甚至建在了遙遠的遠東地區。所以戰爭爆發後,儘管蘇聯丟掉了大量的工業區,但仍然能夠從大後方源源不斷的獲得武器和物資,這是蘇聯能夠頂住德國進攻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蘇聯的高加索油田等重要廠礦企業仍然在蘇聯手中,使得蘇聯有足夠的資源和德國對耗,依靠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蘇聯最終拖垮了德國。

此外,寒冷的天氣、美英的援助等因素,也在蘇聯抵抗德國的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蘇聯寒冷的天氣不僅阻止了德國人兇猛的攻勢,而且讓德軍傷亡慘重。莫斯科會戰中,德軍傷亡50多萬,其中大部分為非戰鬥減員,僅凍傷數量就高達22.8萬人。在嚴寒中,德軍戰鬥力銳減,連槍栓都拉不開,坦克、裝甲車也開不動,所以德國失敗很正常。同時,美英的援助也很重要,蘇德戰爭中,美英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幫助蘇聯撐過了最艱難的1941年。如果沒有美英的援助和牽制,蘇聯肯定打的更艱難。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全球通史》、《蘇德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世界排名第四的義大利海軍為何連艘航母都沒有
二戰時德國所向披靡,為何啃不動小小的英倫三島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