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在國慶假期里,刷了最近大火的兩部清宮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因為同時觀看,難免就會把劇中的人物做個比較,很明顯,人狠話不多的社會姐魏瓔珞比隱忍克制的大家閨秀如懿更讓觀眾討喜一些,確實,在如今這個人人負重前行,壓力與焦慮倍增的時代,看到屏幕里的快意恩仇,一路升級打怪,當然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了。

反觀如懿,常常是咽下苦水,被人欺負也很少與之起正面衝突,一直都是給人不溫不火的感覺,也就很難讓觀眾產生那種爽的快感。

其實,兩個角色分別代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即當遇到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魏瓔珞是進攻型,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啪」的一巴掌打回去,而如懿是防守型,先忍下來再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順便開個腦洞題,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欺負了,你會教她像魏瓔珞一樣直接開打,還是像如懿一樣先退一步,日後再見機行事?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教孩子這樣做:自己可以和對方抗衡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的打回去。

當然也會有家長告訴孩子盡量遠離,去尋求大人的幫助,不要訴諸暴力。

兩種方式都有一定的道理,具體情況還是得具體分析,但不論是哪一種方式,我們都應該教會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憤怒。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遇到衝突的時候,人是很容易憤怒的,一憤怒就容易失去理智,失去理智就會很衝動,一衝動就會釀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劇,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同意「遠離垃圾人」「及時止損」這樣的說法,其實就是不希望別人利用自己的情緒,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

學會管理自己憤怒,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個父母都應該告訴孩子這一點。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1、魏瓔珞式的「快意恩仇」為什麼不值得效仿?

自始至終,魏瓔珞都是一個憤怒驅動型的人,小時候差點慘遭父親拋棄,相依為命的姐姐遭人侵害,對自己有恩的富察皇后也被人設計後自盡,所以貫穿全劇的重要敘事動機便是復仇,在憤怒的力量驅動下,她呈現出了典型的進攻型人格特質。

手刃仇家、大快人心,怎能讓人不拍手叫好,爽劇之所以爽,無非是我們的現實生活太不爽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連憤怒都不能表達,因為我們可能承擔不起憤怒的後果—比如讓你憤怒的,可能是你的傻逼甲方大boss,而另一方面,我們所受的教育也在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涵養,有氣度,有風度的人。

在現代生活的規則中,易怒,暴躁的魏瓔珞在沒有「主角光環」庇護之後,恐怕也活不過前兩集,倒是不那麼容易憤怒衝動的如懿,卻更容易熬到後位——(至於她最後選擇斷髮絕恩,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再看看兩部劇中的其他人物,易怒、愛衝動的幾位,比如兩位高貴妃,都是慘死,這樣的人容易自傷,也容易成為他人的棋子。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憤怒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很多時候,憤怒是為了掩飾自己心中的無力感,正如兩部劇中的高貴妃因為恐懼失去皇上的恩寵,都極容易憤怒,為什麼?因為「失寵」意味著對「自我」的一種巨大否定。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借用憤怒來掩飾自己的自尊受傷、羞惱、嫉妒、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然後就做出了不理智舉動。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2、如懿的隱忍背後其實一套情緒管理機制

不得不說,如懿是一個憤怒管理的很好的人,屢遭迫害,不可能不憤怒,但是卻很少看到劇中的她怒目圓睜,氣急敗壞,衝冠眥裂的樣子,她從不失態。

如懿始終是一個看著不夠「憤怒」的角色。

當然,這和她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從小在宮裡長大,生活富足,有姑母庇佑,是少女不識愁滋味,完全沒有生存危機意識,這也造就她的天性單純,不爭搶,對「危機」先天反應遲鈍。

直到後來姑母景仁皇后在宮斗中慘敗丟命,自己又屢受迫害,才生出自保反擊的意識,然而,即便有了反擊意識,也都只是「防禦自衛」為主,她的隱忍和閨秀風範里,始終不太看得出明顯的「憤怒」痕迹。

與其說她的「憤怒」被忍了下去,不如說是被她「管理」了。

她最終擊敗各個對手,靠的不是憤怒,而是控制憤怒之後生出的計謀,這包括她對一些原則的堅守——比如絕不害皇嗣;包括她得體不失態的處世風範——這一直讓皇帝很舒服與信任;當然也包括她的計謀。

而被憤怒情緒驅使的高貴妃,儼然成為了魔鬼,行事做惡多端:用各種手段欺負其他受寵妃嬪,推搡、打臉、罰跪等等,甚至投毒喂水銀直接謀害皇嗣性命。

這一切的無腦行為都是無法管理自己的憤怒,做出了一系列的無腦衝動行為,最終淪為他人棋子,慘死在白雪中。

而真正笑到最後的那個人一定是將自己的憤怒管理的很好的人。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3、比起爆發情緒,我們更應該教孩子管理情緒

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孩子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高效管理情緒,會給孩子日後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多優勢。

前段時間,朋友打電話來,說女兒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她就很生氣地大聲說了女兒幾句,女兒便哭得停不下來,她索性就讓女兒一直哭,直到她哭累睡去。

「該怎麼教育一個很容易憤怒的孩子呢?」朋友在電話里問我。

我問朋友:你平時容易發怒嗎?你是怎麼管理自己的情緒的呢?

電話那頭的朋友停了幾秒鐘,對我說了一句話:謝謝親愛的,我知道了。

幾乎每個父母都在孩子面前有意無意的發泄過自己的憤怒,比如大聲說話,摔東西,怒吼甚至作出暴力行為,自己發泄後爽一時,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陷入惡性循環,也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讓孩子有樣學樣,遇到事情就發怒,就動手,不懂得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好好解決問題。

從進化理論上來說,憤怒是人類為了自我保護而產生的一種防禦機制,它可以讓我們戰鬥力爆表,免於生死存亡的真實威脅。

但它更多的是讓我們進入「衝動」「跟著感覺走」的野蠻狀態,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動,甚至違法犯罪行為。

聽到一個家庭指導師說了這樣一件事:


一個男孩14歲,和媽媽發生爭執,就到廚房裡把菜刀拿出來,對著他媽媽,而這樣的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媽媽上前去想把刀奪回來,卻在推搡著被孩子用刀砍傷,被鄰居發現後在立即送往醫院救治,挽救了生命。在問小男孩為何這樣做時,小男孩說:我當時很生氣,其實就是想嚇一下媽媽,但我又控制不住自己,媽媽一上來奪刀,我就急了,就砍了。最後家庭指導師問小男孩為什麼要去拿刀呢?小男孩說因為自己的媽媽也會這樣拿刀和爸爸吵架.......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當我們在憤怒時,輕深呼吸,不要讓憤怒的魔鬼控制自己,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做一次不好的示範,我們不應該讓孩子成為你憤怒情緒的接班人。

社會姐」魏瓔珞和「隱忍王」如懿,哪個才是養育孩子的正確版本?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你如何解釋世界,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世界
在家等老公11年、為生二胎打一百多針,為什麼付出多的總是女人?

TAG:十分媽媽 |