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的最大功臣究竟是誰?答案不是努爾哈赤,也不是多爾袞
原標題:清朝建立的最大功臣究竟是誰?答案不是努爾哈赤,也不是多爾袞
眾所周知,努爾哈赤依靠其祖父和父親留下的「十三副鎧甲」起家,逐步統一了女真各部,創立八旗制度建立了後金,而他的兒子多爾袞則憑藉招降吳三桂順利擊敗李自成等各方勢力入主中原,最後逐步建立起了一個大統一的大清帝國。這兩人都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如果要問建立清朝的最大功臣是誰,答案就是努爾哈赤的另一個兒子,同時也是多爾袞的哥哥——清太宗、天聰大汗皇太極!
皇太極劇照
很多人可能會對此表示疑惑,明明努爾哈赤才是清朝的的奠基者,而多爾袞則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人,為什麼還非要說清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是皇太極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努爾哈赤雖然統一了女真,但是由於他晚年的一系列政策錯誤,使得表面統一的後金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可以說是已經基本喪失了進一步擴張的能力!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其晚年的膨脹,不再優待漢人,每每戰爭取得勝利,動輒肆意搶劫甚至屠城,僥倖活下來的漢人則被分配給部下充當僕役或者農奴,從而導致漢人群起反抗;另外,由於他先後培養的兩個接班人——褚英和代善都不能成大器,導致其退而求其次,建立起了一個相對比較畸形(不利於後人統一管理)的政治管理體制——八個貝勒(其中包括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和四小貝勒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共治國政。且不說此時的後金內部貴族之間已經是矛盾重重,外部環境也好不到哪兒去,可以說是逐步受到明朝、蒙古和朝鮮三方面勢力的包圍,如果不是努爾哈赤的「及時」死去,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很有可能使得其辛苦四十多年創下的後金毀於一旦!
努爾哈赤劇照
之所以要說是努爾哈赤「及時」死去,那是因為他的繼承人——皇太極即位後,不但很好地處理了這些已經存在的矛盾,還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他不但寬待漢人,實行滿漢一體的政策,消除民族之間的矛盾,還先後出擊蒙古和朝鮮解決後顧之憂,廢除「八貝勒共議國政」的政治制度,成功避免了後金有可能面臨的分裂。
皇太極劇照
當然,這些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公元1636年,皇太極將「女真」改為「滿族」,將「後金」國號改為「大清」,同時正式稱帝,開始了其意欲取代明朝的第二步。在對外戰爭中,他採取剿撫並用的策略,籠絡了一大批漢族人才,比如說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等,為日後大清入主中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洪承疇降清
說了這麼多,有人會說畢竟他的腳步始終還是沒有成功邁過山海關,但是要知道在多爾袞入關之前,皇太極已經曾五次繞過山海關大規模狩獵中原了,而且每次都取得了很好的戰績,可以說是基本掏空了明朝的北方城鎮,達到了「弱明」的戰略目標。臨死前兩年,他還發動松錦戰役摧毀了明朝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基本清除了清軍入關的主要障礙,剩下的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所以說即便歷史上沒有「多爾袞」這個人,也必定會出現一個「少爾袞」,而「多爾袞」只是站在了巨人們的肩膀上成就了自己而已!
清朝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清朝建立最大功臣實際上就是這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皇太極!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皇太極,就沒有後來大清朝的二百多年國祚!雖然很多人對大清這個朝代頗有微詞,畢竟不是漢人的統治,但歷史就是歷史,我們只能選擇去正視而不是逃避。
※抗日戰爭讓中國人深受其害,日本的教科書上卻這樣評價我國,可恥
TAG:第三隻眼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