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際思想周報|「見過至惡」的獲獎者;「催人淚下」的裝置展

國際思想周報|「見過至惡」的獲獎者;「催人淚下」的裝置展

原標題:國際思想周報|「見過至惡」的獲獎者;「催人淚下」的裝置展


   「見過至惡」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當地時間10月5日,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揭曉。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剛果(金)婦科醫生德尼·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伊拉克雅茲迪族少女納迪婭·穆拉德(Nadia Murad),以表彰「他們為終結將性暴力作為戰爭武器的做法所付出的努力」。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貝麗特·賴斯-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在授獎聲明中介紹:「穆克維格畢生致力於救助在戰爭中受到性暴力迫害的女性」,而曾於2014年逃離「伊斯蘭國」性奴營的穆拉德,則在之後勇敢地「成為她和其他女性所遭受過的性虐待的見證人。」法新社在報道中評論稱兩人同時獲獎,「就像一則新聞揭露美國製片人溫斯坦醜聞在一年間一石激起#Metoo運動的千層浪那樣,所體現的是一項超越個別地域衝突的全球性事業。」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授予了剛果醫生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伊拉克雅茲迪族少女穆拉德(Nadia Murad)。 海外網 圖


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剛果(金)人,這個消息在這個撒哈拉以南最大的國家激起了人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剛果(金)政府獲悉後,也通過發言人蒙德(Lambert Mende)向這位前不久還公開反對總統約瑟夫·卡比拉(Joseph Kabila)的醫生表達了祝賀。蒙德稱:「他並不是因為這個(政治立場)而獲獎,而是因為他為我國飽受摧殘的貧苦女性所提供的救助。」


獲悉獲獎消息時,穆克維格醫生正在北基伍省潘濟醫院裡為病人做手術。他在挪威《世界之路報》(VG)的採訪中回憶,1999年在歐盟資助下創辦這家醫院的初衷,是「為了給婦女提供安全分娩的醫療條件」,可在不久後就變成了「強姦受害婦女的治療救助站。」第二次剛果內戰(1998-2003年)期間,基伍陷入到戰爭的恐怖中,強姦成了普遍現象。自2015年初首都金沙薩爆發騷亂後,剛果(金)一直深陷在持續的政治危機和間斷的暴力衝突中。穆克維格在採訪中數次感嘆本國「氣氛壓抑……基本自由空間萎縮」,與此同時,這場「女人身體上的戰爭」至今仍在延續,「2015年時,性暴力曾明顯減少,遺憾的是到了2016-2017年又有所回升。」

法國記者、紀實文學作家克里斯多夫·博爾坦斯基(Christophe Boltanski),曾在撰寫巴約-卡爾瓦多斯戰地記者獎(Prix Bayeux-Calvados)獲獎作品《 血礦石:現代世界的奴隸》期間,與穆克維格醫生交往甚深,他在《新觀察家》雜誌的採訪中回憶和這位新諾獎得主初識的情景,仍不禁感嘆深受震撼:「2008年我們初次見面那次,一整天我都和他待在一起,他一口氣為幾十位女性做了手術。這些女性都是戰爭中殘忍暴行的受害者,被輪姦,受盡非人的折磨,施暴者中既有反政府武裝團伙也有正規軍。這些婦女徒步行走數天,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各地來到這裡。她們不是戰爭和武裝衝突的附帶受害者,而恰恰是衝突所針對的目標之一……她們的身體就是這場衝突的戰場。為了控制礦區,必須破壞鄉村社群原有的生活形態,負責種地、生兒育女的女性們因此首當其衝。」


博爾坦斯基對戰爭中性暴力的認識受到穆克維格很大的啟發。在基伍地區,有大量暴露在露天的金、錫和鈳鉭鐵礦礦床,尤其是最後這種製造手機不可或缺的金屬,男人們為了它們互相廝殺、姦淫女性。年輕的穆克維格剛從法國昂熱醫學院畢業回到剛果(金),原打算以一身婦產科學識用於迎接新生命,然而他接手的第一個案例中,女人整個生殖器官和消化系統盡毀,很快幾個、幾十個類似的患者被送到他面前,他突然意識到:「這些女性所遭受的不再僅僅是"強姦",這種暴行需要用另一個詞來稱呼。這是一場女人身上的戰爭。」穆克維格認為,這樣的強姦罪行,男人們不是為了滿足肉慾本能,這是「一種毀滅性的武器,它能毀滅生命之門,抑制出生率,摧毀女性的自尊,也同樣毀掉她們那通常逃走的丈夫和父親的尊嚴。社區就是這樣土崩瓦解,軍閥就是這樣搶佔土地和財富的。」


博爾坦斯基評價穆克維格「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不僅在於他身材高大、氣度不凡,周身釋放出外科醫生沉穩安詳的氣質,他總是全神貫注、嚴格自律、責任感強,待人體貼入微,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從他醫生「面具」的背後,強烈感受到一個因親眼目睹過至惡,而精神飽經創傷、傷痕纍纍、心亂如麻的人。」


泰特美術館裝置藝術展令人淚流不止


10月初,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了古巴行為藝術家塔尼亞·布魯格拉(Tania Bruguera)的裝置藝術作品「哭泣房間」。作品旨在通過特殊的環境裝置,迫使參觀者產生不自覺流淚的生理反應,在遊客中激發群體情感共鳴,啟示人們思考當下的移民危機。該作品將在泰特美術館駐展至明年2月24日。英國當地媒體對展覽的呈現與內涵褒貶不一。

古巴藝術家布魯格拉在倫敦泰特美術館渦輪大廳的展覽中 表演,地板上用熱感應塗料繪製的敘利亞難民肖像顯現出來。Andrew Dunkley攝。圖片來源:泰特美術館


展覽設置在泰特美術館渦輪廳。在這個長155米,高35米的美術館中堂巨大的空間中,「放置在殿堂深處一組低音喇叭播放著大功率的暗啞低鳴。這些蕩氣迴腸的音響是音樂家史蒂夫·古德曼(Steve Goodman,別名Kode9)的作品。」《衛報》藝術評論家阿德里安·舍爾(Adrian Searle)在10月1日的文章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參觀感受,「樂聲毫不輕柔,而是以一種威脅的氣勢令人感到憂鬱而泄氣。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想哭的觀眾會走到一旁陽光明媚的偏廳去盡情抽泣。」


塔尼亞·布魯格拉這個互動裝置作品表現了一個被諸多藝術家、作家競相闡釋過的主題:歐洲民眾對於難民危機漠不關心的態度。讓人們感到驚嘆的不是這個老生常談的主題,而是藝術家的呈現方式。倫敦免費《地鐵日報》提醒遊客們,「要先全身發熱淚流滿面之後」才能欣賞到這個作品。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在其官網上寫道:「這個展覽之所以脫穎而出,是因為它故意讓參觀者渾身不舒服。」


布魯格拉將渦輪廳的地面漆成黑色,其中用熱感應材料繪製了一幅肖像畫,只有在感應到參觀者一個個躺到地面上散發出的體熱時,才會逐漸顯現出來。這是一位名叫尤瑟夫(Youssef)的移民青年的畫像。當BBC問塔尼亞·布魯格拉需要多少人躺下才能完全「點亮」這幅畫時,她不太確定地回答:「可能要150人,也可能200人?」

展覽最大的亮點是毗鄰大廳的一個被稱為「哭泣房間」(crying room)的小隔間,這裡被設計成「被迫同情」難民命運的地點。「空氣里持續散發的化合物讓人一踏進房門就會無法抑制地流淚,效果就像剝洋蔥一樣,無論你是否想哭,眼淚就是止不住。」BBC的文章中描述道。這一裝置在媒體中引發了最多爭議。「化學成分的刺激效果更接近濃薄荷醇而非辣胡椒,本身並不會給人帶來什麼不快,但這種純生理反應所帶來的失控感會讓人感到不安。」iNews新聞網較為認可這種表現形式,而《每日電訊報》則在文章中極度憤慨地譴責其為「居高臨下的幼稚手段」:「對待移民現象,別說是所有英國人,難道這些博物館參觀者們態度冷漠嗎?只要再想想,焦慮不安不正是導致英國脫歐公投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嗎?」 《衛報》記者在文章中開玩笑道:「這個裝置沒能讓我哭,倒是疏通了一下我的呼吸道。」他表示自己更多是受到了大廳背景音樂的震撼,「這個作品的內核包含了一些巧思,我很喜歡。但整個裝置在呈現上略嫌曖昧,它的最終目的似乎是讓參觀者獲得某種群體性體驗,但在手段運用上還是太薄弱了。」


作者:杜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印度實現同性戀非罪化:右翼保守派為何支持同性戀平權?
俞曉群五行占:稼穡不成之禍流二世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