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春秋》:上帝不可知,但大教堂太美了
小說最重要的意象是「聖殿」,但著墨全在人間。
上個月,《聖殿春秋》中文版上市了。
《聖殿春秋》是《巨人的隕落》作者肯·福萊特1989年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也是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作品講述了12世紀初的英國,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建築匠湯姆,勵志要蓋一座揮耀後世的大教堂。湯姆蓋教堂受到了很多阻礙,除了最基礎的經濟限制,還有來自上級教會的壓力、世俗權力的干預,以及亂世爭奪王位的兵荒馬亂。最終,在湯姆和其子傑克兩代人的努力下,終於實現了夢想。
本書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暢銷書,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迄今總銷量超過1400萬冊,並被改編成了影視劇和遊戲,但中文版直到上個月,在福萊特兩部大部頭著作在華暢銷後,才姍姍來遲引進國內。
三周前,巴士編輯部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樣書。鑒於編輯部只有我一個「歷史宅」,主編叫我寫個書評。我說另請高明吧,我實在也不是謙虛,雖然我很喜歡《巨人的隕落》,但我一對歐洲中世紀歷史不感興趣,二不信教,三沒看過真正的哥特式大教堂,這部帶濃厚宗教色彩的小說書評似乎不該由我來寫。可主編講「大家已經研究決定了」——我很後悔,當時為什麼沒吟詩。
總之,書交到我手裡了,伴著隱憂一起——但出乎我意料,福萊特在自序里表達了跟我一樣的煩惱:「我不信上帝,我並非大家所說的那種精神世界的人,我不是一個備受折磨的靈魂……因此,《聖殿春秋》未必是該由我來寫的小說。」福萊特對「教堂」感興趣初衷也非常單純,主要是出於美的訴求——哥特式大教堂的確有一種莊嚴、奢華又富有層次的美,對此我有同感。所以,作者讓我產生了共鳴,我非常期待這種人如何寫宗教相關的小說。
毫無疑問,宗教建築被賦予了層次複雜的社會意義,不論佛寺、清真寺還是教堂,其本身就隱喻著人與神、人與宗教,以及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就拿教堂本身來說,哥特式建築高大的塔樓和尖頂,以及為實現這些發明的拱券結構,都是為了使教堂建得更高,並塑造一種筆直、挺拔的美;大開窗則是為了使教堂更加明亮,塑造更神聖的感覺。人站在這種建築面前,不論是不是信徒,都會自然地產生莊嚴和敬畏的感覺。而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要建成如此莊嚴的建築並不容易
這種關係,正是《聖殿春秋》的著眼點。
小說最重要的意象是「聖殿」,但著墨全在人間。作品對12世紀英國的城市、風土、飲食習慣、政治生活、社會結構、戰爭,都有詳盡、考究的描寫,堪稱一部「中世紀百科全書」;再看書中幾位主要角色,他們極具市井和煙火氣,簡直太有意思了:
建築匠湯姆是信上帝的,但信仰沒那麼篤定,在日常表達中顯得剋制和拘束:一方面他渴望自己設計的教堂能得到上帝青睞,使亡妻得到救贖;另一方面他對惡人是否會下地獄表示懷疑;在討論自己專業領域的時候,比起上帝的祝福,他更相信實打實的技術;他執著於建大教堂的理由也很單純,除了謀生計,只是「因為它很美」——聽起來就跟福萊特本人似的。
湯姆的續弦艾倫藐視,甚至仇視教會;而她兒子,故事另一位主人公傑克,因為從小在深山老林長大,對教會和信仰這些事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甚至為了獲得建教堂的資格,還犯下了足夠下地獄的大罪(書評就不劇透了)。
小說女主人公阿蓮娜是個西方傳統意義上的完美貴族:她敬重教士、人格高潔、品行端正、對貧苦人民保持關懷——偏偏人生際遇和活在地獄也沒什麼兩樣。
故事中兩個主要反派:威廉粗野狠毒,藐視宗教——諷刺的是,他作惡多端,卻害怕死後會下地獄,忌諱他人提及;沃爾倫是一個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主教,他有神職人員虔誠的一面,另一方面卻老於事故,利欲熏心,陰險狡詐。
所有主要角色中,只有菲利普副院長是真正虔誠克己的信徒,上帝的忠實僕人——但他同樣是個活生生的「人」,世俗意義上優秀的「副院長」,而非迂腐的神職人員。在修行方法上,菲利普當然重視教士最基本的敬神活動,但他更重視身體力行的布施和勞動;同時,他足智多謀又有血性,雖然天性純良不圖害他人,但面對明槍暗箭也絕不隱忍,會隨機應變,理性選擇報復和反擊的手段,並儘可能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
《聖殿春秋》遊戲畫面
除了以上角色,書中還貫穿著世俗權力與教權的鬥爭和封建王位繼承權陰謀:在教權法理上至高無上的中世紀,王權時而合作,時而利用,時而想要控制對手,上演了一幕幕矛盾複雜的勾心鬥角甚至兵荒馬亂,時代和小人物的命運就在這塵泥中輾轉——他們憧憬美好,滿懷希望,但又朝不保夕。亦如作者福萊特所說,中世紀建造大教堂是一種獨特的歐洲歷史現象。促成這件事的有經濟利益、政治博弈、傳教實際需要,以及無數普通人的,單純的夢想——以上這些力量像絲線一樣,織成一張細密的網,構成了中世紀人民的社會與精神生活。很多時候,這些與建造大教堂相關的人並不真的篤信宗教,他們甚至可能一貧如洗,但卻傾注半生心血,造出了偉大的奇觀。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主角們看著王橋的教堂漸漸落成,心中精神的「聖殿」也在一點點添磚加瓦——或者是因為大仇得報,或者因為理想實現,或者因為盡到了社會和家庭責任……總之,靈魂因此有了慰藉,能享受到一絲安寧,其衍生意義已超過了教堂本身和實際的敬神需求。
我對本書略有不滿的一點是封面那句廣告語:做自己喜歡的事,直到世界為你改變——可能是出於營銷需要吧,這句「雞湯」味十足的標語更對中國讀者胃口;也確實,小說是Happy End,反派惡有惡報,教堂建成了。但實際上我們仔細想想,現實並沒有為傑克、菲利普等人的行為而改變,社會依舊「吃人」。《聖殿春秋》只是福萊特「中世紀三部曲」的第一部,如果讀者百度一下後續故事就會知道,菲利普憧憬的世界並沒有到來。時間在推移,人物在改變——只有生活的坎坷是亘古不變的,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負能量」。但這本書的積極意義在於告訴了我們,世界或許無法改變,但拯救自己的靈魂還是做得到的——只要心懷希望,朝著夢想矢志不渝地奔跑,你就是個幸福的人,靈魂就已經得到救贖了。
※《文明6》開啟Steam周末特惠 33折僅售66元
※《Jump力量》新登場角色 奇犽&酷拉皮卡參戰
TAG:電玩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