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前掠翼戰機特殊的設計,特殊的機翼,特殊的作用

前掠翼戰機特殊的設計,特殊的機翼,特殊的作用

前掠翼飛行器相比於傳統後掠翼飛機具有結構、機動、以及可控度上幾方面的優勢,如更高的纏鬥操控能力和更高的升阻比,但重大的缺點在於翼尖和翼根在高速高機動下承受的巨大應力,材料強度要求高,且翼尖振顫至今沒有妥善解決法,也導致至今沒有量產型飛機用前掠翼只停留在試驗機。

與後掠翼相反,前掠翼這種機翼的外形特點是,其前緣和後緣均向前掠,即掠角為鈍角。1944年,國民政府即研發XP-1 研驅一式機,為世上首架前掠翼式戰鬥機,在1945年2月,德國容克斯公司即首飛一種名為Ju-287的前掠翼四發噴氣轟炸機。這架飛機使用了前掠角為15°的機翼。俄羅斯的蘇-47戰鬥機為前掠翼飛機的典型代表。

蘇-47是由俄羅斯2002年重新設計研發的超音速試生產型戰機,不是一款試驗機,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前掠翼的設計。最初的編號為蘇-37,最初的用途是作為俄羅斯最重要的複合材料與電傳操控系統的試驗平台。

該機採用前掠機翼,有明顯的機翼翼根邊條和長長的機身邊條,能降低阻力和減少雷達反射信號,改善飛機的起飛著陸性能,在亞音速和大迎角時有很好的氣動性能,可增加飛機的航程和高空機動性,幷能充分利用複合材料的結構特性。扇形不可調進氣口道位於機身邊條下方,S形涵道側面靠近機翼前緣處裝有鴨翼。雙垂尾略向外傾斜,機身中部有兩個大的輔助進氣門,幷且採用雷達吸波塗料對飛機進行了隱身處理。

前掠翼提供了低波阻,減少了彎矩,而且和常規機翼比起來,它延遲了失速時間。然而前掠翼會產生很大的扭力,如果機翼是用常規材料製成,它很可能被撕裂。為了解決機翼扭曲的問題,S-37機翼除了使了複合材料,並應用了一種稱為自適應機翼的技術,用電腦透過機械裝置改變機翼傳力性質,讓機翼在各種情況下只彎不扭。

由於資金限制,該機的前兩個階段的飛行試驗到2000年中期才結束,共飛行了90多次,進行了亞音速和超音速飛行。2001年5月,該機開始第三階段的飛行試驗,為研製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積累經驗,飛行試驗將持續到2005年。不過在俄羅斯空軍確定採用蘇-57為下一代戰機後,蘇-47就停止研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斗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一槍打在罪犯屁股上,卻出現了四個洞,中國小砸炮了解一下
世界上的轟炸機,中小型被淘汰,大型轟炸機發展更好

TAG:北斗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