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的修持
作者:蘇珊·艾兒寶姆·邱特拉
編輯:菩提比丘
by Susan Elbaum Jootla
selected essays edited by Bhikkhu Bodhi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布施的修持將有助於我們凈化心靈的努力。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加措活佛
布施是佛教修行中至關重要的初級步驟之一。當單獨修持布施時,它本身就是功德或是善業的基礎。當以戒定慧攝持下修持時,它將引導我們從輪迴中獲得究竟解脫。就算是那些已經修行得很好、正在通往解脫之路的修行人,也都在不斷地行持布施,因為這有助於他們在餘生中獲得財富、美貌以及快樂。菩薩們將布施做到了最大限度,他們充滿意樂地捐贈自己的肢體和生命去幫助其他眾生,以此來圓滿布施的修持。
依據佛陀所宣說的業因果規律,所有善業,包括布施,都將在未來給我們自己帶來幸福。不論我們是否知曉這個事實,它都會給我們今生以及來世帶來好處。但是,如果在對其理解的前提下行善,那麼我們將會大大增加布施的功德。
布施所積功德的多少,取決於三個因素:布施者發心的不同,接受者心地清凈度的區別,以及布施物的種類和大小。因為我們都會感受到我們行為所帶來的果報,並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明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儘可能地去種善因。具體來說,在修持布施時,我們要儘可能地保持發心的純凈,布施給最需要的眾生,並選擇最合適和能承受範圍內最慷慨的物品去布施。
發心因素
在三個因素中,不論是布施前中後階段,布施者的發心都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內心,我們將不能選擇妥當的物品和最合適的接收者去布施……,我們將不能妥當地做好準備。我們在事後可能會很愚痴地後悔自己所做的布施。」
【1】
佛教教義對布施的心理基礎特別重視,對布施的不同發心進行了區別。其中一個基本的區別就是,有些布施行為具備智慧,而有些則缺少智慧。有智慧的布施比缺少智慧的布施更為超勝。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小女孩把鮮花布置在家中的佛龕前,但小女孩內心並沒有意識到她這個行為的重要意義,而僅僅是因為她的母親要求她這麼去做。
最殊勝的布施是以智慧貫穿於初中後全程的布施。智慧布施的三個例子是:布施時清楚地明白因果規律——這樣的布施將會在將來帶來善果;布施時,了知布施物和接收者以及布施者都是無常的;以及,布施是以增強一個人為解脫所做的努力為目的。因為布施需要時間,一個簡單的布施行為,可以在不同的階段伴隨著這三種理解中的每一種。
最上等的布施動機,是將其作為一個人為獲得涅槃而加大的努力。消除所有自心的煩惱才能獲得解脫。而這些煩惱統統來源於對一個有主宰力的、恆常的「我」的頑固妄想。一旦這種妄想被根除,自私的想法將不再生起。如果我們通過修持布施來追求終極的平和及純凈,我們就是在行持布施波羅蜜(圓滿的布施)。這樣,我們將會積累善業,當善業累計成熟時,我們就能夠獲得解脫。在我們向著解脫目標努力時,布施的發心將會幫助我們調柔自己的心——這是定和慧的基礎,也是解脫的必要條件。
聖者——高貴的人、證得四果之一的人,他們一向用純凈的發心布施,因為他們充滿了智慧。那些沒有達到這種程度的人,有時在布施時會以一種令人不快的心態,表現得漫不經心或不尊重受施者。佛陀教導我們,就像所有其他身口的行為一樣,布施時,我們的發心決定了行為的品質。如果一個人用不恭敬的方式供養僧人的話,是不合適的。隨意丟一枚硬幣給乞討者,為的是將他打發走,這樣也是一種對布施的染污。我們應該仔細考慮布施物的相關性質和布施的時機,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讓他人去代你布施,同樣會降低布施的價值。比如,你讓你的僕人去給僧人些食物,而不是自己親自去供養。如果一個人布施時,沒有意識到人人都將遵循業因果的話,那麼布施的行為也會減少它的功德效力。
如果一個人打算布施但最終沒有實施,所積功德將會很少。因此,在沒有違緣障礙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儘快履行所作出的布施諾言。假若我們進行了布施,但隨後又對自己的所作後悔的話,那之前所積功德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將失去。
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布施時會帶著禮貌和敬意。不論這種布施是計劃好的還是臨時起意,他或她都會確保,對受施者來說,布施時機和布施物都是合適的。許多佛教國家的家庭主婦,會定期邀請一些僧眾在早晨時分去其家中接受布施。在家人用餐之前,這些女性總是用自己的雙手把這些食物供養給比丘們。
有些人布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害怕如果不布施將會遭到朋友的指責。因為社會壓力而被迫進行的布施將會得到很少功德,但是依然有一些功德。那種為了名聲而進行的慈善行為也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因此,不能算作有價值的布施。同樣,那些僅僅為了報恩或為了得到回報而進行的布施也不值得稱讚。前者好像是在還債,後者好像是在行賄。
受布施者
受布施者心靈的凈化程度是另外一個影響布施業果的因素。受布施者越值得布施,布施者得到的益處越多;因此,對最神聖的人進行布施(供養)是好的選擇。佛陀告訴我們,最值得供養的受布施者是聖者,神聖的人,例如佛陀自己以及他的那些已證得聖果的弟子們。因為他們的心靈純凈,充滿智慧,所以對他們進行供養將得到大量的益處。因此,想要積累到最多的功德,我們應該不放過任何機會,盡己所能去供養這些聖者。供養正在努力成為聖者的比丘,或是一個守持五戒的佛教禪修者,功德也是極大。
聖者接受供養,是為供養者提供了一個積累功德的機會。阿那含(不來)和阿羅漢——證得了聲聞乘的兩種最高果位者,已經滅除了對感官世界的慾望。因此,當他們被供養時,心中始終不起對供養物的耽著,而是充滿了對供養者的慈悲。
《法句經注》
【2】
中關於西瓦利的故事,用一個很好的例子告訴我們,就算是一個很小的物件,若用來供養佛陀所帶領的僧團,功德也是極大的。在毗婆尸佛時期,有一個國家的民眾與國王比賽,看誰能提供最好的供養給佛陀與僧眾。在民眾的供養物中,一切齊備,僅缺少新鮮的蜂蜜。為此他們專門派出一些承辦人員,每個人都帶了很多錢,去購買蜂蜜。
其中一人碰上了一個村民,這位村民恰好帶著新鮮蜂蜜要到城裡去賣。這個人要以自己所擁有的全部千元資金,從村民手上將蜂蜜買下。這一出價大大超出了蜂蜜的價值。村民驚訝道:「你瘋了?……這點蜂蜜根本不值什麼錢,但你卻要花上千元來買它,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呀?」另一個人告訴村民,對買者來說,這蜂蜜確實值那麼多錢,因為它是民眾奉獻給佛陀禮物的禮單上最後一樣東西。村民趕緊說道:「如果是這樣,那我一分錢也不要你的。如果我能得到供養的果報,我願將蜂蜜送給你。」眾人被這名村民的信心所震驚——他如此輕易地放棄了這筆意外之財,於是,他們熱情地答應村民,他將會得到這一供養的果報。
因為在毗婆尸佛時期的這次簡單供養,這名村民再再地重生於天界,成為了王子並繼承了貝拿勒斯王的王位。在其最後一次轉生中,他成為了長者西瓦利,並作為釋尊的弟子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即使在此之後,他的這次蜂蜜供養依然持續地產生著果報。為了表達對那些數劫前實施過這一溫馨供養的人們的敬意,當佛陀和他的五百比丘眾,其中也包括西瓦利,在沿著一條荒蕪的路行走的數天之中,天神為他們提供了住處與食物。
對修證未圓滿的人進行布施也是有功德的。如果布施者的發心是好的,就算受布施者不那麼高尚,布施者還是會得到功德,並且,由於他的布施行為,他還將增強自己內在的出離心。假如心中的意願是供養清凈僧眾,但實際接收者卻是個道德敗壞的和尚,供養者還是會得到很大的功德。當然,我們不應該硬是虛假地將一個壞人當作好人,但我們必須要非常警惕自己在布施時的態度,因為我們的態度是我們最有能力控制的。
布施物品
第三個因素就是布施物本身。它可以是物質,也可以是非物質。佛陀說,法布施(以佛陀聖言作為布施物)超勝於所有其他布施(引自《法句經》第
354
條)。佛陀教言的闡釋者們——向他人傳法或讀誦經律論三藏的僧人、冥想教師——因經常得以與眾人共享正法,所以,他們是在行持最高等級的布施。對於我們之中沒有資格傳授佛法的那些人,可以以其他方式將佛法這一禮物分享給他人。我們可以捐獻法本,也可以為佛經的翻譯,為傳播佛陀教言的珍本或新書的出版等提供資金。我們可以以非正規的方式討論佛法,並鼓勵他人受持戒律或進行禪修。我們還可以以利益他人為目的,用文字表述自己對佛法某些方面的見解。我們也可以為一個禪修中心提供勞動或資金,或是對一名禪修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這些都可以看作是佛法的布施,因為禪修中心和禪修教師們所做的,都是在傳播佛陀的教法。
最常見的布施物是物質化的東西。一個物品不一定非得特別貴重才能帶來大功德,就像西瓦利與蜂蜜的故事所表明的那樣。如果一個窮人給了僧人一杯大米,而那杯大米又正是這個窮人當天唯一的食物,那麼這個窮人就是進行了一次極大的供養,功德極大。但如果一個有錢的商人,在提前知道僧人會來化緣的情況下,還是給了與窮人一樣多的大米的話,那麼他將得到極少的功德。我們供養出去的東西,其質量最少應該和我們自己使用的一樣好。就像緬甸人那樣,他們買市場上最好的水果供僧,雖然這些水果的價格遠遠比他們為自己買來吃的貴。供僧的物品可以是食物、僧衣、藥物或是寺廟,它們又都各有廣泛的種類。這些種類由戒律界定,目的是為了保持僧團的純凈和穩固。那些懂得戒律的在家人,如果向比丘或比丘尼的僧團供養了符合戒律的物品,並且在合適的時機供養的話,就會得到更多的功德。
毗舍佉(佛陀主要的女性在家弟子)的故事為大量供養所獲得的業果,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3】
當毗舍佉準備結婚時,她的父親為她作了精心的安排,準備了精美的禮物,送給她五百輛馬車,每一輛都裝滿了錢幣以及金器、銀器和銅器。之後,他決定她必須要帶上牛。他吩咐他的手下打開牛欄門,直至放出的牛遍滿一條制定的通道。當摩肩擦踵的牛擠滿了這條通道時,他命令把欄門關閉,並說道:「這些牛對我女兒來說,已經足夠了。」但是,在欄門關緊後,充滿力量的公牛和奶牛跳過柵欄,匯入了跟隨著毗舍佉的牛群中。她父親的僕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它們攔在牛欄中。
所有這些牛之所以來到了毗舍佉身邊,是因為在迦葉佛時期——她久遠前的一期生命中,曾慷慨地用五種奶製品供養兩萬僧眾。作為貝拿勒斯凱凱王七個女兒中最小的一個,她不斷地請僧人們多享用牛奶,凝乳,酥油等,甚至當受供的僧人說已經足夠了的時候,她仍然堅持勸請。那時積累的功德,使得她在成為「毗舍佉」的一期生命中,當出嫁的時候,有這麼多牛跟隨她。沒人可以阻止業果的成熟。
具有宗教屬性的物質供養,可以包括對建立新寺廟提供捐助、為聖像的傘蓋貼金捐贈金箔,或是為寺廟請購佛像。受供養者是大眾——那些來寺廟,或在佛像前禮拜的人們。
對一個人所在城鎮的居民所做的世俗供養,包括向不同福利機構的捐贈、向醫院或是公共圖書館的捐贈、保持公園整潔。如果你不僅為這些公共項目捐贈金錢,而且也出體力的話,功德會更大。如果在捐贈和出力的過程中始終持有純凈的發心,那麼功德將更加超勝。
圓滿布施
有一種布施,完全不考慮受布施者的人品,甚至連世間的回報都不考慮。這種慷慨來自於出離心,即斷除了對自己一切擁有物的貪執之心,因而,樂於布施出最珍貴、最難割捨的東西。只要遇到機緣,菩薩們就會以這種方式,為了圓滿布施波羅蜜,即「布施的圓滿」,去進行布施。「布施圓滿」是「十種圓滿」之首,菩薩們必須將十種圓滿修持到最高層次,才能成佛。一位菩薩達到布施圓滿所需要做的,遠非普通人可以效仿。很多本生經故事提到,釋尊在因地菩薩位時,是如何毫不考慮自己、毫不考慮世俗利益而行布施。菩薩在行持布施時唯一所想的,就是以此來圓滿成就佛果的資糧。
《所行藏經》
【4】
里記載有十個關於菩薩的故事,這些菩薩都是釋尊的前世。在其中一個故事中,菩薩是一位婆羅門貴族,名叫桑卡,他看見了一位獨覺,光腳走在沙漠上。桑卡暗想:「渴望增加功德,但看見一個確信是非常值得供養的對象卻不供養的話,我的功德將會逐漸減少。」因此,這位身體非常虛弱的婆羅門把自己的拖鞋供養給了獨覺,儘管他自己更需要這雙鞋。(第一冊,故事二)
在另一世中,菩薩是一位偉大的帝王,名叫大善見。在帝國中數千處地方,他每天都或在此處或在彼處,多次高聲宣告,任何人,不論有什麼需求,只要到其面前告知,都會得到滿足。「如果有一個化緣者或行乞者,不論白天黑夜,只要他來了,都會得到他所希望的任何東西,滿足而歸。」大善見王以徹底的慷慨行持布施,「不附加任何條件,不求任何回報,只為求得證悟。」
一名菩薩必須要布施比物質更難布施的東西,才能達到最高程度的布施圓滿。他必須無條件地布施他的身體器官、他的孩子、他的妻子,甚至他的生命。就像屍毘王——我們的菩薩那樣,用雙手摳出他的雙眼去布施給眾神之王帝釋天。帝釋天裝成一名年老的盲人索要眼睛,僅僅是為了給屍毘王提供一個行使了這次異乎尋常布施的機會。屍毘王毫不猶豫地布施了自己的雙眼,沒有絲毫的不情願,也沒有絲毫後悔。他說,這次布施是「為了證悟本身。這雙眼睛並不讓我生厭。但證悟對我來說更珍貴,因此我布施了我的眼睛。」
世尊在又一世中成為瓦桑塔拉王子,他把能帶來好運、充滿力量的皇家大象送給了敵國人,而這樣做僅僅因為對方開口索要了而已。這一寬宏大度所導致的結果,是他和他的妻兒被流放到了偏遠山區。他們生活在樹林里,瓦桑塔拉在小棚屋裡照顧孩子,他的妻子在野外採摘賴以維生的野果。一天,一個旅行者恰巧路過此地,他要求瓦桑塔拉把孩子送給他。瓦桑塔拉毫不猶豫地把孩子們給了旅行者。之後,他把自己貞潔的妻子也送給了他人。「我很喜歡我的孩子,也很喜歡妻子馬蒂。證悟對我來說更重要,所以我施捨了自己所喜愛的人」(第一冊,故事九)。必須要說明的是,在那個時代,對於男人來說,妻兒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他的財產。久遠歲月之前,馬蒂小姐曾渴望成為釋尊尚在因地菩薩階位時的妻子,並願意陪著菩薩經歷任何苦難,直到他成佛。她的業果助成了瓦桑塔拉王子的發心,並最終導致她被布施出去。他們的孩子與父母分離,也是在感受往昔業力的果報。
又有一次,菩薩生為一隻聰明的兔子。在生命要結束時,他向一個極度飢餓的婆羅門(還是帝釋天假扮的)發出食用烤兔子的邀請,之後,欣喜地跳進了火堆。因為菩薩純凈的發心,當他以自己整個身軀乃至生命做最殊勝的布施時,熊熊的烈火雖燃燒著他的血肉之軀,但並沒有傷害到他。在講述這個故事時,他說,事實上,烈火平靜了他,給他帶來了平和,就像清涼的水一般,因為他成就了布施圓滿。
布施的終極目標
佛教聖道的目的,是從不間斷的輪迴痛苦中得到解脫。佛陀教導我們,根除了無明和由其所衍生的煩惱,就會使我們到達涅槃——痛苦的最終止息。錯誤的自心慣性,即無明習氣,讓我們執著於一個我們所錯誤認定的「自我」,它驅使我們不斷地掙扎,去滿足那永不滿足的慾望,因為這種慾望的目標在本質上是剎那生滅的,它不斷地變換著花樣,因而永遠無法被滿足。
佛陀說過,布施的修持將有助於我們凈化心靈的努力。慷慨的禮物輔以純善的發心,能從三個方面幫助我們脫離苦海。首先,當我們決定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時,我們當下便會減少對這件東西的執著,養成布施的習慣,可以漸漸地減弱貪愛——一個最能導致不幸福的心理因素;其次,以純善發心攝持的布施可以給我們帶來安樂的後世,生到一個易於值遇與修持佛陀正法的環境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修持布施時,如果我們有意地使我們的心靈變得足夠調柔,以至於調柔到可以獲得涅槃,布施的當下即會幫我們培育戒、定、慧。這三學是對佛陀八正道的歸納總結,圓滿八正道將導致煩惱的根除。
如果我們進行布施時所期望的,是以此贏得後世的榮華富貴,那麼,在持守戒律、行持善法的前提下,這一願望或許能夠實現。但是,如佛陀所說,以解脫作為行持布施的動機,要比為爭取後世世俗幸福超勝得多。因為,如果布施是以追求世間快樂為目的,那麼,在某種程度上,與它相伴隨的是慾望,或稱為「渴愛」的這種不良心理。這種布施所帶來的善果終將在慾望的短暫滿足中被耗盡,而這種世間的快樂會把我們再再地拖入輪轉重生之中,從最究竟的意義上說,這意味著我們將永陷苦海。與慾望相聯繫的布施,無助於我們獲得究竟的安樂,脫離輪迴;真正的究竟安樂,只有慾望完全息止才能獲得。未被慾望和執取所染污的布施,只有在佛陀的正法時代才是可能的,那個時代里,佛陀的教言可以被眾生親耳聽聞到。所以,當身處現今時代的我們在行持布施時,應該以滅除慾望為目標。當慾望滅除時,痛苦將會止息,這就是解脫。
願這份法布施所積的功德能分享給所有眾生!
翻譯:圓痴
一校:圓化
二校:圓直(程通)
終審:圓恩
將我們在設置中標註上星標
從此不再走失在人海中
有緣請加我個人微信
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添加
公益網店
長按識別
所有盈利用於藏地
失學兒童的教育
網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達我們的微店
TAG:加措上師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