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給各類 bot 號留言的,可能是微博上最講道理和能接梗的人
高曉松的一條微博轉發讓近日來在微博上湧現出來的各類 bot 受到了關注。
bot 是「 robot 」的縮寫,放在微博上就成了不帶主觀感情地定期更新投稿內容的機器人——當然它並不是什麼人工智慧,只是加了一層無人格的設定。
社交網路上的 bot 賬號要說新也不是很新,在 Twitter 上也能找到類似的範本,也都是冷冰冰地輸出投稿狀。
除了高曉松帶出圈的「假料 bot」 外,另一些特別紅的 bot 比如「意難平 bot」 、「魯迅 bot」、「社畜 bot」 、「鍊鋼廠 bot」 、「正確穿搭 bot」 、「有錢人發言 bot」 、「失戀 bot」 、「生圖 bot」 。據說,「男德 bot」 、「丑娃 bot」 也曾紅過一陣,但當我們趕到現場時,這些號的內容已經什麼都不剩了。
這些 bot 號的內容方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失戀 bot 、意難平 bot 和魯迅 bot 走的是語錄分享型。失戀 bot 和意難平 bot 每天會發好多從書籍、影視、歌曲、二次元作品裡摘錄的傷情片段。魯迅 bot 就更好理解了,都是魯迅著作中的話語,嗯,真的都是魯迅說的那種。
有錢人發言 bot 有點類似當年遍地開花的 XXX 是極品系列賬號,接受的是大家關於身邊有錢人驚人發言的投稿。
剩下的生圖 bot 、鍊鋼廠 bot 、假料 bot、正確穿搭 bot 其實都有點像是 idol 的另類打 call 號。
假料 bot 有個貫穿始終的主題是給一直沒有營業的男團 9percent 加許多又假又有趣的戲。
假料 bot 和意難平 bot 還定下了看起來挺嚴格的投稿要求。
和微軟小冰、小愛同學這些真正的人工智慧不一樣,微博上的 bot 背後其實都是人。但相比起只會 bong bong bong 報時的大本鐘這樣的初代 bot 賬號相比,這一波的 bot 變得更可聊。
不難發現,其中最大的升級是加入了 UGC,融入了集體的智慧。(魯迅 bot 和意難平 bot 可能要算 PGC 了)。
而和當年同樣是批量出現的極品類 UGC 號相比, bot 們冷靜、不咋呼、發布內容有討論空間。
微博現如今的生態狀況相信大家都有所感知。但凡略有流量的號,留言里杠精、賣片、水軍三大鎮博軍必不會少。
但在這些剛剛興起的 bot 號下,定向吸納來的留言質量卻是出奇的高。有認真的討論,有機智的接梗,有禮貌的調侃。即使看不懂,也不會肆意開杠,而是會虛心求教,比如「這怎麼就意難平了」。
其實,這些 bot 比誰都懂自己對網友來說的作用。意難平 bot 發話題時會自帶「這是一個樹洞,可以寄存你所有的秘密。」這樣的話題。
對於投稿者來說,它們是表達的樹洞,對於版聊者來說,它們是網聊的 DJ ,而對想表達的人來說它們就成了能好好說話的同好俱樂部。或許就是 bot 有些冰冷的剛剛好的距離感,讓大家可以真正地做到以陌生人的姿態表達自己而不會受到價值判斷或是指責。
從早年的樹洞號到今天的 bot 號,其實大家一直都對這種能做一些自我表達的小空間存在需求。
沒有粉絲控評,也沒有杠精帶節奏,也沒有愛編故事的人刻意獵奇。這樣的討論空間在如今的社交生態中已經實屬難得了。
只可惜,任何平台受到關注之後都會引來大量的圍觀,變得魚龍混雜,最後內容也變了質。
不知假以時日這些 bot 會走向如何發展,會不會接廣告,會不會吸引來杠精。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會是社交網路樹洞生態的終點。總會有人在某個角落悄悄建好新的樹洞等待大家來傾訴和圍觀。
題圖來自 GIPHY
#Meme 是《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2018 年 9 月上線的新欄目。
「Meme」(/mi?m/),「梗」、「包袱」、「表情包」的意思。我們用它來記錄一些文化現象,有些事情光記錄下來就很有意思。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法國學校將活動照中的白人學生塗黑,用來宣傳未來的美國分校
※為聚焦核心業務,雀巢可能出售包括絲塔芙在內的皮膚健康部門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