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六大癥狀一出現,就是胃出問題了,送你2個養胃法,保胃健康!

六大癥狀一出現,就是胃出問題了,送你2個養胃法,保胃健康!

一般來說,如果被疾病纏上了,身體會明顯的感到不適,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因為體內情況的好壞出現不同的癥狀。

如果你的胃出現了毛病,不管是小病如胃痛、胃脹、胃酸,還是大病如胃潰瘍、胃癌等,身體都會以不同的癥狀提醒你:注意養胃了。

六大典型癥狀,提醒你的胃出問題了:

1,臉色暗淡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

2,鼻頭髮紅

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

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3,睡覺時流口水

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里,不會溢出。

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流口水,可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4,唇無血色、乾燥

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乾濕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5,心慌、健忘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6,便秘情況

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胃不好,全靠養,這幾種養胃茶,喝起來!

一:沙棘辣根葉茶

沙棘辣根葉茶是很多人都喜歡喝的一種茶,不僅口味清新,而且還有養胃的功效。

沙棘辣根葉茶中的成分如沙棘、辣木葉、丁香、肉桂、茯苓、山藥等都有養胃的功能。

每天能夠用這些成分泡水代茶飲,堅持一段時間,胃寒、胃脹、胃痛等胃不適的癥狀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

二:紅棗茶

紅棗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同時,對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做法:將紅棗洗凈切碎,鍋內下適量的水和姜加鹽用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30分鐘,把姜拿出,加粗砂糖煮化。

功效:健脾胃,補氣血,尤其適合女性養生食用。

三:山楂蜜茶

山楂:消食健脾,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C,所含的脂肪酸能夠促進脂肪消化

做法:鮮山楂30克、蜂蜜適量。將鮮山楂果研碎去籽,用開水沖泡果肉15分鐘,再過濾取汁,最後依據個人口味調入蜂蜜即可。每日2劑,代茶飲。

功效:具有消食化積、強健脾胃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者。

四:生薑紅茶

做法:將生薑切片待用,用九十度以上的開水,沖泡一杯紅茶,把之前準備好的生薑放入紅茶中,加入適量蜂蜜,蓋上杯蓋幾分鐘後即可。

功效:紅茶能夠養胃。胃腸不好的人,紅茶是茶品中的首選,生薑含多種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去濕活血、暖胃、止嘔、消除體內垃圾等作用。

胃不好,全靠養,這幾個養胃穴位,學起來!

一:中脘穴

中脘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

指壓時仰卧,放鬆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複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胃痛時用指壓法按摩中脘穴,可以止痛。

二:下脘穴

下脘於腹部,距離脾胃很近。

中醫有個選穴原則,叫「臨近選章門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圍和附近選穴。

三:大陵穴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

四: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

四縫原本被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今後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五:足三里

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

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六:內關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

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可以按此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夏寒 的精彩文章:

這四種常見的癥狀,小心是胃癌找上門!及早得到治療,需要這麼做

TAG:健康夏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