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創 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樂時期的宦海浮沉上

原創 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樂時期的宦海浮沉上

作者:史遇春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年農曆八月,明軍攻入大都,元朝滅亡。

稍早,也就是這一年的正月初四(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今江蘇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大梁(今河南開封)為北京。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在總結歷史上的治亂興衰時認為:

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的藩屏。

以前朝為鑒,於是,朱元璋便決定建藩。

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開始,朱元璋分封諸位皇子(另有侄孫)為親王,並規定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

關於分封藩王這一點,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朱元璋是自私、狹隘、短視的。因為,朱元璋只看到了宋、元兩朝的「主弱臣強」;並沒有看到漢、晉兩代分封藩王的禍害。或者,在朱元璋的心裡,就是只能容得下自己人,他就是要恩及子孫;或者,朱元璋心裡也明白這其間的利害,但是,除此而外,他找不到別的更合適的辦法。

就漢朝而言,漢高祖初期分封異姓諸侯王,導致劉邦在位時一刻也不得安生。不知道是朱元璋的猜忌、私心、或者是見識,關於分封異性諸侯王這一點,他就非常謹慎。明初,也有所謂的「開國六王」之說,但是,仔細檢索資料,就會發現,所謂的「開國六王」,都是死後追贈的,這些人中,並無一人生前享受過「王」的名號、權利、職位。

劉邦認識到異姓諸侯王的危害之後,於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曾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異姓諸侯王是巨大的隱患,同姓諸侯王就安全嗎?

漢景帝(劉啟)時期(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的吳楚七國之亂就證明:

在權力的面前,骨肉血親鬥爭起來,也會毫不手軟、也會毫不留情。在這次叛亂中,劉氏的同姓諸侯王不但沒有起到藩屏的作用,反而成了禍亂的根源。

把明初的分封藩王與漢代的分封藩王拿來比較,有人或許會說,漢初的同姓藩王與明初的同姓藩王不同。這話自然不假。但是,就朱棣以藩王的身份可以起兵對抗朝廷、並拿下江山,可以知曉,明初藩王的權力、兵力、實力、影響力還是不可小覷的。反觀漢朝,劉邦一死,呂后可以左右江山,幾乎把社稷由劉姓改成了呂姓,這也從另一方面可見,當時同姓諸侯王的藩屏作用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其實,在朱元璋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開始分封諸皇子之後,就已經有人意識到未來的隱患了。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星相異變,朱元璋下詔,求取直言。以國子生授職平遙訓導的葉伯巨上書,其中言及:

「天下可患者三事: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

書上之後,朱元璋大怒,說是:

「小子間吾骨肉,速逮來,吾手射之!」

也就是說: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然敢離間我朱家的骨肉至親,趕快把他逮來,我要親手用箭射死他!

葉伯巨被逮押至京師之後,丞相為了救護他,乘朱元璋高興時,報告了他已被解送到京的消息。於是,朱元璋命令,將葉伯巨下入刑部大獄(並未親手射死)。後來,葉伯巨病死在獄中。

葉伯巨上書中的所謂「分封太侈」一事,就直指朱元璋的分封皇子的行為,其文云:

「今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郭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觀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葉伯巨在上書明確指出:

雖說本朝分封諸王,是為了防止宋、元兩代朝廷孤立、宗室不給力的弊端,但是,現在分封秦、晉、燕、齊、梁、楚、吳、蜀等同姓藩國,沒有一國不連邑數十,沒有一國的城郭不亞於天子都城的。更何況,這些藩國的甲兵衛士強盛,不過幾世,恐怕這些藩國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一旦勢力形成,再要削其地、奪其權,這些藩國必然會不滿怨望(潛台詞:不滿怨望而有地、有權、有兵甲,必然起而叛亂。)。更有甚者,這些藩國在沒有威壓的情勢下,也會伺機而動,覬覦大位,這可是防不勝防的。不要說藩國與朝廷是骨肉至親,就歷史而言,同姓藩國叛亂時,哪一個同姓藩國不是朝廷的骨肉血親?這一情況,不惟漢代分封同姓王后出了問題;晉朝所分封的同姓王之亂,也是一樣的隱患、甚至後果更為嚴重。

葉伯巨上書之中的擔憂,很快便得到了驗證。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立為皇太子】病死。

同年,朱元璋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將朱允炆確定為大明江山的繼承人。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後,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之後,馬上就意識到了藩王的威脅,他便開始與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同時,朱允炆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藩。

結果,朱允炆一出手,朱棣便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朱棣揮師南下,與朝廷展開了爭奪江山的戰爭,史稱「靖難之變」、又稱「靖難之役」。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攻下都城應天(今江蘇南京)。

戰亂之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其在宮中自焚而死;或說其由地道逃出,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太宗【明世宗(朱厚熜)改上廟號為成祖】。

猜想,靖難之變,肯定是朱元璋所不願意看到的。

朱元璋大概怎麼也想不到,一切會來得這麼快!

從朱允炆到朱棣,雖說江山社稷是從一個朱姓手裡轉到了另外一個朱姓手裡,雖說是朱家內部的鬥爭,但是,無論其間有多少理由,就正統的儒家觀念來看,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叛亂、就是赤裸裸的奪權,無論朱棣如何包裝、如何辯說,他都可被歸入亂臣賊子一流。

這麼說,並不是對朱棣有成見和偏見。

這麼說,只是從正統儒家觀念得出的機械結論。

這種機械的結論,有人大概會覺得可笑,有人可能會進行恥笑,還有人可能會破口大罵。

但是,須知,這機械結論的背後,卻自有他的道理在。

儒家為什麼一直要維護正統,一定要強調禮制呢?

因為,社會歷史一再證明,在如此這般的環境氛圍之下,維護正統、強調禮制才能夠維護秩序。

為什麼要維護秩序?

維護秩序,從初心上講,絕對不是為了劉姓、朱姓或者其他什麼姓一家的江山;維護秩序的本質,是為了蒼生黎元的安穩與生存。

我想,儒家最早的出發點與最終的落腳點,一定是蒼生黎元;而不是一家一姓、也不是政權朝廷。

比如,您或許可以說,從朱允炆到朱棣,就是朱家江山朱家坐,愛怎麼斗就怎麼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真就沒有什麼大不了嗎?

從朱允炆到朱棣,確實是朱家江山朱家坐。

可是,靖難之變中,受害的、死去的朱家人有多少呢?

再對比一下,靖難之變中:

四年之間,靡費的社會財富有多少呢?這些財富,可是民眾血汗造就的啊!

四年之間,社會的不安穩、罹戰亂,又造成了多少家庭的骨肉離散呢?

四年之間,直接戰死的兵卒有多少呢?

四年之間,間接受害、受傷、死亡的民眾又有多少呢?

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回歸到蒼生黎元之後,再去看維護正統、強調禮制的重要,多少或許會有一些眉目。

當然,歷史的局限性、社會發展的局限性,儒家在維護正統、強調禮制時,一直都必須藉助專制的政權,這就難免不被專制政權所利用,這也是不能擺脫、無法避免、難以解決的現實存在。

從蒼生黎元出發,再去看江山易主之際臣子們的表現,再去看他們維護正統、強調禮制的行為,再去看他們對其價值信仰的堅持與否,並由此對他們做出或重或輕、或褒揚或批判的評定,就會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既然如此,那麼,在說到靖難之變時那些建文舊臣對朱棣的態度和行為,就不得不有所論斷。

按照君君臣臣的觀念,朱允炆的臣子們,受的是建文帝的職,食的是建文帝的祿,他們就應該忠建文帝的事。

但是,靖難之役後,一些建文朝的文臣,既沒有在當時死節、也沒有在當時受到牽連打擊而被朱棣關押處斬,而是立即被朱棣任用。

這麼說,並不是要苛責這些文臣,並不是要翻這些文臣的舊賬。而僅僅是從當時的社會倫理觀念出,來觀察此事。

通過觀察,可以得出結論:

建文、永樂變革之際,無論怎麼說,一些文臣都沒有表現出讀書人應有的風骨與氣節、都沒有表現出讀書人對信仰價值的堅持。

關於這一點,還可以從史料來佐證。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境心影錄 的精彩文章:

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樂時期的宦海浮沉上
明初重臣夏元吉的寬宏器量與勇力擔當

TAG:塵境心影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