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說熱點,傳真情,語言類節目這樣才能「立得住」

說熱點,傳真情,語言類節目這樣才能「立得住」

曾幾何時,語言類節目是廣大觀眾的心頭好,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更給人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相聲小品中的金句在一夜間傳遍大街小巷。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近年來的語言類節目因缺乏創新、形式單一、笑料過時等問題飽受非議。國慶期間,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舉辦的《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在央視綜藝頻道熱播,受到了觀眾的關注,節目不僅以其特有的中國味兒傳遞笑聲與歡樂,更瞄準社會熱點,聚焦百姓生活,充分引發了觀眾的共情。

從參賽選手的範圍上看,大賽全球範圍徵集到1000多個參賽作品,組委會初評遴選出來的相聲小品各24個參與決賽,參賽選手在地域構成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決賽中,除了曲藝界的老將新人,觀眾們還能看到少數民族選手、寶島台灣選手、國外選手的身影。來自烏克蘭的耶果、哈薩克的Tina帶來的相聲《老外看中國》,通過外國人的視角看見了飛速發展的中國大地;藏族演員仁青東珠的相聲《牧民新歌》則展現了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牧區脫貧致富的新面貌。

從專家、評委構成來看,為了兼顧專業標準和群眾性,專家評委大賽採用專家評委和觀眾評委相結合的打分模式,在評選機制上大膽創新。大賽評委會分設相聲、小品兩個評委組。相聲組評委姜昆、馮鞏、石富寬、李伯祥、趙炎,小品組評委蔡明、馬少驊、鞏漢林、王寶社、崔凱都是業界口碑尚佳的權威代表。與此同時,來自全國的620名觀眾評委也佔有30%的打分權重,通過觀眾評委投票大賽組委會也能深入了解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對節目的喜好,這無異於一次「接地氣」的觀眾調查。

從節目的主題立意來看,一大批主題鮮明,貼近時代脈搏,源於生活本真,格調健康向上的作品脫穎而出。北京市公安局選送的相聲《接電話》將民警的真實接線經歷改編成相聲,通過惟妙惟肖的模仿,生動地展示出各種意外的報警情況,反映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充分表現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主題。《共享單車的一天》則將共享單車擬人化,用詼諧幽默的表演,演繹出不同人對待共享單車的百態方式,映射出現實生活中缺乏公德心的表現,並用喜劇的方式對這種不良風氣進行了諷刺。這些作品深耕內容,發人深省,充分體現了只有貼近百姓生活的作品,才是能夠打動人心的好作品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除了微縮呈現社會熱點,語言類節目更應表達人間真情。默劇《生日》全程無聲,卻用一人分飾兩角的動作表演牢牢抓住了觀眾的視線:一個獨居老人在風雨中懷念妻子,回憶妻子不讓他抽煙的堅持、與他相擁的溫暖、兩人一同起舞的浪漫,結尾時的一場風雨又將老人打回煢煢孑立的現實,演出了獨居老人渴望被愛的模樣。作品《老爸》在短短的十分鐘之內講述了不同時期內父子間的情感和關係:父親怒揍考試抄答案的兒子、兒子不知天高地厚出去闖蕩、兒子前往國外任職時與父親的依依不捨、兒子歸家時父親已經患病不識的悲痛。四個不同年齡段的片段串起了整個故事,溫馨又悲傷的情節引發了觀眾的共鳴,讓不少觀眾與評委潸然淚下。

《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主持人張蕾和尼格買提

從語言包袱到塑造人物,語言類節目不僅要用笑料和包袱逗樂觀眾,更要提升節目內涵,用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作品留住觀眾。在如今人人都是「段子手」的自媒體時代,語言類節目想要推陳出新頗為不易。只有接時代的地氣、講人間的真情,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作品才能通過觀眾的檢驗,真正變成叫得響、留得下、傳得開,具有正能量的作品。無疑,《首屆中國相聲小品大賽》不僅為國家選拔相聲小品藝術人才,讓語言類節目人才後繼有人;它還很好地承擔了「寓教於樂」的莊嚴使命,為廣大觀眾聽眾奉獻一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三性統一的高品質電視廣播文藝節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蒙自:她從百年前的光影中驚艷出發,步入《芳華》
偏僻山村驚現多座精美龍橋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