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經濟研究》2018年第3期
1.林伯強:清潔低碳轉型需要兼顧能源成本
【作者單位】
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
【摘要】中國當前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平衡發展需要兼顧物質生產與環境保護,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清潔低碳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即通過能源結構調整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來減少能源使用引起的環境污染。但是,中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點使得清潔低碳轉型將面臨能源成本上升的問題。能源成本的變化會對國民經濟和民眾的生活造成影響。因此,清潔低碳轉型需要兼顧能源成本。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加強清潔煤炭和新能源的技術創新,加快能源體制改革,提高能源效率,設計有益於提升新能源企業競爭力的政策等方式降低能源成本,實現清潔低碳轉型。
【關鍵詞】清潔低碳轉型;能源成本;能源體制改革
【基金資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綠色金融創新與政策保障」(17AZD013)。
2.魏文棟 郭藝 谷岱南 李佳碩:中國電力結構轉型與低碳發展——基於隱含碳視角的研究
【作者單位】
魏文棟: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郭藝: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谷岱南: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李佳碩: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摘要】在碳減排背景下,中國正持續推進電力結構轉型以促進低碳發展。本文基於2012年和2015年中國投入產出數據,將電力部門拆分為電力供應部門和六種不同發電類型的部門,進一步利用環境擴展投入產出模型,測算並對比各部門隱含碳排放強度。結果表明:2012-2015年,大部分產業部門的隱含碳排放強度呈現下降趨勢,表明由於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升,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也驅動了各個產業部門的低碳發展。就發電部門而言,2015年太陽能發電部門的隱含碳排放強度相比2012年增長了78.5%,達到0.50t/萬元,水電、風電部門的隱含碳排放分別為0.44t/萬元和0.27t/萬元,不僅遠低於煤電和氣電部門,還低於許多服務業部門。因此,在推進中國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的背景下,應統籌各類可再生能源協調發展,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體系和實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逐步降低煤電和氣電所佔的比重,以改變電力行業的生產結構。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投入產出分析;隱含碳排放;電力部門拆分
【基金資助】上 海 市 青 年 科 技 英 才 揚 帆 計 劃 「 中 國 電 力 資 源 流 動 的 空 間 結 構 及 演 化 機 理 研 究」 (18YF1417500)、上海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培育基金項目「『一帶一路』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和機理」(SK18YB12)。
3.艾明 王海林 文武康 潘勳章:EU ETS 碳期貨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作者單位】
艾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
王海林: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
文武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
潘勳章: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
【摘要】當前,我國碳市場和碳金融體系建設正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對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開展研究,可為我國碳市場建設提供一定借鑒經驗。文獻調研顯示,氣候、經濟、能源價格、政策等因素對碳價格均存在影響。本文綜合運用BP結構突變檢驗、多元ARMA以及DCC-GARCH模型分析了EU ETS第二階段至第三階段(2010-2016年)碳期貨價格影響因素,以及碳期貨價格與其他商品價格之間的聯動效應。結果表明:2011年歐債危機、2014年歐盟提出配額延遲拍賣等政治事件均使得歐盟碳期貨價格序列出現結構性突變,進而導致價格影響因素髮生變化;在結構性突變之前,電力轉換變數與碳期貨價格之間不存在明顯相關性,2014年延遲拍賣政策公布之後,電力轉換變數的一期滯後對碳價格開始產生顯著影響;對碳價格及其因子的波動性建模結果顯示,能源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與碳價格波動之間總體上不存在明顯聯動效應。
【關鍵詞】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碳期貨價格影響因素;結構突變;DCC - GARCH模型
4.羅煒琳 劉松濤 胥燁 林麗瓊: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影響綠色經濟效率嗎?
【作者單位】
羅煒琳: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
劉松濤: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
胥燁: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
林麗瓊: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近年來,如何有效提升普惠金融發展以促進綠色經濟效率提高,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基於2005-2015年中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面板數據,構建普惠金融指數測度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採用非徑向方向距離函數DEA方法,對投入產出賦予不同權重,將綠色經濟效率分解為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能源碳排放效率和環境能源全要素效率,進而利用Tobit模型考察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對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中國東部地區的綠色經濟效率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綠色經濟效率均未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的計量結果表明,普惠金融發展有助於提高能源效率、碳排放效率、能源碳排放效率和環境能源全要素效率,從而提高綠色經濟效率。為此,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普惠金融體系建設力度,尤其要重視補齊中西部地區金融短板。
【關鍵詞】普惠金融指數;綠色經濟效率;省級面板數據;DEA-Tobit模型
【基金資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社會資本與民間借貸風險控制研究」(12CGL022)。
5.李靜 徐德鈺:中國農業的用水效率與決定因素——基於新型DEA評價方法的分析
【作者單位】
李靜: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徐德鈺:浙江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農業一直是主要耗水量最大的部門,與此同時,中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均、低效使用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制約著農業的發展,加之農業面源污染的環境約束,都導致了農業水資源供需矛盾的不斷惡化。本文基於一種新型DEA前沿模型,克服傳統DEA型及基於鬆弛測度的SBM模型的缺陷,並把用水效率分解成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考察不同農業區域農業用水效率及規模波動,最後使用Tobit模型對農業用水效率的決定因素進行了計量檢驗。結果表明,全國綜合用水效率約為0.7,仍有較大節水潛力,具有空間、時間波動大的特點;不同用水區之間,純技術用水效率與模型效率差異較大。用水效率決定因素的計量檢驗表明,地區水資源稟賦並不是唯一因素,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開展水資源管理、規模化生產以及嘗試建立合理的農業用水價格機制等都會提升農業用水效率。
【關鍵詞】農業用水效率;空間異質性;MinDW模型;影響機制
6.楊樂超 董雪麗 徐 波:汾渭平原霧霾時空變化特徵及其溢出效應
【作者單位】
楊樂超: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董雪麗: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徐 波: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摘要】伴隨經濟水平的高速飛躍,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2018年首次納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汾渭平原。近年來汾渭地區城市大氣污染出現反彈,多項污染指標不降反升,秋冬季更為嚴重,研究治理該區域大氣環境污染狀況亟需重視。本文以汾渭平原為研究對象,基於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大氣成分組公布的全球PM2.5數據,運用可視化方法研究霧霾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並結合空間杜賓模型、空間杜賓誤差模型分析汾渭平原霧霾溢出效應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該地區整體PM2.5濃度在時間段內呈緩慢下降趨勢;三省毗鄰的運城、渭南等地市為PM2.5濃度高-高集聚地區,晉中、呂梁呈現低-低集聚現象;模型顯示霧霾污染區域間溢出效應明顯,產業結構、人口密度、經濟增長、政府支出因素會對霧霾污染產生影響,區域自然因素與政策因素影響也不可忽略。因此,針對霧霾治理要打破行政邊界、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實現空間溢出效應減弱;注重產業升級、人口規模、經濟質量、政府投入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PM2.5;汾渭平原;霧霆時空分布;溢出效應;區域聯防聯控
【基金資助】陝西省西安市社會發展引導計劃 - 軟科學研究項目「 西安市治理霧霾的策略和措施研究」(2016041SF/RK04(6))。
7.高明 郭峰: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對空氣質量影響研究
【作者單位】
高明: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郭峰: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京津冀地區城市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其城市化進程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不容忽視。基於2003-2015年京津冀13個城市的面板數據,運用動態面板模型多維度考察京津冀城市群發展中的人口城市化、經濟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以及環境規制對空氣質量產生的影響。研究發現:人口城市化中,京津冀城市群城市人口規模與空氣污染綜合指數呈現「U型」曲線關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民用汽車擁有量與空氣污染呈正相關關係。經濟城市化中,城市人均GDP與城市空氣污染之間存在顯著「U」型關係;第二產業的發展將加劇城市空氣污染程度;而京津冀地區的產業集聚將有利於改善空氣質量。土地城市化中,城市建成區面積及城市交通道路建設對京津冀城市群的空氣污染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對京津冀城市群的空氣污染產生負向作用。環境規制與城市空氣污染之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關係。
【基金資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促進城市礦產開發利用的多主體協同機制研究」(18BGL176)和福建省高校新型特色智庫項目「福建綠色發展研究院」(201705)。
【關鍵詞】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空氣質量;動態面板
8.黃雨萌 胡明月 陸馥瑛 王群偉:全流程視角下大氣污染變動的分解分析:以長三角地區為例
【作者單位】
黃雨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胡明月:新加坡國立大學風險管理研究所
陸馥瑛: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王群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摘要】精確把握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變動的社會經濟動因是採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根本前提。本文在全流程視角下,利用指數分解分析方法將污染物的變動分解為源頭防治、過程式控制制、末端治理和經濟規模四個方面的因素,並對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 「十一五」以來二氧化硫的變動情況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整體上,長三角地區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得到了較好的控制,特別是「十二五」時期,減排效果較為明顯;源頭防治的潛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末端治理仍是長三角地區二氧化硫控制的主要手段,「先污染,後治理」的模式並未得到根本扭轉;長三角各城市對二氧化硫的治理措施有不同側重,可區分為治理領先型、過程依賴型、末端依賴型和治理落後型四種類別。本文提出長三角各城市應改變依賴末端治理控制污染排放的慣性思維,在聯防共治的區域合作機制下因地制宜地發展全流程治理模式。
【關鍵詞】大氣污染;全流程治理;指數分解分析;長三角地區
【基金資助】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江蘇大氣污染的社會經濟動因及協同治理研究」(2016ZDIXM040)。
9.施訓鵬 姬強 張大永:國際原油定價機制演化及其對我國原油期貨的啟示
【作者單位】
施訓鵬: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和碳排放權協同創新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
姬強: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張大永: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摘要】本文主要對國際原油定價的歷史演化規律進行了梳理,總結了不同時期國際原油的定價模式和定價機理。特別地,本文對當前市場化定價階段,國際基準原油市場的形成條件和關鍵因素進行了凝練,提出有利於形成國際標杆價格的六大要素。同時,本文採用我國新上市的上海原油期貨交易數據量化分析了我國原油市場與國際基準原油市場間的風險溢出關係。研究發現,我國原油市場的整體風險較高,且受國際基準原油市場的風險溢出關係比較明顯,市場風險監管和風險防控面臨很大的壓力。基於國際經驗和實證證據,本文探討了我國原油期貨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上海原油期貨;定價機制;風險溢出;國際經驗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國際安全研究》2018年第5期摘要
※《2017中國互聯網公益發展報告》發布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