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 | 袁嵐峰
原標題: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 | 袁嵐峰
導讀
日本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人數遠遠多於中國,反映的是他們在歷史上的成就,而不是當下的成就。現在從各種客觀指標看來,中國的基礎研究都高於日本。幾十年後,我們一定會見到中國科學家頻繁獲得諾貝爾獎。事實上,我們現在真正關注的比較對象,只有美國。
最近,2018年的諾貝爾獎公布了。今年沒有中國科學家得獎,而日本科學家又有一位得獎的,即生物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他和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共同獲得了生理學或醫學獎。不少朋友來問我,媒體經常說日本所謂「失去的二十年」,但日本不斷在獲得諾貝爾獎,現在總的獲獎數比中國多得多,這該如何理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本庶佑
基本的回答其實很簡單: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大多是幾十年前做出的,日本現在得獎反映的是八九十年代他們經濟繁榮時期的科研成果。所以我對此一點都不意外,用現在的流行語說,「我的內心毫無波動」。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衝出地球
2015年7月,我寫了一篇文章,發在我的微博上(https://weibo.com/p/1001603864112261145733),標題叫做《見龍在田:中國科技和世界大勢(上)》。一個月後,觀察者網發表了我這篇文章(https://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5_08_12_330260_s.shtml),主編把標題改成了《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沒錯,就是你最熟悉的那篇我的文章。
在我這篇文章中有若干條答客問,就是我舉出一些常見的問題,然後給出回答。其中就有一個問題是關於諾貝爾獎的。請注意,在我寫作的時候,屠呦呦還沒有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那是在10月宣布的,也就是此文發表三個月後。在這個背景下,請大家來看我的問答。
「問:中國為什麼還沒人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答:其實得過了,楊振寧、李政道1957年拿獎時還是中國國籍。當然,如果把問題改成『為什麼還沒有新中國培養的人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那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了。對此簡短的回答是:不要急,會得的。諾貝爾獎授予的是經過檢驗、得到公認的成果,往往是幾十年前做出來的。日本近年來多次獲獎,是因為日本在20世紀80、90年代科研經費高速增長,獲獎者的成就大多是那些時候做出的。中國現在已經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如薛其坤等人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楊振寧認為這是諾貝爾獎級別的,而且還在不斷產生新的重要成果。可以確信,幾十年後一定會出現中國科學家獲獎的高潮。至於具體什麼時候得,誰因為什麼成就得,那就很難預測了。
重要的是,現在的基本圖像是百花爭艷,不能確定哪一朵最先綻放,而不是只有一兩朵,即使綻放了也不代表春天到來。在諾貝爾獎問題上,有些人處於悲觀的極端,認為中國永遠得不了(體制問題!),而另一些人處於憤世嫉俗的極端,聲稱諾貝爾獎純粹是西方的陰謀。這話用來說和平獎、文學獎或許可以成立,但用來說自然科學獎就離譜了。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耐心點,自信點。葡萄是甜的,而且你必然有吃到的那一天。」
現在是2018年,請大家看看,除了增加屠呦呦的獲獎之外,我的回答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嗎?沒有。請問我的回答,有沒有解答你的問題?我相信大多數讀者會同意,解答了。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做諾貝爾獎演講
好,基本的原理都已經如上所述了。下面,我來提供一些具體的數據,幫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這些道理。
第一組數據,是中國和日本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人數的比較。這裡只考慮自然科學獎,是因為這些獎的含金量確實是最高的,得到全世界科學家的公認。而諾貝爾文學獎的含金量,就見仁見智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含金量呢,有時簡直會成為負的,大家肯定都能舉出來例子。至於所謂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這個獎根本不是真正意義的諾貝爾獎,它的正式名稱是「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它並不在諾貝爾的遺囑裡面,是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設立的。因此學術界人士都知道,這個獎跟其他真正的諾貝爾獎不屬於同一類,公信力不是一個層次的。同學們不妨把它理解為圍繞著諾貝爾獎這個大IP開發的一個周邊產品,就像許多遊戲推出的手辦一樣……
好,我們先來看中國科學家得到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情況。不過立刻就來了一個問題:什麼叫做「中國科學家」?我們在這裡不妨做一個最寬泛的統計,只要是跟中國有關係的科學家,無論這個關係是始終有中國國籍,還是獲獎時有中國國籍,還是華人有外國國籍,還是非華人出生在中國,都來看一遍。
最強的關係,就是始終有中國國籍。這樣的獲獎者只有一個人,就是屠呦呦,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到目前為止,屠呦呦還是唯一的一位由中國本土培養的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科學家。
其次,在獲獎時有中國國籍的。這樣的獲獎者有兩個人,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1957年物理學獎。他們加入美國國籍都是後來的事,楊振寧在1964年,李政道在1962年。而在2015年,楊振寧又放棄美國國籍,恢復了中國國籍,這是非常可喜可賀的事。
楊振寧
李政道
再次,在獲獎時有外國國籍的華人。這樣的獲獎者有6個人,包括:丁肇中(1976年物理學獎)、李遠哲(1986年化學獎)、朱棣文(1997年物理學獎)、崔琦(1998年物理學獎)、錢永健(2008年化學獎)、高錕(2009年物理學獎)。高錕具有英國和美國的雙重國籍,其他5位都是以美國籍的身份獲獎的。
丁肇中1936年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市,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我在科大聽過他講阿爾法磁譜儀的實驗進展。
丁肇中
李遠哲1936年出生在台灣省新竹市,值得一提的是他1994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到台灣,因此在法理上他現在的國籍就是中國。不過他屢次支持台獨,因此經常被人批評在政治上太沒有眼光。
李遠哲
朱棣文1948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祖籍江蘇省太倉市,在2009年-2013年擔任美國政府的能源部部長。
朱棣文
崔琦1939年出生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長期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裡跟他打過招呼。
崔琦
錢永健1952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市,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他的父親錢學榘是錢學森的堂弟,也就是說錢永健是錢學森的堂侄。
錢永健
高錕1933年出生在上海,長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
高錕
大家可以看到,在這6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中,高錕是最年長的,錢永健是最年輕的。令人遺憾的是,高錕在2018年9月23日去世了,也就是不到一個月以前,享年84歲。更令人吃驚的是,錢永健在2016年8月24日騎自行車的時候突然去世,享年64歲,這是全世界化學界的一大意外損失。其他四位都還健在。
每當提到外籍華人科學家,就有人條件反射似的說一通「不要自作多情,他們跟中國沒有關係」之類,貌似很清醒的樣子。實際上,這種言論是淺薄可笑的。難道你以為,他們的國籍不是中國這一點,別人都不知道,需要你來提醒嗎?真正有意義的是,大家都知道他們的華人背景,他們在世界各地經常被認為是中國人,他們在感情上對中國也很親近,很樂於幫助中國發展。
例如丁肇中在領取諾貝爾獎時,堅持要用中文演講。美國駐瑞典大使給他施加壓力,想讓他不用中文,被他堅決拒絕了。想一想這些人在世界上有沒有為中國爭光,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他們當然是為中國贏得了很多榮譽,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即使是在政治上支持台獨的李遠哲,在化學專業上和大陸也有不少合作,我們應該承認和尊重他這方面的貢獻。還有一個經常被人斷章取義的是錢永健,記者問他是不是中國科學家,他回答:「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我是美國科學家。」這本來是句大實話,記者這麼問,他當然這麼答,否則你指望他怎麼回答?結果不少人就感覺感情受到了傷害,說一堆「他本來就跟中國沒關係」之類的話。
我想說的是,請多一點耐心好不好?錢永健後面還有一句呢:「如果中國人能為我的獲獎感到高興與自豪,並且能使更多的年輕人加深對科學的興趣的話,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請注意,這是真正的珠玉之言。為什麼?因為科學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最偉大的事業!許多人只把科學當成個為自己爭取集體榮譽的項目,好像奧運會比賽一樣,卻不關注科學本身,甚至把偽科學當做寶貝轉來轉去,這完全是買櫝還珠!我們崇敬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不只是因為他們為華人爭了光,更是因為他們的科學發現提高了全人類的層次!如果認不清這一點,只在民族自豪感的層面打轉,格局就太低了。
最後我們要提一下,還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出生在中國,但並不是華人。一位是晶體管的發明者之一布拉頓(Walter Houser Brattain),1956年物理學獎得主,1902年出生在福建省廈門市,他的國籍是美國。另一位是根岸英一(Ei-ichiNegishi),2010年化學獎得主,一聽這名字就知道他是日本人。根岸英一1935年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當時長春是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的所謂「首都」,被稱為「新京」。這兩位在世界上當然不會被認作中國科學家,只有很關注細節的人才會注意到他們出生於中國。
綜上所述,以中國國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有3人,以其他國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有6人,合計是9個人。在這9人當中,在中國國內完成獲獎研究的只有屠呦呦一人,其他8人都是在其他國家做出獲獎成果的。
從中可以得到什麼結論?非常明顯的就有兩點。一,中國人的智力水平,完全可以做出最傑出的科學研究。二,在很長時間內,中國的科研條件太有限,嚴重地阻礙了中國科學家的努力。
下面我們來看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情況。在維基百科上,有一個各國諾貝爾獎得主的統計(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obel_laureates_by_country)。其中最多的是美國,375人。其次是英國,130人。第三是德國,108人。第四是法國,69人。第五是諾貝爾獎的東道主瑞典,31人。第六是日本,28人。
中國出現在若干位之後,8個人。為什麼是8個人?因為這裡是按照出生地來統計的,同時又把台灣列作一個單獨的地區,因此排除了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錢永健4個人。也就是說,在這裡列出的中國科學家只有5個人,楊振寧、李政道、屠呦呦、崔琦、高錕。那麼還有3個人呢?另外3個人不是科學家,而是文學獎與和平獎的得主,大家不妨去看看,對其中一些人會不會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在日本的這28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文學獎有3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英國籍日本裔作家石黑一雄),和平獎有一人(佐藤榮作),這4位我們就不討論了。在剩下的24位自然科學獎得主中,有一位是1987年化學獎得主佩德森(Charles John Pedersen),他1904年出生於朝鮮釜山市,當時朝鮮在日本的統治之下。佩德森的國籍是美國,大家一般不會把他看作朝鮮人或者日本人。那麼,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日本科學家獲獎者有23人。按照獲獎的時間順序,他們是:
1949年物理學獎,湯川秀樹(Hideki Yukawa);
湯川秀樹
1965年物理學獎,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
1973年物理學獎,江崎玲於奈(Leo Esaki);
1981年化學獎,福井謙一(Kenichi Fukui),順便說一句,他和我的博士後導師霍夫曼(Roald Hoffmann)分享了1981年的化學獎;
福井謙一
1981年獲獎時的RoaldHoffmann
2015年6月,作者與Roald Hoffmann教授在北京參加第15屆國際量子化學大會時合影
1987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
2000年化學獎,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
2001年化學獎,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2002年物理學獎,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
2002年化學獎,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
2008年物理學獎,南部陽一郎(Yoichiro Nambu),他1921年出生在日本東京,1970年加入了美國籍;
2008年物理學獎,小林誠(Makoto Kobayashi);
2008年物理學獎,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大家看出來了吧,2008年的物理學獎發給了三位日本科學家;
2008年化學獎,下村修(Osamu Shimomura),2008年真是日本諾貝爾獎大豐收的一年,順便說一句,下村修和錢永健以及美國科學家查爾菲(Martin Lee Chalfie)分享了2008年的化學獎;
2010年化學獎,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就是前面說的那位出生在中國長春的日本科學家;
2010年化學獎,鈴木章(Akira Suzuki),2010年的化學獎頒發給了根岸英一、鈴木章和美國科學家赫克(Richard F. Heck);
2012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
2014年物理學獎,赤崎勇(Isamu Akasaki);
2014年物理學獎,天野浩(Hiroshi Amano);
2014年物理學獎,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他1954年出生在日本伊方町,2005年加入美國籍。大家可以看到,2014年的物理學獎又發給了三位日本科學家;
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他和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William C.Campbell)分享了獎項;
2015年物理學獎,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2016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2018年生理學或醫學獎,本庶佑(Tasuku Honjo)。
在這23位日本科學家中,有21人是以日本國籍獲獎的,有兩人以美國籍獲獎。總體而言,無論按照什麼標準計算,日本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都比中國多很多。這是否可以說明日本是一個科技大國?是的。這是否可以說明日本現在的基礎研究水平比中國高得多?非也!
這裡的關鍵在於,「諾貝爾獎授予的是經過檢驗、得到公認的成果,往往是幾十年前做出來的」,這是我在2015年那篇文章中說過的話。
諾貝爾獎為什麼能成為自然科學界最高的榮譽?首先就是因為它的可靠性,比其他任何獎項都高的可靠性。如何保證可靠性?一方面依靠專家評價,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多等待些時間,等到水落石出。
例如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抗瘧特效是在1971年,而得到諾貝爾獎是在2015年,相隔44年之久。又如剛剛得獎的本庶佑,他從1970年代就開始研究免疫抗體,主要成果是在1992年獲得的,從出成果到得諾貝爾獎間隔了26年。
即使如此謹慎,在諾貝爾獎歷史上還是有一些發錯的。例如1949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給莫尼斯(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原因是他「發現了腦白質切斷術對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療價值」(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leucotomy in certain psychoses)。但後來發現這種療法有嚴重的副作用,現在已經禁止使用了。又如1906年的化學獎發給莫瓦桑(Henri Moissan),原因之一是他合成出了人造金剛石。但後來發現莫瓦桑並沒有造出金剛石,是他的助手不堪忍受他無窮盡的實驗,把一塊天然金剛石混到了原料里,騙過了莫瓦桑和全世界。這樣也行?!可想而知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壓力有多麼大了,因此他們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也有少數的例子是迅速得獎的,例如楊振寧和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宇稱不守恆,第二年就獲獎了。不過這種屬於特例中的特例,鳳毛麟角。而且迅速得獎的大多屬於諾貝爾獎評選的早期,那時排隊領獎的還不是很多。時間越往後,在那兒排隊等著領獎的就越多,其中好多人稱得上是在跟死神賽跑。例如剛剛因為發明光鑷技術獲得物理學獎的阿什金(Arthur Ashkin),這位老爺子已經96歲了,打破了諾貝爾獎的高齡紀錄。前邊有那麼多老司機,你一個新司機還能指望插隊嗎?乖乖在後邊排著吧!
最近,新華社記者華義發表了一篇很好的分析文章《又有日本人獲諾獎說明什麼》(http://www.xinhuanet.com/2018-10/02/c_1123514951.htm)。其中說到,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0世紀40年代以來,全球諾貝爾獎得主取得諾貝爾獎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齡是37.1歲,而他們獲獎時的平均年齡是59歲,從出成果到得獎平均等待22年。
因此,我們可以充分理解,日本近年來連續獲得諾貝爾獎,是幾十年前他們經濟繁榮時期研究成果的反映。想想看,幾十年前中國的科研、教育和研發支出的水平是什麼樣子?跟日本完全沒得比。所以,目前日本總的獲獎數遠遠高於中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順便說一句,日本的科研水平,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就遠遠超過了中國。同樣作為現代科學的後來者,日本向西方學習現代科學的積極性和成效比中國高得多。大家都知道魯迅到日本留學的故事,都知道魯迅的老師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和魯迅
日本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49年,但在此之前,已經有若干位日本科學家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例如發現鼠疫病原體的北里柴三郎和發現梅毒病原體的野口英世。雖然他們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獲獎,但是我們應該記住他們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關於中日科學發展史的對比,我可以向大家推薦一篇專業的分析文章,是我的同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胡化凱教授寫的,標題叫做為什麼中國理論物理學發展緩慢而日本頻獲諾獎?| 胡化凱,轉載在2018年10月7日的風雲之聲上,裡面介紹了日本理論物理學家仁科芳雄培養人才、引領日本理論物理學迅速崛起的事迹,而我們國家在同時代就缺乏這樣的領袖人物。後來,一些政治運動對我國的科研工作也造成了嚴重的干擾,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切反思的,決不能讓這樣的鬧劇重新上演。
好,以上我們說完了歷史,下面來看現狀。學術界之外的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根據若干種客觀指標來評價基礎研究的現狀,中國都在日本之上。沒錯,我說的是中國在日本之上。如果你是我的文章的長期讀者,你大概不會感到奇怪。而如果你沒有看過我的文章,那麼你也許會感到吃驚。請平心靜氣地往下看,我這就來舉三種客觀指標,它們是: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和高引用研究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第一個指標,自然指數。這是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制訂的一個指標,通過統計一年中在82家一流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來衡量各個國家或各個研究機構的基礎研究產出。在2017年的自然指數國家排名(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8/country/all)中,第一位是美國, 19579.02。第二是中國,9088.65。第三是德國,4363.57。第四到第十位分別是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韓國、西班牙,它們之間的變化就比較平緩了。
2017年自然指數前十位的國家
因此,自然指數基本的分布是:美國大約是中國的兩倍,中國大約是德國的兩倍,然後緩慢下降。單獨拿出中日來對比的話,中國大約是日本的三倍。此外,2017年相對2016年的變化率,美國是下降1.4%,中國是上升13.3%。實際上,在自然指數前十位的國家中,有九個國家在下降,只有中國在迅速上升。
第二個指標,研究前沿。它的定義是:如果有一組論文頻繁地被共同引用,那麼就認為這裡存在一個研究前沿,這一組論文稱為這個研究前沿的核心論文。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公司聯合發布的《2017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中,定義一個國家的研究前沿熱度指數等於兩個分指標之和:國家貢獻度和國家影響度。無論看哪一項指標,都是美國第一,中國第二,英國第三。下圖是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前20位的國家,可以看到,美國大約是中國的2.4倍,而中國、英國、德國處於同一梯級。
2017年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前20位的國家
關於2017年的研究前沿熱度指數,我有過一次很好笑的經歷。我第一次在演講中介紹這個指標,是2018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當時在透明片中顯示的是表,而不是圖。那個表格包括了20個國家,由於透明片高度的限制,我只截取了前10個國家。結果現場就有一位觀眾提問:「請問日本在哪兒?」我仔細一看也蒙了,對呀,日本在哪兒呢?怎麼沒看見日本?難道日本連前十位都排不進?於是我跟他說,我下來仔細看看《2017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的原文。回去一看,你猜怎麼著?日本排在第12位!單獨拿出中日來對比的話,中國大約是日本的3.3倍。好吧,從此以後,我在演講中展示的都是這個圖,而不是表!
第三個指標,高引用研究者。這是科睿唯安制訂的一個指標,通過統計在22個大類中發表的高引用論文,來確定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2017年,全世界共有高引用研究者3348人。其中主要單位位於美國的最多,高達1644人,接近一半。第二是英國,344人。第三是中國,249人。第四是德國,193人。然後是澳大利亞127人,加拿大102人,法國89人,瑞士87人,日本75人,西班牙58人,義大利46人,韓國33人等等。單獨拿出中日來對比的話,中國大約是日本的3.3倍。
高引用研究者這項指標最有趣的地方是,中國排在第三位,而不是像自然指數和研究前沿那樣排在第二位。這說明高引用研究者度量的是頂級成果,另外兩個指標度量的是一流成果,頂級比一流更加狹窄。中國處在快速追趕中,所以肯定是先追上一流中那些次頂級的,而追上頂級的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有些人可能在看了這麼多客觀指標後,還是覺得難以置信。他們會嘀咕:中國的基礎研究真的已經這麼強了嗎?會不會是造假的?這些指標會不會是專門為了討好中國造出來的?其實,這種問題用一句話就可以回答:中國基礎研究水平暴增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中國對研發的投入在暴增。
暴增到什麼程度呢?許多數據都表明,中國的研發投入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二,而且增速驚人。例如最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科學與工程指標2018》(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8/nsb20181/report),統計了各個主要經濟體在2000年-2015年的研發支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如下圖所示:
各個主要經濟體在2000-2015年的研發支出
在這個圖中,最驚人的是中國的曲線,那條淺紫色的線。在2000年,中國的起點還很低,根本看不清絕對值是多少,只是看起來好像和法國、英國差不多,顯著地低於德國、日本和美國。在這15年中,中國的曲線划出了驚人的斜率,依次超越了法國、德國、日本,在2015年超越了……超越了誰呢?不是超越哪個國家,而是超越整個歐盟!單獨拿出中日來對比的話,中國大約是日本的2.4倍。
現在,研發支出比中國高的只有一個國家,就是美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中國正在迅速接近美國。因此,許多研究機構都在預測中國的研發投入超過美國的時間。無論預測值是2020年、2025年還是2030年,具體的年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明確的趨勢。
看了這麼多數據,大家對中日基礎研究的對比獲得深入了解了吧?對我的結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如果沒有不明白的地方,請讓我總結一下:日本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人數遠遠多於中國,反映的是他們在歷史上的成就,而不是當下的成就。現在從各種客觀指標看來,中國的基礎研究都高於日本。幾十年後,我們一定會見到中國科學家頻繁獲得諾貝爾獎。事實上,日本根本不是中國主要考慮的比較對象,我們現在真正關注的只有一個國家,就是美國。
許多朋友來問我的時候,還提到所謂「失去的二十年」的問題。你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文章,說我們總是輕視日本,認為日本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但實際上日本並沒有停滯,而是默默地在創新,在積蓄力量,然後列舉一大堆日本的科技成果,最後敲打中國一通。如何評價這種文章呢?這就是典型的「立個靶子自己打」,「為賦新詞強說愁」。
最基本的一點是,本來就沒有人認為日本沒有創新好吧!任何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日本是當今世界主要的科技大國之一。為什麼要先把中國人描繪成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土老帽,然後再來對著這個假想的目標猛批一通呢?這種生硬的話術,不覺得太low了一點嗎?
然後,「失去的二十年」這個說法是中國人發明的嗎?當然不是了,是日本人先這麼說的,然後大家都同意了。這個說法有數據支撐嗎?當然有。
在世界銀行的資料庫中(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CD),可以查到各國各個年份以美元現價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2017年,日本的GDP是4.87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在第三位。日本的GDP第一次達到這個數值是什麼時候呢?是在1994年,當時日本的GDP是4.91萬億美元。好吧,從1994年到2017年,過了23年,日本的GDP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還下降了一點,你說這算什麼?這難道不能叫做失去的20年嗎?如果說這個稱呼不準確的話,那就是少算了幾年,應該叫失去的23年甚至更長。事實上,如果把9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GDP隨時間的變化畫成一張圖,用股票的術語說,就是典型的「箱體震蕩」。無法向上突破的悲哀,日本人的體會肯定比中國的日吹們深得多。
我們再來看看,在同樣的時間段里其他國家的表現。1994年,美國的GDP是7.31萬億美元,2017年上升到了19.4萬億美元。1994年,中國的GDP是0.564萬億美元,2017年暴增到了12.2萬億美元。1994年,中國連日本的零頭都不到,日本是中國的8.7倍。2017年,中國成了日本的2.5倍。
客觀數據擺在這裡,你跟我說日本是在默默地積蓄力量?有這麼積蓄力量的嗎?好比一個公司整天宣傳自己多麼努力,多麼創新,結果市場份額卻越來越小,你難道不會感到奇怪嗎?如果連這種話術都能蒙住你,那麼你這智商,基本上也就告別自行車了。
最後,我們再來討論一個問題。今年本庶佑和艾利森(James P. Allison)獲獎的原因是,「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機制,發現新的癌症治療方法」(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許多專家指出,華人科學家陳列平在這個領域中也有重大的貢獻,很可惜沒有獲獎。
陳列平
我以前就聽說過陳列平,不過並不清楚他的具體工作。今年的諾貝爾獎評選,正好也為傳播陳列平的成就提供了一個機會。對於沒有獲獎的原因,陳列平有一個評論:「中國人不擅長講故事,不擅長將複雜的科學變為簡單的概念去讓人們接受,這一點可能是我們最大的缺陷。」我想,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跟我們科普的缺乏、科學文化的缺乏都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我的科普工作能夠幫助讀者提高這方面的意識,就很值得欣慰了。
順便說一句,陳列平對國內的科研環境也有很多批評意見。他說:「很多中國科研人員都是在追蹤熱點研究,中國相關政策亦在鼓勵跟進,這可能是方向性錯誤。此外相關制度缺乏耐心,也是對原創研究極為不利的。」這些確實是切中時弊的批評,值得大家深入反思。由於篇幅限制,我們在這裡就不多談這個問題了,推薦大家去讀採訪陳列平的文章。
我們回頭來看日本。日本對於「展示自己、提高存在感」這個問題,就相當重視。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目標之一就是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這個計劃提出之後,大多數人都不看好,例如野依良治就認為這樣的目標「沒有頭腦」。沒想到,當年他就成了這個計劃的受益者,拿到了諾貝爾化學獎。
野依良治
日本政府是怎麼做的呢?可以說是各種手段都用上了,包括一些看起來不是很上檯面的辦法,例如在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設立「研究聯絡中心」,邀請瑞典學者開展「合作研究」,邀請諾貝爾獎評獎委員到日本訪問。說白了,就是跟諾貝爾獎委員會拉關係。如果你願意的話,你當然可以在道德上鄙視這樣的手段。但是,這些手段是否有用呢?從效果來看,當然是有用的。本庶佑的入選和陳列平的落選,誰能說和日本政府的公關無關呢?
這在哲學上給我們一個思考。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於一種「治本對治標」的思維,例如對於治安問題,立刻就會指出這在本質上是貧富不均的表現,要徹底消除犯罪,就要實現共同富裕。這話說得是完全正確的,問題在於,如果你一時半會兒縮小不了貧富差距,難道你就對治安問題沒有辦法了嗎?其實是有辦法的,例如增加警力,增加監控攝像頭。許多國家和城市的經驗都表明,這些技術性的手段,就可以立竿見影地把犯罪率降下來。
當然,我們不是說不應該追求治本。就以諾貝爾獎而論,首先需要你的國家有頂級的研究成果才行,這是獲獎的根本,否則再多的公關也沒用。但是,在做出成果、夯實基礎的同時,如果我們對展示成果做出更多的努力,難道不是更好嗎?這樣才對得起那些努力做科研的科學家們。綜合考慮問題,多管齊下,才是現代社會的思維方式。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們縱覽諾貝爾獎和基礎研究的國際對比,是為了看透它,然後放下它。我們應該回到一個基本的出發點:任何國家、任何人為科學做出貢獻,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最重要的是科學本身,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樣比來比去。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價值觀:科學本身就是好的。只有科學,才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
更多袁嵐峰的文章:
作者簡介: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理事,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
※進出口貿易額重回2011年,但順差狂增
※拼多多的邏輯及隱憂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