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洋戰爭早期美軍的「全甲板攻擊」航母戰術

太平洋戰爭早期美軍的「全甲板攻擊」航母戰術

1941 年12 月7 日珍珠港戰役中,日本海軍航空兵集中6 艘主力艦隊航母突襲了駐紮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一番炸彈、魚雷將美軍的戰列艦隊打進了珍珠港海底的爛泥里,也打殘了美、日兩軍戰前關於未來海戰的各種設想。美國人不得不硬著頭皮讓原本作為機動打擊力量的快速航母艦隊替代戰列艦隊,承擔起海軍進攻主力的使命。而將戰列艦視為鎮國之寶、捨不得輕易使用的日本海軍也驅使著他們的航母機動部隊去東征西討。於是,遵循「全甲板攻擊」戰術理論的美國海軍航母部隊與秉持「航母集中主義」的日本海軍機動部隊在大洋上展開了慘烈的對撞。美國海軍前二十年對海軍航空兵戰術的探索將在戰場上經受最真實的考驗。

其實航空母艦最初並不是用來戰鬥的,它最主要的任務是偵察以及支援戰列艦隊。在那個時代,艦載觀測機的主要任務是為戰列艦上的巨炮提供偵察和校射支援。尤其是校射,是艦載觀測機最重要的任務。當時的艦炮其最大射程已經超出目視觀察的極限,只有飛機才能飛到艦炮的最大射程處觀察彈著點,並通過無線電進行糾偏。當然,敵人的艦載觀測機也是要打掉的,但這只是艦載觀測機的一項輔助性的任務而已,攻擊任務更多地被交給艦載戰鬥機來執行。艦載戰鬥機的任務是擊落凌空的敵方偵察機和觀測機,防止己方戰列艦遭到敵方重炮的打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已經向全世界展示了飛機上艦的廣闊前景。戰後,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的各海軍列強都意識到,艦載航空兵已經成了未來海軍不可或缺的一員。

攝於1928 年5 月的「蘭利」號照片,其甲板上此時停放了總計34 架飛機,不過此時該艦是無法起降飛機的。

1919 年7 月,美國海軍得到撥款,將一艘運煤船「木星」號改造成實驗性的航空母艦。這就是美國海軍航母帝國的開端——CV-1「蘭利」號,之後便有了1927 年服役的兩艘「列剋星敦」級的大型艦隊航母。問題是,光靠偵察和支援隊友是出不了頭的,何況航空先驅和海軍將領們也希望這些「帝國海軍的雄鷹」能夠擁有尖銳的利爪。於是我們看到,英國皇家海軍第一艘航母「暴怒」號在1917 年出動「駱駝」式艦載戰鬥機時,成功突襲並炸毀了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基地;而以伴隨戰列艦隊行動為目的的英軍第二艘航母「百眼巨人」號就直接搭載有魚雷攻擊機,不過1920 年時的飛機還很弱小,即使付出飛行性能極差的代價,也只能搭載直徑為324 毫米的輕型魚雷。因此,英軍對這種艦載魚雷機的戰術定位是:「通過適時的魚雷攻擊,爭取打亂敵方戰列艦隊的陣型」——換言之,想打沉敵方主力艦就不必了。畢竟魚雷打擊的是戰艦水線以下的命門,隨著航空技術的逐步發展,艦載魚雷機可搭載的魚雷威力越來越大,後來成了二戰中最具威力的艦載機攻艦武器之一。除了魚雷,還有炸彈呢?小型炸彈雖然足以重創敵艦的上層建築,幫助戰列艦作戰,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些水平投放的炸彈幾乎不可能擊中高速規避機動中的軍艦。

轉機很快到來——俯衝轟炸機出現了。1917 年,英國人首次在實戰中成功使用了「俯衝轟炸」戰術。但隨著「空軍制勝論」的盛行,列強空軍(包括美國陸軍航空隊)越來越關注那些據說能獨自打贏整場戰爭的重型水平轟炸機,「俯衝轟炸」之類的「小把戲」便失了寵。於是,重振「俯衝轟炸」戰術的重任便落到了美國海軍身上。20 世紀20 年代後期,隨著航空母艦和艦載航空兵的興起,被轟炸軍艦難題困擾的美國海軍又開始重新審視「俯衝轟炸」這一曾經行之有效的戰術。他們把試驗地點放在了北島海軍航空站,主角是VF-2 戰鬥中隊的寇蒂斯F6C 戰鬥機,牽頭人是美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的創始人、「全甲板攻擊」理論的首創者——大名鼎鼎的約瑟夫·梅森·里夫斯上校。

1926 年10 月,初步具備俯衝轟炸能力的VF-2 中隊在世人面前小小地露了一次臉:他們從加州的長灘基地起飛,在3647 米的高度上模擬攻擊了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F.D. 瓦格納將軍記述了這次演習:這是一場我們聞所未聞的「俯衝轟炸」,戰列艦長們對此的反映最有趣……大家都認為這是一種無法抵禦的進攻戰法。對此,飛行員們的反應則是:前幾日的試驗證明了這種攻擊方式可以為機槍和炸彈的攻擊提供無與倫比的準確性。現在大家對此充滿了熱情,都想儘快讓部隊訓練並掌握這種戰法。這種熱情很快就讓美國海軍站在了「俯衝轟炸」戰術發展的最前沿。英國海軍、日本海軍和德國空軍見狀,也不遑多讓,緊隨其後。航空兵第一次具備了用炸彈攻擊航行中的軍艦的能力。

1932 年7 月1 日,停泊在錨地中的兩艘「列剋星敦」級航母。當此之時,兩艦所組成的編隊無疑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航空力量。

全甲板攻擊

20 世紀20 年代,飛機搭載的小型炸彈還不足以擊沉水平裝甲堅實的戰列艦。但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薄弱,很容易成為空中打擊的理想目標——只需投下兩枚炸彈封住飛行甲板的前、後兩端,就算航母航速再快,也只有逃跑的命。

更要命的是,20 世紀20—30 年代的艦載戰鬥機也難以有效攔截對手發起的空襲。早在1927 年美國海軍組織的第七次「艦隊問題」大演習中,美國人就發現艦載戰鬥機根本不能在遠距離內形成綿亘有效的警戒線。憑藉飛機200 公里以上的時速,對方機群極有可能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突破到軍艦瞭望哨的觀察範圍內。想在這麼近的距離內阻擋飛機,根本不可能。航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用炸彈封住自己的飛行甲板。如果這時還能擊落幾架敵軍飛機作為陪葬,就算不錯的了。這就是所謂的「戰鬥機無用論」。

既然「被發現等於被摧毀」,咱們還是想想怎樣才能不被發現吧。精明的美國人在十幾次「艦隊問題」大演練後得出結論:不應該將多艘航母組成大編隊作戰,也不該將航母編隊固定在主力艦隊近旁,那樣目標太大,容易招來敵軍戰機;應該發揮航母高速機動的特長,令其單艦在護航艦隊的保護下作戰,尋機突襲敵方。想清這一道理後,美國海軍以一艘航母加一支護航艦隊的模式組成單支航母特混艦隊,每支護航艦隊由一支巡洋艦中隊(包括3 艘重巡洋艦)和一支驅逐艦分隊(包括9艘驅逐艦)組成。護航艦隊負責保衛航母免遭敵方水面艦艇(尤其是同樣快速的巡洋艦)的打擊,並在防空作戰時組織輪形陣。這種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航母特混艦隊會遠離龐大的主力艦隊獨立執行攻擊任務,以免被敵人過早發現和摧毀。多艘航母在戰術層面上應分開行動並保持距離,以防止所有航母被敵人一次性摧毀。

既然是單艦作戰,為了保證航母的進攻能力,美國海軍只能選擇讓單艘航母在一個攻擊波中放出儘可能多的攻擊機——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國海軍20世紀20 年代的試驗結果顯示,一架整備完成的飛機從機庫抬升到飛行甲板,再到升空,整個過程最少需要4 分鐘。按照美國海軍第一艘試驗航母「蘭利」號18 架飛機的載機量,要從機庫里放出全部飛機至少需要72 分鐘,1 個小時都不夠!可以想見,當最後一架飛機升空時,第一架飛機的燃油已經所剩無幾了;再想像一下,「列剋星敦」級航母搭載小型雙翼機時的載機量超過90 架……解決方案很簡單,把儘可能多的飛機排列在飛行甲板上,從甲板上直接起飛。美國航母的初代掌門人約瑟夫·里夫斯上校在試驗中發現,飛行甲板不僅可以在起飛前排列飛機,還可以直接用作飛機的長期停放地,而機庫僅用作轉運、維修和保養之用。如此一來,不僅攻擊波中飛機的起飛變得更加便利,航母的載機量也能變得更大——在甲板上停放飛機之後,「蘭利」號的載機定額從18 架提高到了36 架!至此,美國海軍單艘航母組織最大規模攻擊波的方法也就成熟了:把航母搭載的幾乎所有飛機全部排列停放在飛行甲板上,然後一次性放飛升空。這就是美國文獻中提到的「total deck strike」,也就是「全甲板攻擊」。1929 年的第九次「艦隊問題」大演習中,「薩拉托加」號航母向巴拿馬運河船閘一次性放出了多達83 架飛機!這一次演習也因此被視為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成年禮。

1942年10月27日與「黃蜂」號一同被擊沉的「奧布萊恩」號驅逐艦,照片中遠處可見正在燃燒的「黃蜂」號。

簡而言之,美國海軍的「全甲板攻擊」就是單艘航母作戰及一次性放飛全部飛機。事實證明,美軍關於「分散布置航母,以防被一鍋端」的思路確實行之有效,但代價卻是攻擊機群的進攻能力受到單艘航母載機量的重大限制:當時一艘航母搭載航空大隊的規模大致是72—74架,這也成了攻擊機群能夠得到有效協調的規模上限。但我們隨後就會看到,這樣的攻擊波規模在日軍的巨型攻擊波面前是多麼的無力。至於多航母進攻,則由於通信和協調的困難,只能做到「同時發起」卻無法保證「協調進攻」。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之熱兵器時代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面對與拿破崙當年相似的境況,希特勒做了怎樣的選擇
圖說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