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界,有一種惡俗,叫字中有畫
評論完,來一個!
先看「作品」:
圖「天下第一龍」
圖「天下第一馬」
這不是「象形文字的回歸」,更與「群眾智慧」無關,恰好是群眾智慧的對立面:愚弄群眾!
書畫界出現的這種「流俗」與「民俗」不一樣,民俗大多經過千年考驗(如皮影戲、舞龍等),沉澱下來,自有可取之精華。而這種「字中有畫」的流俗,是現代書法學習缺失與現代浮躁心理結合產生的現象,是一朵病變的奇葩。
近30年來,中國當代書法發展迅速,可謂百花齊放,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有學術的有民間的、有官方的也有民眾的、有公益的也有商業的等諸多問題,而最為流俗且不堪入目的,「書中有畫」絕對佔據一席之地。
這種「流俗作品」較容易吸引:
1、一些書畫藝術修為薄弱的愛好群體;
2、對書畫藝術缺乏辨識能力的普通民眾;
3、一些文化層次較低的暴發戶、企業主(一些企業或工廠會參與相關活動,有些企業老闆將畫著龍頭的「天下第一龍」,或畫著馬頭的「一馬當先」這樣的掛辦公室,洋洋得意);
4、一些喜歡「新鮮事物」、但對藝術修養不高的老年人。
這些需求,成就了這種「惡俗作品」的消費市場。
這些「作品」的共性是:書中有畫,畫中有書。實質惡俗不堪,而「創作」這些「作品」的人自詡或互捧為「**一絕」「**雙絕」「寫意書法家」等,寫的作品大多標榜為「天下第一*「中華神筆*」等,他們粗暴地演繹了對書法的不敬:
究其行為表現:
1、此類」大師「不臨帖,一看筆法便露餡,字跡歪扭瞎顫抖,薄弱功底落款見;
2、章法毫無講究,隨意搭配胡亂來,盲目「創造」,自詡創新。
3、書畫功底雙無,丑不單行兩不像;
4、印章一塌糊塗,錯字頻現,毫無刀法可言;
5、紙張不講究,篇幅講究大,越大越長越多越好。
究其性情本質:
1、忽視臨帖、創新第一;
2、夸夸其談,自詡第一;
3、不求上進、名利當先;
4、性情狹隘、不容批評;
5、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書法史上從來沒有靠花樣花哨成功的大師。面對這樣的流俗現象,提升自身鑒賞與辨識能力更為重要,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入傳統,多看、多讀、多汲取傳統書法營養,從傳統書法里建立起端正厚實的審美觀。
在書法道路上,凡是背離傳統精華而盲目創新的人,凡是不想踏實臨帖而投機取巧的人,凡是「沒學會走就想奔跑」的人,都會融入不堪之流俗。(來自網路)
※清 梁詩正 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墨皇本《聖教序》並題跋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