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想到上班就頭疼?心理壓力與心腦血管風險升30%有關

一想到上班就頭疼?心理壓力與心腦血管風險升30%有關

  來源:奇點網


  近日,來自《循環:心血管質量和結果》的一項研究真真兒是扎心了[1]。22萬人4.7年隨訪顯示,隨著心理壓力的增加,中風和心梗的絕對風險都在增加,簡直壓力如山壓垮我身!與心理壓力較小的人群相比,「鴨梨山大」的中年男女心梗風險分別增加30%和18%,中風風險則分別增加了24%和44%!


  別說了,先給我call個120……

  研究納入了221677名45歲以上的志願者,其中男性102039名,平均年齡為62歲;女性119638名,平均年齡60歲。這些人此前從沒有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發作。


  通過10項凱斯勒心理痛苦量表(K10)的結果,研究者把參與者分成了三組,分別是壓力低、壓力中等和壓力高/超高。


  首先,女性比男性的心理壓力更大,17.3%的女性出現了中度心理困擾,男性為14.8%。8.1%的女性出現了高/超高等級的心理困擾,男性為6.3%。另外,不管性別如何,年紀較輕的人壓力大的幾率更高。


這就是K10表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壓力大不大呢

這就是K10表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壓力大不大呢


  不可質疑的是,中風和心梗發作的絕對風險確實與心理壓力相關,隨著壓力的增長,疾病發作的絕對風險會逐漸升高,男性風險要比女性更高。有趣的是,在45-79歲的男性中,疾病風險和年齡關係並不大;女性的發病風險則會隨年齡增加,可見二者的發病機理可能存在不同。


  當然有讀者可能要問了,心理壓力大的人,很可能社會經濟地位就比較低啊,工作可能更忙生活更不規律啊,為了緩解壓力很可能會吃高熱量食物啊(對對對就是我本人)……這些都是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因素,並不能單單認為是心理壓力本身帶來的疾病風險!


  當然,研究者也考慮到這一點了,所以也是特別進行了好幾組涉及不同影響因素的分析,比如說第一組只考慮了年齡;第二組在第一組的基礎上增加了社會人口因素,比如收入啊、教育水平啊這樣的因素;第三組在第二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與疾病相關的生活習慣因素,比如吸煙、飲酒、BMI、吃蔬菜和魚等等;第四組則是在第三組的基礎上又繼續增加了既往病史和家庭病史。


  這麼複雜的分析模型,可以說是相當全面啦!

這張圖裡好多數據劇透啦!

這張圖裡好多數據劇透啦!


  分析結果可以說是十分嚇人了。按照第二組的分析模型,與低壓人群相比,45-79歲的中年男性,只要感到中等的心理壓力,心肌梗死的風險就會增加28%,如果真的覺得「壓力山大」,風險便會飆升至60%!


  對女性來說數據也是相似的,不過女性組中中等壓力的相對風險沒有顯著性差異,或許女性對心理壓力抗性更強一些吧。


  在中風方面也是一樣,第二組模型分析結果顯示,中等心理壓力的男性中風風險升高14%,超高壓力男性則升高至37%;中等心理壓力女性風險升高31%,高壓女性升高至81%!

  這也太嚇人了叭


  研究者不斷地增加調整因素之後,風險數值有所下降,不過還是可以看出,心理壓力和疾病風險絕對存在聯繫。在最終的全面調整模型中,與心理壓力較小的人群相比,高壓的中年男女心梗風險分別增加30%和18%,中風風險則分別增加了24%和44%。



  相信大家對心理壓力這個詞絕不陌生,只是此前科學家一直都沒有系統地把它和生理問題聯繫到一起。

  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心理壓力的增加可能與多種疾病風險增加有關[2 ,3],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更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壓力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耐葯、以及轉移[4]。目前也有聲音認為臨床應當將心理壓力作為預測肺癌患者死亡風險的一個指標[5]。



  脫髮、身材發福、工作壓力、各種貸款、養老、養娃、養自己……中年人每天面臨著各種內憂與外患,處處都是中年危機。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從自身出發去減少這些心理壓力呢!奇點糕整理了以下小建議!


  保證充足的睡眠: 美國疾病管理預防中心調查發現,充足睡眠不僅有益美容,也能改善健康狀態,減輕心理壓力。


  多運動:運動能減少皮質醇的分泌,有助緩解壓力[6]。皮質醇是人在感覺不安、憤怒或恐怖時,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激素。


  冥想:諸多研究顯示,冥想有各種好處,如緩解壓力、降血壓、預防抑鬱症複發等等[7]。


  開懷大笑:笑具有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和生活質量等方面的益處[8]。


  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有很多種,適合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其實吧,生而為人,哪能沒有點壓力呢。化壓力為動力,讓自己慢慢變得強大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人類不是重返月球 而是向月球前進
張小平離職影響中國登月?研究院院長這樣回應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