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德國當局自曝家醜:奧迪向韓國出口汽車涉嫌尾氣數據舞弊

德國當局自曝家醜:奧迪向韓國出口汽車涉嫌尾氣數據舞弊

《南德意志報》10月8日援引奧迪公司的內部文件報道稱,德國慕尼黑檢察院正在對奧迪開展調查,懷疑後者為在韓國獲得銷售許可證而造假尾氣和燃效測試結果,並在部分測試結果中使用了虛假的車輛識別號碼(VIN)。

報道稱,奧迪公司多年來故意向韓國政府提供了虛假的尾氣和燃效數據,以令測試結果符合韓國法律的要求。為避免造假被揭穿,奧迪還18次在測試結果中使用了虛假的車輛識別號碼。奧迪的內部文件顯示,因戈爾施塔特和內卡蘇爾姆兩地工廠的員工從2013年起就開始對測試記錄造假。

一周多前,奧迪公司的日本法人——奧迪日本公司正式承認,在汽車完成時實施的燃效和尾氣抽樣檢查中存在違規。

據9月28日公布的奧迪日本公司專家的檢測結果,違規對象為2014年7月至今年7月在德國工廠檢查的37輛車,相當於在當地檢查的692輛的約5%。據稱,由於人為錯誤,在人工輸入數據時,下載傳輸了有錯誤的數據。為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公司計劃對工作方法進行改進。

美國政府此前於2016年曾指控大眾汽車集團(奧迪的母公司)為其柴油車安裝了舞弊軟體,讓實際上尾氣超標的汽車能在檢測中過關。美國政府責令大眾召回2009年至2015年間向美國市場出售的48.2萬輛大眾和奧迪品牌汽車。同年4月,大眾同意從美國受影響車主回購汽車並進行賠償。

因尾氣數據舞弊案,奧迪公司前主管沃爾夫岡·哈茨於2017年9月因「柴油門」醜聞被捕,但在繳納300萬歐元的保釋金後,哈茨於2018年6月被德國慕尼黑地方最高法院釋放。

此前慕尼黑檢方還就「柴油門」指控奧迪首席執行官魯伯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涉嫌欺詐和偽造文件。施泰德被捕後遭暫時解職。

據報道,目前德國官方正在就「柴油門」醜聞進行調查。經查明,包括奧迪、寶馬和賓士在內的數家德國公司的柴油車,安裝了壓低有害物實際排放指數的軟體。寶馬集團因違規安裝作弊軟體於今年6月宣布召回11700輛柴油車,涉及寶馬5系和7系, 理由是發現車輛一氧化氮排放超標。寶馬方面稱,德國聯邦機動車行駛管理局(KBA)已批准更新軟體,並已向車主發出通知。

據稱,「柴油門」醜聞已經導致奧迪公司從今年九月起被迫減產。減產將涉及A5和A4款車,每天平均減產量將達300輛。

德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從今年九月起,奧迪只能生產成功通過「全球統一輕型車排放測試規程」(WLTP)的車型。WLTP測試程序旨在確定燃料消耗和廢棄排放的實際指標。

報道稱,今年7月初,奧迪公司稱銷售量增長了4.5%,上半年在市場上銷售了95萬輛汽車。然而2018年下半年該公司可能遭受損失。

德國媒體此前援引慕尼黑檢方的調查材料稱,除柴油車以外,大眾汽車集團可能還操縱了大眾、奧迪和保時捷的汽油發動機排氣數據。

材料顯示,大眾公司專家2015年11月表示,大眾、奧迪和保時捷的自動變速箱安裝了可以影響排氣指標的控制程序。據證人稱,該公司因此可以操縱二氧化碳排放和油耗數據;在該公司2016年2月的一份內部幻燈片中,有指導如何在檢查過程中啟動自動變速箱控制程序,以減少排放的內容。

德國檢方材料顯示,他們正在研究汽油發動機的這一爭議功能。

德國大眾公司今年6月宣布,該公司同意向德國政府支付10億美元作為柴油汽車安裝非法排放控制軟體的罰款,以為大眾汽車2007年至2015年生產的107萬汽車的發動機被非法安裝排放控制軟體承擔責任。

(本文由東亞財經獨家製作,郭少英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的C端風口上有多少個「李鬼」?
「十一」前夕再議中國高速公路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