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項橐相問:孔子為何要拜七歲小兒為師

孔子項橐相問:孔子為何要拜七歲小兒為師

在《戰國策·秦冊》中有這樣的記載:「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三字經》說:「昔仲尼,師項橐。」孔子一生傳道授業解惑,被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然而,他也曾拜一名七歲小兒項橐為師,這是為什麼?

在敦煌考古發現的《孔子項橐相問》記載了孔子拜師項橐的故事。項橐是春秋時魯國神童。一次孔子在率諸弟子御車出遊時,被在路邊玩泥土的項橐擋住了道。孔子問他為何不避車,項橐指著自己用泥土堆起的「城牆」答道:「只聞車避城,豈聞城避車?」孔子只得繞「城」而過,但覺得這個孩子真是聰明,決定考考他。

「汝知天下,何火無煙?何水無魚?何山無石?……」

「螢火無煙。井水無魚。土山無石……」

孔子提了一連串問題,涉及天文地理、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項橐對答如流。

「鵝鴨何以能浮?鴻雁何以能鳴?松柏何以冬青?天上零零有幾星?地下碌碌有幾屋?……」輪到項橐,他的發問讓孔子一時無言以對,連贊「後生可畏」,遂拜其為師。

孔子一向以博學著稱,被尊為聖人,可他不僅沒有輕視項橐這個七歲小兒,反而虛心拜他為師。除此之外,按《論語》《史記》《左傳》《禮記》等文獻的記載,孔子明確拜學過的人還有郯子、萇弘、師襄、老子等,學習的內容涉及到官制、樂理、琴術、禮等各個領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孔子看來,應當對學習保有永無止境的追求、謙虛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與人之間不能以年齡的大小來評判學識的高低,善學者學無常師然時處有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聖人無常師」體現了孔子的好學精神。他一生追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可若要誨人不倦,自當以博學多才為前提,而博學多才又當以好學善學為前提。強烈的求知求識、尋道尋理欲,支撐著孔子「君子憂道不憂貧」的一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孔子所推崇的做學問的正確態度。即使是學有所成的人,也要隨時學習,能者為師,無分長幼,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一個真正把學習放在人生崇高位置的人,不會在乎自己學習的對象是誰,不會顧及他人的身份及學識的高低,而是虛心向學、以學為樂,為求真知、學無止境。

本文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趣讀丨中國古代的廚師,民以食為天
解讀丨要做「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