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尋找王繼才式的守土戍邊人》第1集《鹽泉邊的守望者》

《尋找王繼才式的守土戍邊人》第1集《鹽泉邊的守望者》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郭發海

系列報道《尋找王繼才式的守土戍邊人》第1集:鹽泉邊的守望者

【群羊叫聲,風聲】

深秋時節,薩爾布拉克草原的黃昏來得比以往早了一些。橙紅色的夕陽墜向地平線,將稀疏的荒草拉成斜長的陰影。昨夜降下的雪花散落在褐黃的土地上,在餘暉中綻放出嬌嫩的粉紅。

【魏德友趕羊的聲音(人聲混雜羊聲)】

牧民陸續在寒冬前離開,此時此刻,魏德友一家是這片無人區的最後守望者。78歲的他跟在歸家的羊群後,略顯黑瘦,眼眶深陷,很難想像,老人是來自萬里之外的山東沂蒙。

「我從部隊里來新疆,和戰友,主要是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來建設邊疆,保衛邊疆,就決心一定在這裡堅守。」

作為通往邊境地區的一個重要通道,薩爾布拉克草原實際上是一片戈壁荒灘,冬季狂風肆虐,夏天蚊蟲猖獗。1964年,魏德友從原北京軍區轉業,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他卻和30多名戰友翻山越嶺,來到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9師161團兵2連,屯墾守邊。

「屯墾戍邊嘛,就是砍土鏝挖地,挖渠道,挖坑,一天都有定額,反正手都磨出繭子來了。」

老兵們的到來,讓沉寂多年的鹽鹼地開始有了莊稼地、林帶、草原,但當魏德友的新婚妻子劉景好第一次來到這裡,依然被眼前的荒涼震驚了。

「一看這個樣子她就哭了。我在這麼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太苦了,連個人也沒有,蚊子這麼多。我上班了,她跑了。」

老魏一路追一路哄,答應再呆個三四年就回老家,可是沒想到一哄就是十來年。1982年,兵二連開始解散,一百多戶人家陸續撤離到離縣城更近的連隊,老魏卻堅持要留下來守邊放牧。

「這地方是個盲區,現在當然有探頭啊,有啥啊,原來沒有。它就是戈壁灘,就是石頭,但這是我們祖國的領土,我在這兒雖然不起多大的作用,但是有情況我可以提前報告給邊防站。」

從1984年開始,兵二連就只剩下老魏一家在這裡,妻子劉景好說,有一回兩口子還跟狼正面對上了。

「我到房內拿著一把鐮刀,拿了一個鞭子,我就喊他,我說老魏啊,狼啊狼,我就喊,一喊那個狼就跑了,可把我嚇壞了。」

在邊境巡邏,危險總是如影隨形。有一年冬天,魏德友在邊境放羊時遭遇暴風雪,積雪沒過膝蓋,老人只能拄著木棍,手腳並用著前行,隨身的小手電筒是最後的求援信號。

「我就往邊防站跑。因為平時下午出去都要帶手電筒,邊防站哨樓(戰士)發現後,就把我帶到邊防站去了,把我送回來了。」

數十年光陰荏苒,老魏堵截了數萬頭越境牲畜,勸返了臨界人員上千人,管控區內沒有發生一起涉外事件。

「以前條件很差,也沒鐵絲網。現在嘛,交通、通信方面,監控也有,可以說為國家驕傲吧和自豪。國家富強起來了,老百姓也富強起來了。」

【魏德友與官兵們一起在界碑前重溫入黨誓詞聲】

2003年,中哈兩國邊境勘界工作結束,其中就包括魏德友守護的薩爾布拉克草原一帶。那一天,他走到界碑前,久久無語。今天,魏德友的故事流傳開來,在這裡駐守的新疆塔城軍分區額敏河邊防連,新兵下連隊時都要喝上一口魏德友家井裡打出的苦澀鹼水,下士鄭新立,

「剛來到額敏河的時候,看著到處都是荒草和夏天的蟲子,心裡很不好受,也想過退縮。現在我轉了士官,還入了黨,是老魏叔的故事改變了我、成就了我。」

【魏德友的妻子劉景好叮囑他帶上蘋果,路上多喝水】

套上迷彩,掛上收音機,望遠鏡,熹微的晨光中,魏德友又開始準備新一天的巡邏,妻子劉景好的身體不好,幾次生病住院,女兒魏萍實在放心不下,終於決定回草原,照顧兩位老人,幫助父親巡邊。(魏德友)

「現在了她也不埋怨了,現在他們也不埋怨我,也理解、也支持,我家老伴她一直支持我,要不她支持我,我早就撐不住了。」

【羊叫聲】

迎著初升的朝陽,老人的身影伴著羊群,在蒼涼的大地上划下深深的印記,那是最美的「流動界碑」。

【音樂起】

我叫魏德友,是一個老兵,我是一個黨員。在這個無人區守邊54年,雖然是寂寞很艱苦,但是無怨無悔。我只要能動,就一定會堅持下去。我就是魏德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