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心學大師王陽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該咋地?

心學大師王陽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該咋地?

王陽明是儒家心學大師,他以偉大的文治武功,被譽為古今之完人。王陽明進一步發展了孟子、陸九淵的心學學說,並加以發揚光大,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學,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讓人們從對外界的、功利的、世俗的求索中,重新發現自己的內心,用心體悟世界,從而獲得心靈主體的自由和大徹大悟。王陽明的心學,在儒家的歷史風煙中,若天風海濤撲面而來,成為儒家的創新者和推動者,成為儒家振興的一個里程碑,而王陽明本人,也被譽為聖人,而受到頂禮膜拜。

心學大師王陽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該咋地?

王陽明的成功,其實是他立志、意志和用心悟道的成功。他的那些偉大的文治武功,離不開他的心學的滋養。雖然心學是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但理解它並不很難。他重視心即自我意識的作用,認為只有重新回到內心,發現自己的內心,澄明自己的內心,認識了自我,認識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良知,認識到通過自己的致良知,人人可以為堯舜。如此駕馭了內心,才能駕馭人生駕馭世界。

在喧囂的世界中,人會遇到無數的困擾和誘惑,位子不夠高、孩子不夠聰明、老婆不夠賢惠漂亮、錢不夠多等等。總之人生會有很多的不如意,看似是由外界環境所引起的,其實都是源自於我們內心的魔障。這個魔障,就是對心的陌生和疏離,就是對慾望的過多順從,對利益的過多求索。而按照良知學說的創始人孟子的說法,過多的、不合理的慾望會遮蔽我們的良知,失去了良知,我們就失去了做人的依據,因為,人與禽獸之間的區別,就在於禽獸只有本能,而人類有良知。而王陽明的致良知的學說,就是建立在孟子的人性善和良知理論的基礎上的。既然人類有良知,我們就要致良知,生命的意義在於努力認識、發現、挖掘並擴而充之我們內心深處的良知。

王陽明經常鼓勵人們,「人人胸中各有聖人,只是自信不及,都自埋到了」。原來,我們人人都有聖人之質,但是我們不自信,沒有發現而已。那麼如何才能像孟子所說的那樣「人皆可以為堯舜」?那就是致良知,那就是知行合一。所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現代人修心、靜心、安心立命的大智慧。

其實,王陽明雖然號稱是心學大師和明朝一哥,備受後人景仰,其實在那個時代,王陽明的人生基本上是在凄風殘雨中度過。他有過失敗,有過彷徨,有過極端的孤獨,有過生命朝不保夕的恐懼;他經歷過背叛,捱過板子,遭人暗殺,被人詆毀,他如何從地獄深處掀開一個蓋子,艱難地走向光明?這一切都要靠心的領悟。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修心的過程,其實就是發現自己的良知、空明見性的過程,用佛家的話說就是破除我執的過程,是克制慾望、看淡一切、破除恐懼、憂愁、鬱鬱寡歡、患得患失的過程。王陽明在他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刻——僅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寧王之亂,但是在輝煌的反面,遭遇了人生中的大麻煩,朝中有些官員在背後詆毀他,一時間讒言四起。這個時候,王陽明寫了一首詩,叫「啾啾吟」,給自己點亮了暗夜中的一盞燈,在這盞明燈上,分明刻寫者儒家的三達德:「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寫著道家的清靜無為和佛家的破除我執的大解脫,寫著當生活欺騙了你的時候,你所應該具有的大智慧。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戚戚眉雙愁?

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

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

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

西家兒童不識虎,執竿驅虎如驅牛。

痴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此時的王陽明,彷彿置身於懸崖之上,受到宵小之徒的謾罵圍攻,但他不懼不憂,彷彿植根於危岩之上的青松,縱然風大雨急,依然挺立。充分展現了一個智者不憂不懼的偉大境界。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戚戚眉雙愁?

孔子推崇君子人格,他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底無私天地寬,而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他們內心陰暗,善於使用陰謀詭計。這是兩種人生境界的差別。孔子還說過,「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王陽明這首詩的第一句,說的就是孔子的三達德。既然是智者,就應該能夠通過黑暗尋找光明,那又何來迷惑?既然是仁者,就能夠包容一切,那又何來憂愁呢?面對人生的不如意,面對小人的讒言和詆毀,又何必像個小人那樣,眉頭緊鎖愁容滿面呢?

心學大師王陽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該咋地?

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

人生在世,痛苦的根源其實在於一個爭字,既然智者仁者能夠放下一切包容一切看透一切,那麼哪怕是荊棘密布的小路,我們也能如閑庭信步一般,走出美麗的心情和風景。王維說「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沒有絕望,就沒有絕路,有的只是與眾不同的風景。道家認為,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要認識到,有些事情非人力之所能及,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事情,就讓它隨風而去吧。你又何必擔心明天的太陽不會照常升起呢?所以,用王陽明的話說,我們只要抓住致良知的關鍵,盡人事知天命就行了。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

這句話仍然來自於論語。孔子告訴自己的弟子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意思是機會來臨時,我就出來做官做出一番大事業,當沒有機會的時候,我就管理好我自己,完善自己的內心而韜光養晦。正如孟子所說的那樣,一個君子就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蘇東坡也說過:「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斗尊前。」王陽明把自己看作是孔子和顏淵,本身也契合了人人都可以做個聖人的理想。孔子說富貴於我如浮雲,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可以影響自己的心境呢?此時的王陽明已經看淡一切,人的生命就像是一隻小船,漂浮在無邊無際的太空之中,無憂無懼無愁,恰如蘇東坡所說的那樣,心如不系之舟,隨處飄蕩,這就是一種大自由的境界。

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

君子生在天地之間,本就光明磊落,沒有私慾,所以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所以能致良知,怎麼可能像個身穿囚衣的囚犯,被恐懼所束縛呢?

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

千金之珠和鐲鏤本是名貴之物,但在我心裡,它就是個物體,與凡物無異,我可以用它打鳥刨地,如此拿得起放的得下,絕無滯礙,絕不執著,正所謂富貴於我如浮雲。

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

痴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老頭子怕老虎,卻被老虎吃掉,孩子不知道是虎,不知道懼怕,反而拿著棍子像趕牛一樣驅趕老虎。這說明勇氣的重要。有些事情,你怕什麼就來什麼,躲也躲不掉,不用勇敢地迎上去。若能做到勇者無懼,那麼一切的流言蜚語都是被風吹散的浮雲。無知的人怕被噎死,乾脆不吃東西反被餓死,愚蠢的人怕被淹死,乾脆自己淹死自己,這不就是愚蠢至極的行為嗎。

心學大師王陽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該咋地?

讓我們來看最後一句:

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人生若能知心知命知天命,洞徹心機和天機,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到哪都是洒脫的,而不用左顧右盼,不用心急如焚,不用狼奔豕突。你又何必在乎那些罵你的人呢,就把他們當作是鳥雀無聊的叫聲吧。

既然我心光明,一切無需多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國學 的精彩文章:

古代地痞流氓的七大作惡手段!古今通用,請遠離垃圾人!
老子為什麼說上善若水?水的生存哲學能為人生帶來哪些啟示?

TAG:好玩的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