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作者:多多黛


1

因為崗位調換,朋友梅休了一周的假。之前,因為工作忙,陪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所以,這一次梅計劃全身心陪娃,好好當媽。

可自從休假那天開始,梅發現,平時那個乖巧、懂事的小娃不見了,兒子在自己面前各種「作」,幾天下來,生了一肚子的氣。

比如,


早上起床非要媽媽穿衣服;

吃早飯非要媽媽喂;

走路非要媽媽抱;

玩玩具非要媽媽陪;

拉完粑粑非要媽媽擦屁股;

……

而這些事情,別人誰都不能做,只能媽媽來做!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幾天下來,姥姥發話了:「平時你不在家,孩子可聽話了。你一在家,什麼都不行了!」

看著兒子各種「作」,梅也是心力交瘁。兒子平時雖然由老媽帶,但是,獨立性一直很好,自己穿衣、穿鞋、吃飯,人見人誇。這幾天怎麼就退化了呢?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2

《美國育兒百科》這樣解釋孩子「黏人」的行為:

如果媽媽不在家,當家人或看護人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時,其實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但在媽媽面前,孩子會很想嘗試各種事情,哪怕是耍無賴耍混,甚至是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當他哭時,你會憐惜;引導麻煩時,你會幫他解決。

媽媽在家時孩子「黏人」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對媽媽足夠的信任

當媽媽不在家,孩子是乖乖寶,內心縱然有千萬種不樂意,可是,也要各種「裝」。因為小小的腦袋,大大的思想,明白眼前這個人不是媽媽,不可能什麼都由著我。

即使是不諳世事的孩子,他們也是懂得和平相處的原則,他會把自己的小脾氣收斂得很好。

你說不吃糖,可以,不吃糖。

你說好好吃飯,也行,聽你的。

因為不了解,不信任,所以不去試探和挑戰對方的底線。

但在媽面前就不一樣了。媽媽是帶我看這個世界的人,我的喜怒哀樂,她全知道,我信任她,她也理解我。

所以,面對孩子的撒潑和各種要求,老母親也只能默念三遍:「親生的。」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把媽媽當成「樹洞」

當孩子和媽媽分離了一天,那種隱忍的心情也到了極限,看到最親愛的老母親回來,自然是要撒嬌、賣萌、無賴一下。

知乎上有人說:媽媽是孩子最親密的懷抱,最幸福的依偎,是最可靠的依賴。

在家裡有什麼小委屈,這種情緒可能不會對別人表露出來,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但是,在媽媽面前就不一樣了,會全盤托出,只為了那一句:「媽媽知道了。」

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去接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都想你了,我愛你。」

兒子會告訴我在幼兒園發生的一些小事情。誰拿了他的彩筆;誰碰了他沒有說對不起;誰不聽老師話被評批......

這些這話他不會告訴老師,但是,只要看到我都會說。

對於孩子來說,有些話只會和媽媽說,因為媽媽是他們的專屬「樹洞」。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想得到媽媽的關注

瑪利亞·蒙特梭利說:兒童應該得到成人專註的愛,而不是成人忙於生活殘餘的愛。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渴望的就是媽媽的陪伴,可能因為在「乖」的狀態下會被忽略,所以才會用這麼一個「作」的方式,去吸引媽媽的注意。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當哭鬧能引起媽媽的關注,他們便會開始頻繁用這方式。

剛上幼兒園的那一段時間,兒子玩玩具,我在收拾家裡,他會時不時地假哭一下。

我會關心地問:「怎麼了?」

他看著我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是想讓你看看我。」

兒童心理學家說,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父母用肢體表達愛。

你發現了嗎?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3

養了一個「黏人」的孩子,其實這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心理學家把母嬰依戀關係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安全型、迴避型、拒絕型、混亂型。


安全性依戀:孩子在媽媽離開後可能會哭鬧,或者是奮力挽留媽媽,但在媽媽再次回來之後,會「不計前嫌」地表達對媽媽的愛,要求抱抱,對媽媽提各種的要求,抱括撒嬌、哭鬧、無理取鬧。

迴避型依戀:像是被「傷透心」的感覺,對於媽媽的走和回反應不大,不關心媽媽的離開,在媽媽回家之後,也不會主動靠近。

拒絕型依戀:對於媽媽的離開,孩子非常在意,會哭鬧,但是,在媽媽回來之後,又要「傲嬌」一番,讓媽媽看到自己很生氣,不會輕易被安撫。

混亂型依戀:這一類的孩子很矛盾,想要媽媽,但面對媽媽回來,被媽媽擁抱也會不開心,被關注也是冷冰冰的態度。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由此可見,對於媽媽在家會哭會鬧的孩子,才是安全型母嬰依戀關係。

孩子撒嬌、賣萌、提出各種要求,是因為他對於自己和媽媽關係的判定,是一個積極的和正向的。

如果孩子在媽媽面前有「行為倒退」的時候,完全是因為一種「示愛」的方式,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關注和疼愛。

這時候,不要責備孩子,蹲下身,給他們一個擁抱,或者親一親他的額頭,告訴他們——媽媽很愛你。

如果孩子「作」得有點過分,也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可是,你剛才做的事媽媽不喜歡,希望你以後不要這樣了。」

建議平時媽媽可以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回到家之後,有特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屬於你們的遊戲。


那些黏媽媽的孩子,心裡都想的啥?


德國心理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孩子「黏人」沒有別的要求,只是希望媽媽可以多愛自己一些,媽媽的愛多多益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