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家曹元偉談行書中的矛盾——大小

書法家曹元偉談行書中的矛盾——大小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有行楷和行草之分,偏向楷書,用筆較為嚴謹的稱為行楷,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偏向草書,用筆較為靈動的稱為行草書,如顏真卿的《祭侄稿》。無論是行楷還是行草,都要求有各種矛盾的對比,只有這樣行書作品才不至於刻板,才能展示出行書獨特的風采。現在談談大小在行書中的運用。

大小,指字的大小,就是在行書作品中,字的大小是不斷變化的,如米芾的《糧院帖》(下圖),第三行「人」和「儻」比較大,其他的字相對就比較小,尤其是最後的「知」字,也是因為最後地方小,就把「知」寫小了,如果是初學者,很可能就空下來,把「知」寫到下一行了。第四行的「礙」比較大,其他的字也不是均勻的,「即」「自」最小。第七行的「於」「幸」比較大,「上下」比較小。通篇來看,第一行和第二行相對來說大小有些勻,但也不是沒有變化。在臨帖時,要有意關注字與字之間的大小變化,當然,更要有意去做大小訓練,久而久之在自己的筆下大小的變化就會成為自然。

米芾《糧院帖》

曹元偉作品

曹元偉:1960年臘月生,字始平、叔羲,齋號圓夢都、敏行堂,畢業於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翰墨薪傳工程」專家組成員,參與中國書法家協會「翰墨薪傳工程」系列教材《行書》的編寫。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家」,2015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優秀基層書法家(全國35人)。中國書法蘭亭獎及首屆江蘇書法獎獲得者,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50餘次,論文及文章散見《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林泉寄興·戊戌秋季雲蒙山寫生紀游
「黃文中杯」全國楹聯詩詞書法名家邀請展作品選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