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王四進經方講座-64-四聖心源勞傷解:精遺遺泄

王四進經方講座-64-四聖心源勞傷解:精遺遺泄


    金鼎湯還有加減,驚悸之證,土濕胃逆,相火不藏,應用

茯苓

去濕,

半夏

降胃,

桂枝

達肝,芍藥斂膽,

龍骨

牡蠣

,藏精聚神,以蟄陽根。陽降根深,則魂謐神安,驚悸不作矣。其上熱者,倍芍藥以清膽火。下寒者,加

附子

以溫腎水。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結,少腹氣塊,堅硬澌寒,此陰邪已盛,緩用

附子

。當燥土去濕,調其脾胃,後以溫燥之葯,熬膏貼之。詳具奔豚證中。




   黃元御和張仲景去脾濕都是用茯苓,不管多厲害的水濕,包括肝硬化腹水都是。像小柴胡湯加減說有水證加茯苓,不用猛烈的瀉水方法,否則會造成肝昏迷。西醫抽水也不抽完,張仲景只是在懸飲的十棗湯肺中有水的時候才用猛烈的瀉水方法。




   金匱要略裡面的溫經湯有吳茱萸、半夏兩味主葯,也是對葯。他用吳茱萸走沖脈、調肝氣,肝氣旺左升能溫養、充於胞宮。半夏走任脈能降胃氣,沖任調和了就可以溫經、受孕,任就是妊娠的意思。桂枝也是左升,麥冬和半夏能右降,經血就正常地來了。白芍、阿膠和當歸是養血的葯,加上左升的丹皮活血化瘀,還有炙甘草。如果只用左升的葯不用右降的葯,肝氣過於生髮任脈就會不降,她還是不能正常,任脈充、太沖脈盛才能月事以時下。這個方子就能治療宮寒、血不足導致的婦女不孕症。




   傷寒論從大的方面分了幾大類,桂枝類,加芍藥成了太陰的方了,把量動了都可以加減。還有加桂桂枝類的,加加減減就變了很多方,柴胡類的方子也是柴胡湯變化來的。麻黃湯加上桂枝就是發表,去掉桂枝加上杏仁和薏米就是麻杏苡甘湯、麻杏石甘湯,都是麻黃湯加減過來的。但是得掌握住加減的原則和藥物的性能,不是亂加減的,不但能加減還能合方。左升不足就加大左升的葯,右降不足就加大右降的葯,這就在自己的靈活變化了,加大點量或再加一味葯都可以。



   下面就講精遺部分。 精藏於腎而交於心,則精溫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遺泄,其原由於肝脾之不升。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陽歸地下者,壬水之蟄藏也。壬水非寒則不藏,陰陽之性,熱則發揚而寒則凝閉,自然之理。壬水蟄藏,陽秘於內,則癸水溫暖。溫氣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積溫成熱,是謂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溫也。木火生長,陽氣發達,陰精和煦,故不陷流。




   這是講往下泄漏的,剛才講神現在講精,六氣解的氣化關係是黃元御獨特的發明,黃帝內經和歷代醫家都沒有講。膀胱水寒了癸水就溫了,寒水在外麵包著,腎的陽氣就潛藏到裡面了。溫氣才能升肝木,之所以木能化成火是因為水是溫的。陽氣旺生髮的時候,陰液隨著往上升,它就不往下流陷了,否則陰精就遺瀉漏掉了,是陽氣固住它後,再托著它往上走的。




   壬水失藏,則陽泄而腎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氣下郁,則生疏泄。木以疏泄為性,愈郁則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時欲發舒之故也。遇夜半陽生,木郁欲動,則夢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蟄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郁而生下熱,宗筋常舉,精液時流。庸工以為相火之旺,用知母、黃柏瀉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乙木之升,權在己土。木生於水而實長於土,土運則木達。以脾陽升布,寒去溫回,冰泮春生,百卉榮華故也。蓋戊土西降,則化辛金,北行則化癸水;己土東升,則化乙木,南行則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實胃陰之右轉;木火之生長,即脾陽之左旋也。土濕陽衰,生氣不達,是以木陷而不升。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運,乃以清涼固澀之品,敗其脾陽而遏其生氣,病隨葯增,愈難挽矣。




   壬水不藏了,地下的陽氣就跑到上面來了,下面水就是涼的了。木是火之母,木里孕火,木頭一點就著,就是木裡面蘊藏著火的能量。木有往上生髮之性,水寒土濕郁者它長不上去,就會出問題。在天氣就會刮大風,它裡面有這種暴烈之性,越讓它瘀滯它就越要疏泄。將軍之官不受瘀滯,半夜一陽初生的時候,土寒、木郁、水濕、腎寒導致肝木生髮不動,就會夢交、夢遺,相火不藏逆升上去了。



   溫病派就讓你用知柏地黃丸,說你是相火過旺,需要清降相火。這樣就增加腎水的寒了,本來不是真正有火,陽氣生髮土溫暖木氣自然就上來了。所以就不要傷到脾胃,木在濕土上就長不好,還是根在土上,越用涼葯這種遺瀉的病越厲害。他就用了玉池湯。



   玉池湯,炙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龍骨二錢,牡蠣三錢,附子三錢,砂仁一錢、炒、研、去皮。這就好像金匱要略虛勞血痹篇里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了,就是金鼎湯去半夏加附子和砂仁,附子和砂仁是溫暖腎臟的。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是治療虛勞病的,張仲景說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失精,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要用桂枝、白芍、龍骨、牡蠣、生薑、大棗,也就是桂枝湯加上龍骨和牡蠣。虛勞就是脾腎氣非常虛弱了,但是張仲景也沒有用補腎的葯,要是溫病派就會一大堆補腎葯上去了。




   這種病人坎離都敗了,他不治水火而去治脾土,也是在調中氣。因為桂枝湯外證用之調營衛,內證用之合陰陽,龍骨和牡蠣把陽氣潛藏到腎水裡面。少腹是肝走的地方,水寒導致了木寒,肝主筋,弦急就好像有一根筋綳著一樣,或者是疝氣。發為血之餘,氣血不足發就落了,少陽相火上沖就頭暈目眩了,看東西發花了。虛勞病的脈象就極弱了,吃什麼拉什麼了。




   失精有好幾種情況,一種是相火妄動、有夢而遺,再就是比較嚴重的無夢而遺,再厲害就是大白天遺,就跟紅樓夢裡面的賈瑞似的。病人越弱的時候,張仲景用藥越簡單,不去用那些大補藥。五穀都吸收不了了大補藥就更吸收不了了,這就是虛不受補了。小孩們免疫力差、比較弱了用桂枝湯就可以了,調他的後天之本,人體逐漸就強壯起來了。所以黃元御看不上溫病派的醫生,他連朱丹溪都臭罵一頓,確實有點曲高和寡了。他終身不得志,就反映到他寫的序言裡面了,但是他完成了這一部巨作。



   遺精之證,腎寒脾濕,木郁風動。甘草、茯苓,培土瀉濕,桂枝、芍藥,疏木清風,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龍骨、牡蠣,藏精斂神。水土暖燥,木氣升達,風靜郁消,遺泄自止。其濕旺木郁而生下熱,倍茯苓、白芍,加澤瀉、丹皮,瀉脾濕而清肝熱,不可謬用清涼滋潤,敗其脾腎之陽。蓋腎精遺失,泄其陽根,久而溫氣亡脫,水愈寒而土愈濕。火土雙虧,中氣必敗。未有失精之家,陰虛而生燥熱者。其木郁下熱,脾陽未虧,清其肝火,不至為害。若脾陽已虧,誤用清潤,則土敗而人亡矣。仲景《金匱》亡血失精之意,後人一絲不解也。




   黃元御主要是用甘草和茯苓補脾胃,他認為脾好濕,張仲景會用到甘草、生薑、大棗。桂枝和白芍這對葯一陰一陽、一氣一血,一個左升肝木、一個右降膽火。一般溫病派是用熟地和砂仁,用砂仁去化熟地的滋膩。他好用附子和砂仁,辛味、芳香的砂仁可以調升降,把瘀滯的脾胃打開,被濕氣蒙住脾胃就可以醒脾行郁,就開始運動了。用附子去暖水,木氣生髮風就不亂颳了。他沒有用強烈的收澀葯,把陽氣潛藏住就好了。這跟四逆湯是一樣的,乾薑可以溫脾土,附子溫腎水。




   濕氣太重木氣生長不好,下焦就產生濕熱了,用茯苓和澤瀉這對葯去利濕,澤瀉偏涼性。六味地黃丸就有丹皮茯苓和澤瀉,三補三瀉,先把濁水和濕熱瀉掉。涼性的丹皮可以生髮,能夠活血祛瘀。所以肝臟病不好治,因為裡面又濕、有熱、有寒,因為有寒就用桂枝,因為有熱還得用白芍和丹皮,生髮的丹皮可以活血、涼血。甲木和乙木淤久了都容易生熱,因為裡面有膽火。




   龍膽瀉肝湯裡面又加了龍膽草、柴胡,就是在柴胡類上加減來的,是後世發展來的。逍遙散是金匱要略面的當歸芍藥湯加了薄荷等葯,根源都是傷寒論。這些大師們都學好傷寒論了,知道張仲景的書可以加減,最後就成了時方了。老遺精陽就沒有了,再用涼葯把那點陽氣傷了人就完了,這樣人就沒有陰虛燥熱的。




    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太太,活動不活動都是心下若有堵物,身無力和脈急數是外感造成的太陽證,眼發脹和口渴屬陽明證,頭暈和口乾苦是少陽證,大便稀是太陰證。在醫院檢查說是心臟病,吃藥兩個多月也不見效,因為西醫沒有外感的思路。前一段時間她感冒打了兩針沒事了,實際是還沒有好。去年老伴死了後著急生氣,就造成了少陽經脈不通。傷寒論上說,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這個方子有花粉針對的是口渴,乾薑入脾針對的是大便稀。口渴、大便稀,又有少陽證要首先想到柴胡桂枝幹薑湯。主要是少陽與太陰合病,兩脅不舒服等少陽的癥狀多,這種情況經常有。如果大便干就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就是少陽和陽明合病。柴胡和黃芩走少陽,因為有口渴所以沒有柴胡湯裡面的半夏,半夏是利水的,燥性比較大。牡蠣可以潛陽,把往上沖的少陽火右降,還有桂枝和炙甘草。




   因為有眼脹、眉間疼的陽明癥狀,我就又加了葛根。心下堵就是少陽克到胃土了,又加了白芍,配上桂枝和葛根就可以入陽明,這就成了葛根、桂枝、白芍、甘草的葛根湯了。加枳實配合白芍和柴胡成四逆散了,可以用來疏肝,吃了五副葯脈就緩下來了。身上也有勁兒了,明顯好多了,其實就是外感加氣鬱。中醫看病不能有定見,先辨他的癥狀是內傷還是外感,把外感排除了再考慮內科雜病。




可以解決90%的失眠問題,提高睡眠質量



糖尿病治療儀是糖尿病終極方案


王四進經方講座-1-前言



王四進經方講座-2-四聖心源(上)

王四進經方講座-3-四聖心源(下)


王四進經方講座-4-五行生剋


王四進經方講座-5-五行生剋


王四進經方講座-6-五行生剋


王四進經方講座-7-疾病的傳變規律


王四進經方講座-8-肺


王四進經方講座-9-膽囊,皮膚病,肺病


王四進經方講座-10-月經,慢性闌尾炎


王四進經方講座-11-五味氣化根源


王四進經方講座-12-肝

王四進經方講座-13-五味根源 糟粕傳導


王四進經方講座-14-心臟



王四進經方講座-15-六氣解


王四進經方講座-16-六氣解


王四進經方講座-17-六氣解之厥陰


王四進經方講座-18-六氣解之少陰


王四進經方講座-19-六氣解之少陽


王四進經方講座-20-六氣解之少陽

王四進經方講座-21-六氣解之太陰濕土


王四進經方講座-22-陽明證


王四進經方講座-23-陽明證


王四進經方講座-24-太陽證


王四進經方講座-25-太陽證及經氣的對化與自衡


王四進經方講座-26-厥陰風木和少陽相火之間的對化關係


王四進經方講座-27-脈法解


王四進經方講座-28-《脈法》《揆度》三部九候脈法


王四進經方講座-29-二十四脈之浮沉


王四進經方講座-30-《輔行訣》對脈法的理解及十八個用脈

王四進經方講座-31-不能只講什麼脈主什麼病


王四進經方講座-32-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諳於此,醫道畢矣!


王四進經方講座-33-輔行訣之虛實補瀉


王四進經方講座-34-輔行訣之體用氣味化合關係


王四進經方講座-35-輔行訣之陶弘景的五勞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36-輔行訣之合化調平法及五除法(並行除病法)


王四進經方講座-37-輔行訣之五瀉心湯與痞證,除滯法


王四進經方講座-38-輔行訣之甘咸除燥法,酸甘除逆法,真武湯證,豬苓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39-輔行訣之酸苦除煩法;黃連阿膠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0-輔行訣之救誤湯;排膿散;桔梗甘草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1-輔行訣之心下痞;大黃黃連瀉心湯;救誤瀉脾湯;救誤小瀉肺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2-輔行訣之大補心湯;大補脾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3-輔行訣之救誤五大瀉湯;大瀉肝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4-輔行訣之救誤大瀉心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5-輔行訣之救誤大瀉肺湯金;救誤大瀉腎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6-太陽經的癥狀;輔行訣之大補肝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7-輔行訣之五臟用藥法要大補湯別集:痹厥者方


王四進經方講座-48-輔行訣之五勞方,建中補脾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49-輔行訣之固元補腎湯;瓜蔞薤白湯;外感天行六神方


王四進經方講座-50-輔行訣之黃芪建中湯,小陰旦湯治天行病


王四進經方講座-51-脈症病治:青光眼;脂肪肝


王四進經方講座-52-白虎湯;小朱鳥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53-大小朱鳥湯;小玄武湯;大玄武湯;


王四進經方講座-54-輔行訣之急救方


王四進經方講座-55-老中醫蔡長福:太陽病和人體的關係


王四進經方講座-56-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陽明證


王四進經方講座-57-脾陰虧血糖低;太陰陽明:陽明濕熱:茵陳蒿湯證


王四進經方講座-58-四聖心源:勞傷解;中氣升降生陰陽


王四進經方講座-59-神葯甘草


王四進經方講座-60-神葯白朮


王四進經方講座-61-四聖心源勞傷解:陰虛陽虛


王四進經方講座-62-四聖心源勞傷解:精神


王四進經方講座-63-麻瑞亭用下氣湯通治百病之我見


164首經典常用方劑歌訣,送給熱愛中醫的你


首批100個經典名方目錄問世


《黃煌經方使用手冊》方劑加減匯總


經方與時方思維特點的比較


使用經方就可以做到一劑知,二劑已的境界了。


黃煌教授兒科經方(精彩,絕對收藏!)


李可:我用一個經方治好了100多例抑鬱症


疾病的根源 - 中醫精髓


中醫博士劉力紅:中醫是如何認識健康與疾病的


中醫博士劉力紅:告訴你「疾」和「病」有什麼不一樣!


神奇的治病方法 - 惡念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善念反之


神奇的治病方法 - 壞情緒是一切疾病的總根源


神奇的治病方法 - 性格決定命運


火速擴散!一個萬病總治的神奇療法!!!


國學堂之梁冬對話劉力紅:心性與疾病


劉力紅:同吃一鍋飯,為啥有人缺營養有人不缺?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潘德孚:服用終身的葯一定不是治病的葯,而是治出新病來
不同咳嗽用不同的中藥,你都知道嗎?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