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在牛津大學怎麼逛最高效?如何規劃遊覽線路?答案全在這裡

在牛津大學怎麼逛最高效?如何規劃遊覽線路?答案全在這裡

上一篇:牛津大學最魔幻的食堂、最壯闊的方庭和最奇葩的習俗

Long Long Journey

Amarantine [Christmas Edition]

Enya

00:00/03:17

想高效地參觀牛津大學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如果只在各個學院外圍轉轉當然容易,找個地圖規劃一下線路就OK了,但是許多景緻要到院內才能一睹芳容。那麼問題來了,哪幾所學院值得一入,時間上又怎麼安排呢?經過我的一番研究,按推薦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

基督教堂學院:周一至六10:00-17:00,周日14:00-17:00;食堂大廳中午11:45(周六日10:00)-14:00為本校學生或住校客人用餐時間,不對外開放;門票7-8月10英鎊,其餘月份8英鎊

莫德林學院:6月最後一個周一至9月最後一個周四10:00-19:00,其餘月份13:00-18:00,個別節日關閉;門票6英鎊

墨頓學院:周一至五14:00-17:00,周六日10:00-17:00,個別節日關閉;門票3英鎊

還有一個需要買票的是聖瑪麗大學教堂鐘樓,周一至六9:00-17:00,周日12:00-17:00,7-8月全周18:00關門;教堂免費,登塔4英鎊

頭一個我們已經參觀完了,按說從基督教堂學院畫廊附近的坎特伯雷門出去不遠就是墨頓學院,但它下午兩點才允許參觀,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先去聖瑪麗大學教堂,然後莫德林,下午再過來參觀墨頓。

從坎特伯雷門出來,斜對面是創建於1326年的奧里爾學院,學院不大但也收門票,果斷放棄。它門前小路向北正對的就是聖瑪麗大學教堂。

這個教堂的鐘樓位於牛津核心教學區的中央,登上去環視,其視野比在牛津其它任何地方都更理想。

教堂最早建於盎格魯-撒克遜時代,被認為是牛津大學的第一幢建築。現在的主體建築多為15世紀末重建,開在高街上的南門為英國建築和雕塑家尼古拉斯?斯通(Nicholas Stone,1586-1647)於1637年設計。

很有意思的是他融合了哥特式的扇形拱頂和巴洛克式的華麗裝飾,讓這座門看起來與眾不同。

教堂內部比較普通,據說13世紀時用這個地方給學生授予學位,相當於學校的禮堂,樓上最早曾作為學校的首座圖書館,直到17世紀這裡才恢復教堂的單一職能。

教堂在重建中保留了一些古董裝飾。

與一般教堂不同的是,這裡的西邊沒有開門,只裝了一扇窗。

塔樓建於1270年,是現存建築中最古老的部分,127級台階直通塔頂。

塔頂過道很狹窄,剛好夠兩個人錯身。正北方向是俯瞰瑞德克利夫圖書館的絕佳位置。

東北方向有雙塔的是萬靈學院。這所學院建於1438年,只招收研究學者(Fellow),沒有本科生。著名的建築家克里斯多佛·雷恩21歲研究生一畢業就進入萬靈學院做了研究學者。在方庭北側可以看到他為萬靈學院設計的日晷。

院內的雙塔由尼古拉斯·霍克斯穆爾設計,我們已經見過他的很多作品了,包括肯辛頓宮的橘園、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西塔和牛津的克拉倫登樓。我們去的那天正趕上方庭的草坪整修,照片怎麼拍都不好看,於是從網上找了一張,這是站在西門口拍攝的雙塔。

正東可以看到近處的王后學院和遠處的莫德林學院。

南邊高街對面就是奧里爾學院。

遠處是墨頓學院的教堂和鐘樓。

西南是基督教堂學院,教堂和湯姆塔都清晰可見。

西邊近處是創建於1509年的青銅鼻學院,遠處帶圓柱廊的鐘樓屬於創建於1427年的林肯學院。我記得當時不知道鐘樓是哪,正好有位老奶奶帶個孫女指著每處建築講解,我就向她請教。老奶奶非常認真地給我講了一大堆,我沒完全聽懂,但有兩點讓我將信將疑,她說那以前是教堂的鐘樓,現在改做圖書館了;它不是專業建築師設計的,所以弄了個希臘式的亭子。

真的假的呀?圖書館?業餘的?回來後我重新查了一下,這個造型獨特,帶有古典主義風格的鐘樓真的出自一位業餘建築師之手,他就是1689-1710年任基督教堂學院院長的亨利·阿爾德里奇(Henry Aldrich,1647-1710)。這位院長是專業的神學家和哲學家,但他在建築和音樂方面也同樣很有研究。基督教堂學院派克沃特方庭的三面圍合式建築就是他設計的。1700年這個位置的諸聖堂鐘樓倒塌,阿爾德里奇自告奮勇,交出了這個設計。現在鐘樓連同所屬的聖公會諸聖堂都劃歸林肯學院改做圖書館了。佩服這位院長,也佩服那位神奇老太!

西北方向是創建於1314年的艾克賽特學院,錢鍾書先生當年就在這所學院就讀。

轉了一圈,光看周邊了,其實我們所處的鐘樓本身也很漂亮。

下去後我們到北邊的博德利圖書館轉了轉,它是牛津大學的主圖書館,僅次於倫敦大英圖書館位列英國第二。如果單看這裡覺得不大,其實博德利圖書館現在有很多處,遍布整個牛津大學,與各學院圖書館組成龐大的圖書館系統,而這裡最古老,又被稱為老博德利圖書館。它以1598年捐款捐書重振牛津大學圖書館的前墨頓學院研究學者托馬斯·博德利(Thomas Bodley,1545-1613)命名。

圖書館西部的「工」字形建築為15世紀建造的神學院大樓,它與東部17世紀建造的另外三幢建築圍合成一個方庭。

方庭西頭立著博德利的銅像。

銅像正對的方庭東口被稱為五柱式塔,從方庭內看這座塔的五層分別採用五種羅馬柱式裝飾,自下而上依次為塔司乾式、多立克式、愛奧尼式、科林斯式和組合式,相當於為學習羅馬柱式的同學提供了一個範例。

這裡也是可以參觀的,它分很多種導覽游,在專人帶領下參觀,英文講解,30分鐘的迷你版6英鎊,60分鐘的標準版8英鎊,90分鐘的擴展版14英鎊,參觀的範圍和場次各不相同,其中擴展版的還包括瑞德克利夫圖書館,具體可參考官網。

我們沒進去看,就在方庭里轉了轉,話說這門口的裝飾還挺有意思的,也不知是哪位先人的頭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蟲游世界 的精彩文章:

馬車能有多奢華?把歐洲最漂亮的馬車集中給你看,個個都是工藝品
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3:墓碑上的古典藝術,兩千年前的人文關懷

TAG:書蟲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