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與人口較少的城市相比,大城市的水足跡更小

與人口較少的城市相比,大城市的水足跡更小

與人口較少的城市相比,大城市的水足跡更小

由於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的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全球可持續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但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效率,正如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分析65個美國中型到大型城市的水足跡時發現的那樣。

土木工程助理教授凱特琳?格雷迪(Caitlin Grady)表示:「地球上的人類生活從未如此複雜過。」「我們與全球貿易和全球經濟的許多方面緊密相連。農村地區的人們仍然從世界各地購買香蕉等食物,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更複雜、更嚴格的工具來分析如何管理我們有限的資源。

為了開發這些工具,研究人員首先需要更好地了解城市水足跡。Grady和她的同事們正打算這樣做。格雷迪說:「我們觀察了水資源消耗的總體情況。「不僅僅是自來水,還有進入每個城市生產和消費的食物的水,所以是直接用水和間接用水,我們稱之為水足跡。他們利用美國農業部、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美國交通部的數據,分析了農業、畜牧業和工業商品的流動,以及相應的虛擬水分含量。然後,研究小組使用這些值計算出每個城市的總水足跡。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8月份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

他們發現,平均而言,大城市的人口消耗更少的水。Grady說:「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人均水資源消耗量減少了,因此較大的城市從基於人口的水資源中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土木工程專業的博士生、該項目的特約研究員塔斯努瓦?馬哈賈賓(Tasnuva Mahjabin)表示,可能有多種因素促成了這些結果。Mahjabin說:「水足跡的消費和生產與城市規模變化的城市經濟活動的組成有關,這表明大城市更傾向於服務型,對第二產業的影響較小。」「這使得大城市通過將水資源密集型的經濟活動轉移到人口較少的地區,從而減少了水足跡。」

儘管總體用水量與城市規模的關係有所下降,但研究人員指出,並非所有類型的用水量都能產生更有效的碳足跡。來自地表或地下水資源的水主要反映了與水有關的天氣模式,與人口關係不大。然而,降水所消耗的水量對消費的貢獻是積極的——通過將食物消耗對人口的依賴轉移到水足跡上——以及消極的——通過增加多樣性。

確實出現了幾個例外。以新奧爾良為例,與這一趨勢相比,其面積和人口的水足跡要大得多,而拉斯維加斯的水足跡產量則遠低於平均水平。研究小組正在追蹤這些發現的複雜性,以便更準確地分析結果。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他們的發現來衡量城市,並可能設定現實的目標來支持減少水足跡戰略的發展。這一信息也可能對決策者和城市規劃者有價值,他們關心的是設計支持水資源可持續性的經濟激勵措施。格雷迪說:「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城市可能會發起一場強有力的運動,要求人們縮短淋浴時間,減少用水量,但他們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食品生產商。」「這未必是件壞事,但如果你把這些事情放在一起看,你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如何管理有限的資源,以及如何優先使用這些資源。」

未來,研究人員計劃通過整合更多的地點,包括向不同地區提供電力所需的用水量,使他們的分析更加有力。他們還想分析網路彈性和網路風險。最終,他們希望創建一個平台,不僅公眾可以調查聯繫,政府也可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面手 的精彩文章:

全球變暖:過去令人擔憂的教訓
催化劑的進步可以導致經濟的燃料電池

TAG:多面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