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翁姓:源於禹州,郡望錢塘,唐朝時基本完成從北方南遷

翁姓:源於禹州,郡望錢塘,唐朝時基本完成從北方南遷

一、翁(wong)姓來源

清人張澍《姓氏尋源》云:「夏後啟時有翁難乙,是翁姓之始。」夏後啟即夏啟,翁難乙是夏後啟的臣子,居住於夏都,今日禹州市。翁難乙死後,他的子孫們以他名字的「翁」為姓,稱他為翁姓始祖。所以,翁姓源於今禹州市。

清人張澍《姓氏尋源》

二、郡望

望出錢塘。

三、遷徙與繁衍

翁姓在陽翟(今禹州市)創始後,迅速繁衍,並向周圍播遷,到春秋、戰國時已經衝出中原往返遷徙。

當時楚國左丞翁弘,把家人遷到了梁國的原城(今河南省濟源市),成為翁氏原城始祖。西漢時,有位販賣油脂而富傾縣邑的翁伯,名登《貨殖列傳》。東晉時,官至驃騎將軍的翁嶠,是太原郡祁(今山西省祈縣東)人。可見當時翁姓人早已完成了在北方東西各地的遷衍。

翁姓

據《六桂叢刊》記載,翁姓進入福建的始祖是唐末閩州刺史翁軒。他先居福建莆田竹嘯庄,其後十一世的孫輩翁茂禧,遷居泉州而成望族,一分為六,子孫遍布福建各地,創立了「六桂堂」堂號。

在翁軒進入福建的同時,河西節度使、長安人翁郜,為避朱溫之亂,也遷居到福建西北的建陽考源,後來遷移到義寧的莒口鎮落籍。

大禹濯龍宮(鈞陽宮)遺存

天佑初年(約904年),乾寧進士、右拾遺翁承贊受詔冊立王審知為閩王。後梁開平年間(907~911年)為閩王冊禮副史,後升為福建鹽鐵使加左散騎常侍御史大夫,留為閩王相,住了下來。

其實,翁姓就在唐朝左右已基本完成了從北方南遷的過程。西部從山西、陝西經四川向廣西南遷,中部從河北、內蒙、河南經湖北、湖南南遷廣東,東部由內蒙、河北、河南向江蘇、浙江、江西南遷。

姓氏文化探源

當然,也有相互交叉遷徙,到南部後又輻射遷徙,清朝前後進入台灣,以後走出海外。現在翁姓已成為位列全國第200位的大姓,在東南亞和其他國家也有相當數量。

四、翁姓名人

翁姓也是對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做出貢獻較大的姓氏之一。除以上提到的翁氏名人之外,還有唐代進士、授員外郎的詩人翁洮。他是浙江壽昌西人,以一首《枯木詩》謝絕了朝廷的徵召,死後很久,被宋朝的理宗謚為善慶公。

宋朝仁宗時翁肅,是崇安(今屬福建)人,官至朝散大夫.神宗元豐進士翁邵,是順昌人,大興學校。武平知縣、崇安人翁仲通,自辦學校教化百姓,其子翁彥約、翁彥深、翁彥國皆為進士,四代為官朝中。

翁姓圖騰

政和進士、建安人翁谷,為崇安令,閩郡三循吏之一。寶慶進士、太府少卿、崇安人翁甫。名列江西詩派的工詩者翁行。與徐照、徐璣、趙師秀並稱「永嘉四靈」的工詩者、浙江樂清人翁卷。

建安工詩者翁定。學者翁夢得等。元朝有隱居教授翁森。

啟娘廟

明朝有戶部尚書、莆田人翁世資。工部主事翁相。南京刑部尚書翁溥。兵部尚書、揭陽人翁萬達。南京兵部尚書、餘姚人翁大立。太常少卿、常熟人翁憲祥。禮部尚書翁正春。女詞人翁孺安。道士、畫家翁孤峰等。

清朝時,有隨從順治皇帝入關的翁愛。給事中翁自涵。刑部尚書、常熟人翁叔元。戶部主事、畫家,錢塘人翁嵩年。內閣學士、書畫金石家翁方綱(1733~1818年)。其子翁樹培為刑部郎中、錢幣家。道光間孝廉方正,書畫家翁廣平。戶部主事、常熟人翁心存。他的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顯貴:長子翁同書為安徽巡撫,次子翁同爵為湖北巡撫、湖廣總督,三子翁同龢為咸豐狀元,穆宗、德宗兩朝值弘德殿師傅,宏獎士類,屢掌文衡,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參知機務,直至宣統年間。

禹王碑

另有金石家翁大年。詩書畫家翁光祖。詩人翁春。書畫家翁陵。文史學家翁澍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周立波唐爽互撕升級演繹真實版「他人就是地獄」
教師節不應該成為教師「吐槽日」,應該給教師送溫暖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