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黃巢之亂,門閥士族會一直存在嗎?| 轉載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啟風居」,已獲作者授權。
2017年有關中國古代史的新書里,《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是很惹人注目的一本,很多中文媒體除刊發書評外,還採訪了該書作者譚凱。其中有文章說,中國門閥大族「在十世紀的完全消失,長期以來困擾著歷史學者」,而譚凱「解開了他們消失的謎團」。
言下之意至少是,本書在此問題上有所創見。一讀之下才發現,以上評論實在有過譽之嫌。
核心觀點並無新意
譚凱(Nicolas Tackett)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他的導師韓明士(Robert Hymes)和師祖郝若貝(Robert Hartwell)都是研究唐宋時期精英的名家,對中國學術發展,起到過不小影響。
譚凱在《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一書中,利用自己搜集的3000多方墓志銘和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CIS),以「大數據」手段,勾勒出唐朝士族的分布及其興衰情況。在譚凱看來,黃巢之亂是導致士族消亡的唯一原因。
在接受採訪時,譚凱曾說
「我讀博士時,對一些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卻並非獨見,是別人說過的,如果我看他們看過的史料,我的結果肯定會和他們雷同,所以我覺得,看一些其他的史料,比如墓誌,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讓人失望的是,他利用墓誌得出的結論依然和前人雷同。
早在1959年,孫國棟就指出
「唐代自僖、昭以後,政局極度混亂,先有黃巢之亂,繼有五代之紛爭……在此政治、社會大動亂中,最受摧殘者當為衣冠舊族」,力證「唐代門第至北宋零落凈盡」。如今,一些史書中的說法,如「唐末五代之亂……而世系無所考」。
「五季之亂,譜諜散失……不知有郡望者蓋五六百年矣」等,也常被引用。士族毀於唐末戰亂的觀點,恐怕已是學界共識,很少有人會再去追溯安史之亂的影響。
至於譚凱在《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中使用的社會學研究方法——通過翻查史料,彙集人物郡望、官職等信息,以分析魏晉至唐朝官員的士族比例,孫國棟、毛漢光、姜士彬(David G. Johnson)等中外學者早都用過,稱不上有多新穎。
他們中的一些人,比如台灣學者毛漢光,也同樣重視墓志銘的使用,他「認為墓志銘應該是屬於中下階的士族和官吏,這絕對可以補史書的不足,可以建立中下階層的整個社會體系」,並整理出一本《唐代墓志銘彙編附考》。毛漢光當年得出的結論是,士族在唐朝依舊維持權力地位,譚凱觀點與之相同。
客觀來說,譚凱的主要創新之處僅在於,他首次大規模使用新出土墓志銘,並結合「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和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等新技術手段,為後來者打開了一種新思路。因此,《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更多的是方法論上的意義。
一些觀點難以服眾
在對本書略感失望後,曾去翻查有關此書的學術評論,發現在中文版問世前,已有幾位中國學者閱讀了哈佛大學出版社的原版(The Destruction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Aristocracy),並提出一些意見。
復旦大學的王晶在《重繪中古士族的衰亡史》中指出,譚凱所利用的唐朝墓志銘,主要出土於兩京地區,
「本書論述的精英權力地理的分布特點與唐代墓誌的分布呈現相關,譚凱所得出的結論到底是一種實際的存在,還是由於材料分布的特點所造成的一種表象,是值得慎重思考的。」
此外還有殷守甫的書評《中國中世貴族的解體》等。
譚凱的所有觀點中,最惹人非議的是,他認為,如果沒有黃巢之亂這一偶然因素,唐朝士族會一直存在下去。在譚凱看來,唐朝通過科舉做官的依舊大都是士族子弟,他們在和寒族的競爭中佔盡優勢,因此科舉並不能起到瓦解門閥政治,及促進階層流動的作用。
事實上,科舉制的發展,至少帶來兩個變化,首先逐步讓官職無法世襲,韓昇在《科舉制與唐代社會階層的變遷》中曾拿河東裴氏、隴西李氏、范陽盧氏等士族舉例,說明其族人雖然能通過祖蔭入仕,但大都當著縣令這樣的小官,想要出任朝廷大員,就必須通過科舉了。
其次,唐朝寒族確實在科舉制中獲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機會。這種情況下,科舉制一旦完善,並增加錄取人數,那麼士族必然會逐漸喪失大部分政治優勢,被迫和寒族平等競爭。在科舉勃興的北宋,唐朝舊士族銷聲匿跡,新產生的少數大族也遠遠不能壟斷官職。
綜而言之,譚凱所著《中古中國門閥大族得消亡》,確是近年來歐美學歷史界有分量的一部作品,一方面用大量材料,佐證了黃巢對唐朝士族的毀滅性衝擊,另一方面也已其別具一格得研究方法,給人留下諸多啟發。只是此種價值,並不具學術觀點上的獨創性。
那些希望通過這本書,刷新既有歷史認知的讀者,難免是要失望地合上書了。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