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8諾獎中蘊含著中國醫學理念 為什麼中國學者沒抓住機會?

2018諾獎中蘊含著中國醫學理念 為什麼中國學者沒抓住機會?

2018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

作 者肖 飛

不出所料,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頒發給了兩位揭示「免疫耐受」機理的科學家。我不想在此贅述這個偉大發現的細節,但作為體內「邪惡」之物的腫瘤,有其特殊的本領,啟動「剎車閘」,誘導機體內抵抗它們的「正氣」免疫系統失靈,對他們產生「耐受」,同時,聚集在腫瘤細胞周圍本應殺傷它們的免疫細胞,成為了傀儡,分泌「營養因子」,促進腫瘤生長及轉移,為虎作倀。基於「釋放剎車閘」的理論及靶點所發明的藥物,一夜之間改變了許多腫瘤患者的命運,奇蹟不斷發生,最著名的病例非美國前總統卡特莫屬,一個叫Keytruda的PD-1受體抑製劑,鬆開了「祛邪」的閘,清除了已經腦轉移的晚期黑色素瘤,挽救了這位90歲老人的生命。在全世界為這一偉大的科學發現及成功的轉化醫學實踐歡呼的同時,不要忘了,其背後的科學理念與中國祖先的「扶正祛邪」不謀而合。但是,在腫瘤已成長為「腫塊」,甚至進入轉移的晚期,再以藥物「扶正」,是否晚矣?同時也要反思,為什麼祖先早已提出了理念、為我們後人創建了科學假說,中國學者卻沒有抓住先發之機,摘取諾貝爾獎桂冠?

先說反思,科學研究分為揭示自然規律的「發現」、創造方法改變自然規律的「發明」、以及拓展發明應用領域的「創新」三類。「發現」需要一群熱愛科學、對自然懷有極大好奇心的科學家以不顧及金錢的境界去探索,如艾滋病病毒的發現;當自然規律被揭示,很多創業者在資本的支持下開始嘗試創造改變自然規律的方法(如雞尾酒療法的發明),產研結合形成專利產品;之後,一群聰明的從業者將原創發明的用途拓展,形成創新(如抗艾藥物被用於治療乙肝),當然,最容易的是「彎道超車」的仿製及剽竊。絕大多數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第一類,第二類也有機會得諾獎,但時間長,後邊的創新和仿製則根本沒有機會,而恰恰在我們國家提倡的創新和仿製自然也就與這一大獎不沾邊了。儘管「扶正祛邪」的理念無緣大獎,但證明這一理念的科學發現及發明是能獲獎的,在汗顏於祖先的時刻,更要思考,我們這個時代缺什麼?機會在哪兒?

缺什麼的答案很容易找到:缺乏對科學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安心從事科學研究的環境。

至於機會,其實很多。

現代科學研究顯示,我們體內約有10萬億個自體細胞,依據功能以不同的速度代謝、生長、分裂、消亡,這一天文數字的細胞,時刻有出錯的現象發生。當細胞出錯,若機體的「監測」識別系統失靈,導致異常細胞無法被消滅或誘導「自殺」,就會增加罹患腫瘤的風險。既然「邪」隨時發生,為何不早「扶正」?

現代科學研究顯示,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扶正」:運動、健康飲食、控制體重、精神愉快、熱愛你的工作、和諧的社會關係、良好的教育。反之,助「邪」。我曾經在一次會議上將「治未病」與預防疾病相提並論,一位中醫教授會後糾正了我對「治未病」膚淺的定義:「治未病」不僅僅是預防,更是阻止疾病發展到下一個階段。因此,「扶正祛邪」要貫穿生命的全過程,在生活中實施,而不僅僅是等生病了才花錢在醫院「扶正」。

現代醫學試圖把健康和疾病聚焦於「基因」,但是,事實讓人們無比失望,儘管人類基因組計劃實現了31億個鹼基對的繪製,但基因與常見疾病的必然聯繫仍十分模糊,僅僅成為發表文章,在同行中傳閱的素材,社會意義十分有限。即使是今年獲諾獎的發明,也僅僅讓不到20%的腫瘤病人獲益。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健康與疾病,器官與機體,精神與物質,從肢解分子、細胞、靶點、神葯的盲區中解脫出來,退後一步,穿越生命周期時空、動態多維地研究生命。

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時代,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處處、時時互聯,這種新的生態環境對健康和疾病必然產生影響,同時,也為我們重新認識健康及控制疾病創造了數據環境。在過去,天象賦予上帝神秘,深不可測,如今,依據衛星及地面站的數據採集,通過計算機梳理,轉化成信息,建立模型及演算法,納入知識庫,通過不斷機器學習,實現人工智慧輔助的天氣精準實時預測及預報,讓人類可以從容地躲避天災。試想,如果人類健康、疾病與基因、生活習慣及環境的大數據轉換成信息、知識、模型、演算法,從而形成生命的「健康預報」,人類將不僅僅能躲避天災,而是超越「天氣預報」,通過及時的「扶正而避邪」,實施改善病程而「治未病」,以整體的生命觀實現健康:無病痛、精神愉快、具備社會價值。

機會就在我們眼前,打起精神,確定方向,傳承智慧,義無反顧,執著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我國首個自主研發抗癌新葯上市,為結直腸癌患者延壽!
肩關節複位:改變一個耍小聰明的老師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